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论文_张健勇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论文_张健勇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富北学校 张健勇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科技与经济进步不断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深度推进。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通过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鼓励学生将自主探究与独立能力提升,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对此本文将展开全面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我国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认知的效果不佳,而且会处于一种被动性的学习模式之中,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动性明显降低。因此为了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改进,需要历史教师关注学生的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其基础知识能力,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与主体性,学生就能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究理解。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本文将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展开探究如下:

一、重视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应用的角度出发。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模式以及认知体系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进行合理的引导,指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迷津。学生只有将自己的思维局限性突破,就能将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或习惯改变,保证在健康的学习心态下全面发展。而目前很多的初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历史课程学习出现挫败感,就很难随着教师的节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历史教师在强调学生打破思维局限性期间,需要将自己惯有的教学模式改进,讲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仅仅抓牢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将其中的难点部分详细讲解,那么学生就会了解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为了将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起来,教师可以建立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演绎,在拟定课程讨论的主体之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学科综合能力提升。

二、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依照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标注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历史课程培养阶段,重视个人的学科核心能力提升。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授课阶段,尊重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并巩固历史教材基础内容。学生在课下博览群书,就会对历史事件、人物了解的更加透彻,在课堂讨论阶段能做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学生也会在历史知识探究阶段,获得相应的课程学习方法,打破自己思维以及认知的局限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方说《春秋战国的纷争》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春秋时期的霸主,教师提问学生齐桓公成为春秋的第一个霸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留给学生一定的课下探究的作业,了解齐桓公的生平事迹以及人物性格,相应的就会了解到在春秋时期,很多会盟以及当时的燕庄公、周成王、菜姬等人物等,这样学生就会将该阶段的历史事件全面的了解,在课堂讨论期间建立自由讨论与交流的小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点下,加强对自己行为或品格的锻炼,同时也会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中,获得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技巧等内容,获得其他的意外历史知识收获。

三、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和谐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所以历史老师在课程教学模式探究阶段,可以着重加强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关系,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探索求知欲望,在面对知识问题阶段也能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此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心态以及意识的引导作用加强,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在一种积极的教学引导之下,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性提升。如果在处理社会问题以及学习问题阶段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指正或点拨,鼓励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失意,这样学生就能在良好的教学模式之下,获得个人精神品质的进步。

四、利用历史的学派观念以及课程基础处理问题

初中历史教师在课程讲解期间,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就能将课程的有效性提升。由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会出现很多的学派,《秦王扫六合》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在秦王政治管理的加强中央集权入手以及思想上的焚书坑儒事件入手,讲解有关于儒家学派的观念,并提倡学生在不同的学派观念引导之下,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处理到位。其中儒家对社会环境、国家治理、个人提升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将这些育人效果以及情境结合起来,利用有层次的解读以及讲解,就会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中的人文情怀,继而将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观建立起来。

结束语

初中生在对课程学习阶段,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及指点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历史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改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进行调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并紧随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红兰.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未来英才,2015(13).

[2]薛振产.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159-160.

[3]许慧明.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J].神州,2016(32):126-126.

论文作者:张健勇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论文_张健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