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布的变化: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_生产率论文

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的变动——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增长论文,过程中论文,变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增加和社会稳定,它是衡量各国或地区经济政策绩效的主要手段。工资作为收益和成本的复合指标,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核心内容,工资分配则是居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体现。中国从1978年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得到迅速的增长,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37%,居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然而,近年来,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15.6%下降到2005年的10.8%,每年职工实际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居民并没有因为“国富”而享受到经济增长的丰硕成果。

我国工资分配比重降低会造成诸多方面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方面,工资分配比重较低,投资率较高,结果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求失衡,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1];在扩大内需方面,工资分配比重降低影响到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消费率偏低,积累率较高,这将难以形成合理的投资与消费关系,投资增长也就失去最终消费需求的支持,经济增长也失去长久发展的动力[2,3];在国际竞争方面,低工资竞争模式不但掩盖了制造业的低效率,而且致使贸易结构难以升级,人们有理由质疑这种增长模式的持续性[4,5];在居民生活方面,工资分配比重较低影响到人民实际工资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会促使人们凭着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追求数量型的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6]。

为什么我国的工资分配比重呈下降趋势?现有的文献对此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一个原因是:这些文献未能描述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工资分配的整个变化趋势。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试图从技术进步使用偏向的角度,对工资分配的变化趋势问题系统地描述和解释,借以解释我国工资分配比重下降的真实原因。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三部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使用偏向对工资分配变动影响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建立中国技术进步使用偏向对工资分配影响的实证模型;第五部分基于对中国的经济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及实证解释;最后是简单的结论及说明。

二、相关文献综述

现有关于工资分配变动的研究,大多将工资看作经济增长成本因素之一和收入分配中劳动者的报酬,这样,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相结合来研究工资分配的变化趋势就成了现有文献的研究重心,围绕这一方面,经济学家们有两种看法:一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比重呈下降趋势[7,8]。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利润,而利润的高低恰好和工资的高低成反比,因此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前景取决于收入分配中利润份额的变化,从而强调工资份额的下降和利润份额的上升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比重呈上升趋势[9-1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工资水平的变化取决于市场对劳动的需求,而对劳动的需求又取决于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西斯蒙第把国民总收入分为消费和积累两部分,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受到总收入在消费和积累之间分配比例的影响。工人工资分配比重的下降会引起需求和消费的不足,造成消费与生产、供给与需求的失衡,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通过政府调整总收入在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分配比例,即提高社会总收入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工资分配比重以提高其消费水平。此外,很多经济学家从分析影响工资分配的因素来研究工资分配的变动,大多文献主要分析经济改革、贸易自由化、技术进步等对工资分配变动的影响。Sugata Marjit通过一般均衡模型描述,经济改革提高了非正规部门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正规部门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不发生变化,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收入占GDP中的比重是下降的[12];一些学者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刺激以技术密集型工人发展的出口导向企业的扩张,由此引起对技术工人相对需求的增加,技术工人的实际工资不断上升,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相对下降,致使工资分配的变动比较复杂,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3-15];技术进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17,18]。技术进步的类型决定了工资分配的变动趋势,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致使工资分配呈下降趋势,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致使工资分配呈上升趋势[19,20]。

研究中国工资分配变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近些年工资分配比重下降的原因上,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逆转[21]。企业片面提高求职者的学历要求,逃避培训责任,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缺乏就业训练和技能培训,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生活开支较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已经赶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逆转,工资分配比重不断下降。二是收入分配不合理[22]。国民收入是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部门中进行分配的。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增加,利润侵蚀工资和财富向政府倾斜的现象导致居民实际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三是粗放式经济增长[20,23]。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在一定程度上资本代替劳动的机会很大,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增长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工人的工资在社会总产出中的比例就会降低。

这些对分析工资分配的变动颇有指导意义,但是,上述大多理论只是分析了短期工资分配的变动情况,忽视了长期工资分配的变动趋势;尽管很多经济学家对影响工资分配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并没有详尽透彻地解释某一种或者一些因素在工资分配整个变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从技术进步角度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的变动,为的是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工资分配的变动所起到的影响,并为抑制我国工资分配比重下降寻找出路。

三、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偏向对工资分配变动的影响:理论分析

在现代经济学中,一般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的使用偏向和速度决定着资本——劳动比率和工资——地租比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决定着投入的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贡献率和收入份额。这里依据希克斯的分类方法,根据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的效果将技术进步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和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①。中性技术进步,即为劳动边际生产率(w)和资本边际生产率(r)的比率不变时,如果资本(K)——劳动(L)投入比率不变,技术进步表现为中性,因此,在此类型的技术进步下,劳动收入(wL)对资本收入(rK)的比率不变,这就意味着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收入份额不变,工资分配比重不发生变化。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即为当资本——劳动投入比率不变(K/L)时,能提高相对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在这样的技术进步下,资本收入份额的增加是以牺牲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为代价的,总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工资分配比重呈下降趋势。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即为当资本——劳动力投入比率不变(K/L)时,能提高相对于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在这样的技术进步下,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是以牺牲资本收入份额为代价的,总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工资分配比重呈上升趋势。因此,描述工资分配比重的变动关键不是在于国家政府如何利用宏观政策调控工资水平,而是在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如何改变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

罗斯托把人类社会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或持续增长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第三阶段即经济起飞阶段是最重要的的阶段。在这阶段,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主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劳动力供给无弹性,随着资本投入不断增加,资本——劳动比率有上升趋势,即从OA移动到OB,如图1所示,这一点实际上在工业化高级阶段也有此特征。技术进步可以用曲线的非平衡移动来说明,其特征是资本——劳动比率(K/L)越高,向原点O移动越大。结果是,当资本——劳动比率不变时,当i[,0]曲线移动到i[,1],对应于直线OA点上的切线的斜率为P[,0],随着从点a移动到b的移动而下降到P[,1],从而可知,对于固定的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即使资本——劳动比率提高了,即直线OA移动到OB,i[,1]曲线与直线OB相交于c点,a点和c点的切线平行,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可能是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积累迅速、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结果,但是资本使用型技术进步节约了劳动效率,致使名义工资不变或者速度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和工资分配比重下降。

图1 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演变为高级阶段,技术水平从曲线到曲线移动反映了技术进步是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型,如图2所示,其特征是资本——劳动比率越低,向原点O移动越大,结果是,在b点与i[,1]相切的切线斜率大于过a点同直线OA相交并同i[,0]相切的切线斜率,从而可知,对于固定资本——劳动比率,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比率呈上升趋势,即使资本——劳动比率提高了,即直线OA移动到OB。随着生产点从a点移动到b点,资本对劳动的边际替代率显著上升,工资——地租也相应地从(w/r)[,0]上升到(w/r)[,2],由于这个增长快于资本——劳动的增长,所以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收入增加了,工资分配比重呈上升趋势。其中原因是,人们对教育、研究和开发投资的增加,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制度化加速了技术进步,使技术体制从常规技术向微观技术转变,而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品需求结构从标准型向差异性的转移促使了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使技术进步由有形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向无形资本对有形资本替代转变,也就是说,技术进步的倾向是由使用有形资本节约劳动型转变为使用无形资本节约有形资本型。

依据前文的描述,不难看出,工资分配的变化趋势是根据技术使用偏向的变化而定的。在经济起飞阶段,技术进步是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型,工资分配比重下降,在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处于高级阶段时,技术进步是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型,随着技术进步的提高,工资分配比重上升。依据这种理解,我们可以从技术进步使用偏向角度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的变动趋势:利用资本和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导致工资分配比重下降,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果国家或地区能够把技术进步向利用劳动和节约资本型转变,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收入就会增加,工资分配比重由下降趋势就会转变为上升趋势,呈现为“U”形。

图2 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

在理论模型构建中,无论是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古典增长理论都倾向于将增长的原因分解为资本、劳动和技术等因素,但是“生产要素是在不断变化中发挥其作用的”[24]。我们假定了一种超长期的生产关系,因此,把此超越生产函数设定为:Y=M(X,Z)(1)

其中产出(Y)是由经过质量调整的劳动力(X)投入和经过质量调整的资本投入(Z)生产出来的,二者都用效率单位度量。经过质量调整的劳动力(X)是按常规度量的劳动力(L)(如按工作小时)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E)的乘积,后者是由教育、卫生和医疗保障等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经过质量调整的资本(Z)是按常规度量的资本(K)和资本效率增长率(H)的乘积,后者是由新设备等物质资本投资带来的。将EL和HK作为投入变量出现在生产函数中,在经济增长的数学分析中是相当普遍的。然而,方程(1)中的函数M在本文中被定义为超长期连续的,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技术可以根据资源结构的变化即资源使用情况而调整,X和Z之间的替代弹性比较大。

在方程(8)中,由于我们假设X和Z的替代弹性比较大,即σ>1,因此,当G(L)+G(E)=G(K)+G(H)时,技术进步体现为中性,劳动收入份额即工资分配不发生变化,当G(L)+G(E)<G(K)+G(H)时,技术进步是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型,工资分配比重就会下降;当G(L)+G(E)>G(K)+G(H)时,技术进步是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型,工资分配比重就会增加。

四、计量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依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可以检验我国技术进步的使用偏向,即当σ>1时,G(L)+G(E)和G(K)+G(H)数值的大小决定了工资分配比重的变化趋势。令A=G(L)+G(E)-G(K)-G(H),以此来表示技术进步使用偏向,表1中为所计算的值的大小。

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部分年份A<0,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处于起飞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属于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工资分配比重必然呈下降趋势。并且在这29年中,值有很大的波动,其绝对值越大,说明技术进步偏向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程度越大,工资分配比重下降的趋势也就越明显,这就证实了我国近些年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的真正原因——使用劳动、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作用的结果。

为了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工资分配与技术使用偏向的关系,我们建立一个技术进步对工资分配变动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工资分配w,在这里我们使用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F是狭义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即纯技术进步贡献率;我们把国民收入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con是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此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对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的影响;ope是对外开放程度;emp是全国就业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就业人数越多,工资总额就越高;表示随机扰动项。下标t是各年份(t=1978,1979…2006)的标识,α、β、γ、θ分别为技术进步、国民收入分配、对外开放度和就业率对工资分配变化的影响系数。

(二)数据说明

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工资制度比较僵硬,不能真实地反映工资分配的变动趋势,因此,本文采用的是经济改革时期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工资分配正如以上所说,用每年职工工资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技术进步的测度是采用徐瑛、陈秀山、刘凤良在《经济研究》(2006(8))中《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一文中狭义技术进步的计算方法。消费基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用国民收入与储蓄的差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表示;对外开放度中分别用进出口总额的价格指数与GDP平减指数对进出口总额和GDP进行折算,在此基础上求得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所以,五个变量都是用比值或比率来衡量,单位统一,可以直接进入分析过程。

五、实证检验及解释

在我们进行实证检验的开始,要判断所考察统计值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虚假的回归,因此,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本文中,我们用EViews5.0软件对各变量数据进行ADF检验,且滞后期数根据AIC和SC原则进行选取。表2是对变量w、F、con、ope、emp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变量的原始序列的单位根统计量在1%显著水平下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五个变量均为零阶单整,即I(1)。

尽管一些经济变量的本身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平稳序列,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利用KPSS、ERS、NP检验来判断残差序列的平稳性,进而判断w和F、con、ope、emp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存在,并避免非平稳变量导致的虚假回归问题。我们采取两个步骤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方程式(9)进行回归分析,然后对回归分析产生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写成数学表达式,并令其等于,得到:

由此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工资分配有负向影响,技术进步每变化一个单位,工资分配比重就下降0.069单位;消费基金对工资分配有正向影响,说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消费基金所占比重的大小决定了工资分配比重的高低,消费基金每变化一个单位,工资分配比重变化0.1296个单位;对外开放对工资分配有正向影响,说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我国工资分配比重会不断增加,其中原因在于对外开放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劳动报酬也随着增加,对外开放程度每变化一个单位,工资分配比重就变化0.01个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对工资分配有正向影响,表明就业人数增加,工资总额会增加,而工资分配比重不一定增加,只有当就业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增加时,工资分配比重增加才成为可能,而且就业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我国职工工资分配就变化0.3245个单位。

通过以上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工资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是,为了削弱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多重共线性和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问题,我们在向量自回归分析框架下,使用了误差修正模型,在此可以研究技术进步对工资分配影响的长期特征和短期特征。在本文中,我们使用ECM模型的估计方法,令ecm[,t]=,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考察技术进步与工资分配之间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估计结果为:

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短期内,技术进步对工资分配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这种技术进步是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越偏向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工资分配比重下降的趋势就越严重,即,技术进步每偏向使用资本、节约劳动1个百分点,工资分配比重将下降0.01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当资本——劳动投入比率不变时,偏向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能提高相对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资本边际生产率较低,从而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即工资分配比重下降。并且,从ecm[,t-1]的系数估计值来看,当工资分配的短期实际值偏离于长期均衡值,将有0.216的调整力度将工资分配从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在每一年里,工资分配的实际值与长期均衡值的差距约有21.6%得到纠正。

六、结论及说明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技术进步使用偏向角度解释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配的变动,进而解释现阶段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的问题。具体地说,在经济起飞时期,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从而造成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工资分配比重下降,而且当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程度越大,工资分配比重下降的趋势就越大;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当工业化进程处于高级阶段时,技术进步的使用方向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转向使用劳动、节约资本,资本收入份额下降,工资分配比重上升,而且当技术进步偏向使用劳动、节约资本的程度越大,工资分配比重上升的趋势越大。据此,我国工资分配比重较低是技术进步使用偏向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所导致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判断。

从上述理解出发,提高我国工资分配比重,在达到“国富”的同时,实现“民富”,其中一个关键是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使用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向使用劳动、节约资本的方向转变。围绕这一点,首先,制定积极的引导性政策广泛吸纳企业、外资及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教育与科技,鼓励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格局,加大向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和力度,积极开展成本较低的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其次,加速科学教育和研究投资,扩大创新的技术机会,为了保证这种创新活动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专利制度和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等)确保在技术应用层面上能对发明和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进行市场交易。最后,建立分享工资增长方式。“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例如厂商收入或利润)相联系”[25],工人的工资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业绩或者工人的工资中有部分是利润(或收入)分享基金,这样可以保证工人工资和企业利润共同增长,经济也有了后续的发展动力。

注释:

①此分类是以特定资本——劳动比率下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替代率的变化方向为基础的。

标签:;  ;  ;  ;  ;  ;  ;  ;  ;  

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分布的变化:基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