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用论文_吕龙

智能化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用论文_吕龙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工业化社会发展中,普遍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并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人们逐渐意识身边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工程师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资源,并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智能化绿色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具有绿色、节能的特点,这种特点符合现代社会的根本发展需求,并能够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智能化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建筑对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实现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关键词:智能化绿色建筑;空调系统;设计

1智能化绿色建筑概述

近年来兴起的智能化绿色建筑,集建筑工程、信息工程、遥感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对建筑的自动化智能控制,并通过这种智能化优化控制,实现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的降低,最终实现环保的目的。智能化建筑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收到了较好的反响,实现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的。智能化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受到我国建筑领域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智能建筑能够对水、光、风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智能建筑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各机构功能的智能化控制,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废弃物的减排。我国目前正大力促绿色建筑的推广,预计在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提升城镇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实现资源的科学化利用。现如今,《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已经初见成效,随着智能建筑的兴起,建筑领域更是将智能化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的理念相结合,并以智能化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提升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推进速度。现代暖通空调系统,也向着节能降耗的方向发展着。智能化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能否达到建筑的绿色节能标准,直接影响着智能化绿色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已经成为智能化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工作。智能化绿色空调系统设计,对保证智能化绿色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智能化绿色建筑暖通的空调设计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智能化绿色建筑能否得到进一步推广的关键因素。

2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要坚持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

2015年,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利用外部保温技术对建筑进行保温处理的目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改革,不仅各单位的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而且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也发生了变化,外保温技术逐渐受到各建筑企业的青睐。外保温技术和内保温技术不同,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外部保温板和保温板与墙面之间的空气间层。在我国,建筑企业大多利用陶粒混凝土制作保温板。将这种混凝土作为保温材料的建筑不仅可以隔音隔热,最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材料可以调节北方的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费用。在设计建筑的室内布置时也要坚持以绿色节能为原则,缩小建筑内外的差异性,增加建筑的协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循环利用

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劣决定建筑物的循环性好坏,优秀的空调系统可以促进建筑系统的循环再利用,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冬季是排风系统含尘量最小的阶段,此时风速一般不小于1.5m/s不超过3.5m/s。无论是垂直安置还是水平安放甚至是串并联随意设置都不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如果排风系统的湿气较大,可以适当的利用排凝水装置降低湿气。另外,只有冷热气流同时流动或者冷气流先流动换热装置才可以正常启动,热气流先流动不仅无法启动装置而且还可能会造成装置故障。但是,要想停止装置必须要先停止热气流。

3绿色智能暖通空调的设计应用

3.1太阳能节能技术

纵观目前我们使用较多的能源太阳能是无限的,但是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我们必须合理的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对具体利用方法进行设计。一般地,太阳能的集热面积是1,地板的供热面积在5左右,二者一直维持1:5的比例。即使是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下,地板采暖系统也可以利用辅助能源维持地板的热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热水储存罐、辅助能源和地板采暖是太阳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供暖系统利用这些部件发挥作用的措施:(1)对太阳光进行采集,利用专业的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2)将热量转化为液态存在后将热水引入地板采暖系统中。其中热量的形态转化主要通过热导循环系统完成。(3)利用电子仪器对建筑内温度进行调节,实现室内恒温。目前我国仍旧存在一些非集中供暖的建筑,这类建筑物的供暖无法达到节能的标准,我们必须要利用上述系统对这些住宅进行改造。城镇住宅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措施:一般地,住宅小区的采暖能量源是具有温控回路的燃气炉,我们将燃气炉和热水罐串联在一起即可实现城镇住宅太阳能供暖的改造目的。热水罐和燃气炉的串联接口大多在燃气炉的进水口处,借此发挥整个系统的定温放水作用。

3.2地源热泵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不同于水源热泵,对地下水的依赖性不高,该项技术不需要利用大量的地下水维持系统的稳定。所以,地源热泵技术无论是与热源热泵相比还是与空气热源泵相比较来说都具有优势。地源热泵主要利用地埋管方法对温度进行调节,这种手段一般不会破坏建筑物。地埋管的具体设置情况可能会影响地源热泵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埋设管道时不仅要精确的对埋管的几何数据进行计算,降低误差,而且还要详细设计埋管的埋放方式。在冬季利用夏季散发的热量和储存的冷量而达到维持温度的效果,这就是地源热泵应用的主要原理。目前,地源热泵已经得到了广大建筑单位的认可,我相信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扩大该项技术的未来会更加广阔。

3.3冰蓄冷系统优化

要想使暖通空调发挥作用必须要投入比常规空调更多的资金对其技术进行改革,但是如何利用有限资金促使系统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我们现阶段的工作重心。我们可以结合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技术,利用两种技术降低空气湿度。另外,要想减少暖通系统的电量成本,我们可以利用储冰设备储存夜间的冷量以备用电高峰的供冷之需,维持电量供应。相比来说,水储存冷量的数量比冰储存的冷量低,也就是说同等数量冷量所需冰的体积更小,对冰池容积要求更小。

3.4防排烟技术

排烟系统的设计工作需要我们着重注意,暖通空调系统缺少基础的消防措施,只有做好排烟工作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我们大多利用安全电动密封门达到排烟效果,保持环境卫生,保障住户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以人为本,将满足人的舒适性要求放在首位,其对于室内热湿环境、噪声控制、空气质量等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与其他各专业相互配合,才能使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佩繁. 实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9)22 .

[2]赵磊. 张伟. 大型商业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比较的一些问题[J]. 科技传播. 2010(12).

[3]刘有香.浅谈空调设计与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05).

论文作者:吕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智能化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应用论文_吕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