教育提升老年人口质量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老年论文,制约因素论文,人口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510(2014)06-052-04 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人口质量。舒尔茨认为,教育、医疗和迁移等方式都能够提升人口质量,但教育的作用更为有效和持久。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质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如何发挥教育的作用来提升老年人口质量,变老年负担为老年动力,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 一、教育对于老年人口质量的积极作用 舒尔茨认为,教育在人口质量的提升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口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受了更多的教育”。① 1.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患病的次数更少、患病时间更短。201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低龄老年人健康人数只占据该年龄段老年人数的55.65%,高龄老年人健康人数最少,仅占据该年龄段人数的18.92%。老年人年龄越大,身体素质越差,患病几率也越高。对老年人进行教育,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和急救知识,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我国很多老年大学里都开设了“老年保健”“中医保健”“太极拳”“健身气功”“高血压病的防治和药物治疗”等课程,在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同时又增加他们关于保健和养生的知识。 2.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素质 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乐观与自信。首先,教育能够帮助老年人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老年人畏惧死亡,这一阶段对死亡的恐惧超过人生任何一个阶段。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死亡,使其更加坦然地面对死亡,并带着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去实现自身的价值。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开设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老年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最终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其次,教育能够帮助老年人树立自信、自立及自我实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知识日新月异,老年人原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已经很难与之接轨,容易产生消极、自卑的念头。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老年人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途径使他们更好融入家庭、社会,并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3.教育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老年人接触面窄,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大多数老年人无法也不太愿意及时了解社会动态。虽然老年人已经退休,渐渐退出了社会舞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脱离社会,他们仍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今社会上一些不法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生活圈子窄、防范意识薄弱的特性,专门设置骗局,对老年人实施犯罪。如果老年人多接受一些教育,则可以完全避免此类不幸事件的发生。教育可以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宣扬正确价值观、揭露诈骗手段等方法,提高老年人的警惕性,防止骗局的再次发生。 4.教育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再就业 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好,有能力继续工作,在有生之年发光发热,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很多老年人义务在上班高峰期站岗,维持交通秩序的畅通;还有些老年人自己组织团队,确保社区治安稳定。这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老年人可以不接受教育直接上岗就业,但如果他们想应聘一些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此之前必须接受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只有增加了自身的人力资本、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他们才有能力和资格去竞争上岗。 二、教育提升老年人口质量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规模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而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也比较单一,不同地区及年龄群体间对教育需求的差异性较大。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老年人的人口质量,但是教育供给不足和教育需求不足使得教育难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笔者在下文中分别就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1.教育需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老年人同青少年、成人一样,同样存在着教育需求。由于受到教育成本、教育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对于教育的需求明显低于青少年、成人对于教育的需求。 ①老年人的学习成本较大 学习成本不仅是指国家或者个体所耗费的货币支出,更多时候指的是个体为学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本与知识储备紧密相关联,知识储备越多,单位知识的学习时间越短,学习成本不断下降(如图1)。

上图纵轴L表示学习成本,横轴N表示累积知识量,曲线LN表示累积知识量和学习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累积知识量N越大,学习成本L越小。随着个体累积知识量的增多,学习成本也逐步变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老年人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较差,学习成本自然较大。他们的学习成本在学习之初将达到最大值,这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是一个考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出现老化、弱化的现象,无法承担长时间、高强度、高难度的学习。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健康老年人数仅占老年总数的三分之一。身体的不健康状况不仅会加重老年人的学习成本,同时还会加大他们学习时的风险。 ②老年人的教育预期收益不高 教育不仅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知识,还能充实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扩大老年人的交流圈子。有报道近年来老年人报名参加学校课程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报名现场十分火爆②,有些老年人甚至通宵排队报名。老年人报名热火的专业大多属于娱乐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如某校今年春季报名最火的前五个专业依次是声乐、交谊舞、手风琴、营养与保健、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③。不难看出,老年人更看重的是教育消费性价值,将教育视为一种消遣性质的、可替代的商品。当教育变成一种单纯的消费性商品时,人们对它的预期收益就会变低。在经济拮据、健康受损等等情况下,老年人更倾向于用其他诸如看电视、听广播等方式取代教育,从而降低对于教育的需求。 2.教育供给的制约因素分析 老年教育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机会缺乏以及教育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教育的作用不被重视、教育成本较大、教育社会性收益较低等方面原因是导致教育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 ①老年教育的作用不被重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政府及社会各界愈来愈重视提高老年人口质量。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至此,我国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大部分组成的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从制度上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障。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年人口质量,但这不是人口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教育,而政府却没有将教育纳入进提升老年人口质量的计划中来。早在1999年,我国就确定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理应得到重视,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出台过一部关于老年人的教育法律法规,有关老年人受教育的法律条文只是零散见于其他的教育法律法规中。老年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足以表明老年教育根本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缺少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的老年教育,又如何能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认可和接受呢? ②老年教育成本较大 老年教育的成本较大,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较大,而且数量仍在不断地增长之中。据有关学者估计,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近几年内便可超过2亿,到2050年便可超过4.5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31%以上。④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经济原则,政府和老年人个体是主要的受益对象。老年人由于自身财力有限,无力承担高昂的教育成本,政府就成为老年教育的负担主体。假如老年人的生均教育成本为固定值,那么老年教育的成本也因激增的老年人口数量而变成一项庞大的支出,这对于政府的教育财政经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财政经费是国家财政投入的一部分,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这就意味着较大幅度增加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比例是较为困难的。1993年,我国提出要在20世纪末前实现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的计划⑤,但直到2012年才实现这一目标,比预定计划时间延迟了12年。要想政府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对其的财政投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因为政府不够重视老年教育,不会过多增加过多的财政供给;另一方面也因为政府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老年教育财政投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老年教育的社会性收益较低 投资主体在提供教育财政供给之前,除了会考虑教育成本的大小之外,还会考虑教育社会性收益的大小,即教育能否使其获益,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社会性收益。社会性收益包括消费性收益和生产性收益两种,其中,生产性收益是社会性收益的主要来源。老年教育不仅能够增加老年人的消费性收益,使他们享受教育带给他们的精神上的愉悦感,还能增加他们的生产性资本,提高他们的人口质量和人力资本储备。同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老年教育社会性收益的主要来源不是生产性收益,而是消费性收益。这一独特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老年大学的课程多以实用性和娱乐性的课程为主,专业性强的课程几乎没有,课程内容也比较简单易懂,老年人通过教育增加的多是消费性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老年人的再就业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老年群体若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会加剧业已紧张的就业形势。再加上我国老年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老年人或是不愿意再就业,或是从事一些年轻人、成年人不愿意干的体力活,他们根本无法创造生产性价值或者创造的生产价值非常小。生产性价值的缺失直接降低了老年教育的社会性收益。老年教育同其他类型教育相比社会性收益较低,这将影响投资主体对老年教育的供给,使老年教育供给不足。 三、对策建议 教育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人口质量,但是教育需求和供给不足却降低了老年人口质量提升的可能性,笔者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扩大教育需求,激发老年人自主学习的热情 扩大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根本在于激起老年人的自主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虽然较以往有所延长,但是老年人患病率依然很高。相关部门要落实完善好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减少老年人患病的几率,降低他们接受教育时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激发老年人的自主学习热情,扩大教育需求:一要加快老年受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的步伐,从制度上唤醒老年人的受教育意识、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教育观念。二要建立起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体系,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多方面的教育需求。老年教育既要包括最低层次的扫盲教育,也要包括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既要包括生活实用类课程,也要包括专业技术类课程。三要扩大老年教育规模。我国老年教育在保证城市的百分之百覆盖的同时,要加快农村老年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育活动的建设和开展。 2.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能力,促进老年教育健康、规范发展 提高社会和政府对于老年教育供给的能力,首先要树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宣传老年教育作用和意义。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老年教育更像是一种必需品而不是消费品。其次要加快建立老年劳动力市场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老年教育和老年劳动力市场的双对接。政府要加大对于老年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将老年教育纳入进国民教育体系中来,并建立老年劳动力市场,鼓励老年人的再次就业。最后,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去扩大老年教育的供给来源。成本分担不仅能够减轻政府财政供给的压力,还能为老年教育提供所需的财力和物力。具体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实行:一是政府要建立更为详细具体的老年教育投入分担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老年教育投入中的各自责任与义务,定期监督和检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的情况。二是要将私人企业纳入到老年教育供给主体中来,可以通过“向私人企业购买或者委托生产的方式”⑥来增加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和热情。三是依托各类学校的学习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为把老年教育纳入进国家教育体系做准备。四是借助社区这一教育平台,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可以依托社区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注释: ①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7. ②陈会军,宋建春.省老年大学春季学期报名火爆[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4-02-19/content_11242543.html.2014-02-28. ③华夏.歌舞养生成老年大学最火专业 早晨6点来排队[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2/21/c_126171250.htm.2014-02-28. ④李建民,杜鹏,桂世勋.新时期的老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J].人口研究,2011,(4). ⑤崔清新,周英峰.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实现占GDP比例4%[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3/05/c_111602611.htm.2012-03-05. ⑥黄燕东,姚先国.对老年价值的再认识——关于中国发展老年教育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2,(19).
标签:老年人口论文; 老年教育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_老年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