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论文文献综述)
马立志[1](2021)在《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西周金文所见邦国的地理为研究对象。绪论首先对“邦国”的概念进行界定:西周时“邦”是普遍的称呼,是以血缘氏族爲核心的政治实体;“国”表示地域概念,东周以後变成政治学概念“国家”。“邦国”一词是西周实际内涵之“邦”与现代政治学概念之“国家”的结合,具有包容性。接下来对百年以来邦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铭文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邦国遗址,对传世文献中的地理记载进行批判总结,分析地理、族群要素,説明邦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邦国是构建西周王朝国家的基石,考察分析邦国的区位地形、交通、部族关系等要素,可以认识西周地缘政治结构,并为政体研究提供素材;邦国是东周领土国家的前身,对其考察有助於认识前行政区划时代的面貌。整理的对象,以位於宗周和成周以北、古黄河以西范围内的畿外邦国爲主。文章把西土、北土划分为七个单元,各为一章。第一章整理了泾河流域的邦国。密国於先周时已在灵台县一带,处在达溪河谷通道上,西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与密有关的材料。灵台县白草坡墓地的字释潶或泾均非确释,释为(申)则较可能,墓葬性质显示、是殷遗身份的邦伯。是周初亲附的边缘友邦,先祖称“王”,可能位於泾河上游一带。姜姓四岳之後的吕、申,西周时位於泾河上游地区,覆灭宗周的即是西申,西周晚期申、吕的分支氏族迁至南阳盆地。国族名“”在金文出现了几例,有的出土在泾河上游,释为“缯”有待验证。“”字释为“豳”在文字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豳王、豳公的特殊身份有待研究,豳地是宗周北面的军事交通枢纽。第二章整理了位於陇山两侧的夨和秦。汧水谷地的夨在西周时期是一个较有实力的部族,夨可以读为虞,可能与汧水附近的吴山及周初“虞芮质讼”之虞有关,夨可称“王”,在政治体系中不同於周朝内服的“侯”,与称“侯”的平陆虞国、宜侯夨簋之“虞侯”、东南吴国,均不会是同一个。秦人出自商奄之民,周公东征後被迁徙到陇右,与戎杂处,西汉水上游礼县附近的城邑与西周晚期的西陲、犬丘有关,陇西牛头河流域的清水县李崖遗址或是孝王时封赐非子的“秦”邑。第三章整理了宝鷄渭河附近的虢、二氏族。虢是位於今宝鷄虢王镇一带的西虢,始自虢仲、虢叔二人,後世分衍出虢仲氏、虢叔氏、虢季氏数支,诸支系的源流和相互关系有待辨明,兴起於两周之际的陕县之虢是西虢分支。是周初来自西南地区的友邦,周朝将其安置在宗周腹地外围的清姜河附近,扼守古嘉陵道入口,进入西周中期後氏贵族政治经济地位从周室疏远、孤立,此後消失不见。第四章整理了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族氏。无终族在殷墟二三期时可能生活在晋陕之间,殷墟附近出土多件无终铜器,显示其与商朝曾有密切关系,无终部族春秋时渐迁到太原盆地与晋国接触,後又沿代谷迁至今河北蔚县一带,今蓟县之地名无终是後起。梁国在今韩城市西南,春秋初期周平王册封秦仲少子为梁伯,《系年》等参证此秦仲指秦襄公,梁伯戈铭文字体、语句风格与春秋早期秦戈铭文一致,是梁氏出自嬴秦的物证,内容显示梁国受命在北方防御蛮方。韩城梁带村附近是芮国最晚段的居点,已发掘的遗存年代从西周晚期後段持续到芮国之亡,在秦晋到达河西之前,芮一度是该地实力最强的氏族;流散芮国铜器中有不少属於西周早期,但此时的芮居地尚不明确。金文之“”、“”可释为“韩”,乃武王之子受封的韩侯之国,西周之韩国应在汾河下游的河津县一带,控制着从宗周经梁山之南越河到河东汾浍地区的交通。第五章整理了河东地区的邦国。姬姓杨国在今洪洞县,为宣王之子始封,它建立在此前杨地的基础上,姬姓杨侯之前的杨氏或是姞姓,杨国在临汾盆地的北缘、西周文化在河东地区的最北端,目的是防御玁狁。公簋之(疏)是生活在唐叔虞领地之内的一个先代氏族,疏公之妻姚是帝舜後裔,簋铭反映了晋地唐、夏遗民并存的多元环境。文王玉环、唐叔虞方鼎、疏公簋代表了商末周初唐、晋变迁的历史,河汾之间的“唐”具体地望有待确认,天马-曲村遗址是叔虞之子燮父徙封为侯的“晋”之所在,唯具体名字尚有争议。晋国附近翼城大河口之霸、绦县横水之倗、绦县雎村的某不知名氏族,性质可能属於“怀姓九宗”,具有王臣身份,有独立地位,同时也受到晋国的监管。荀国受封在今临猗县涑水附近为“侯”,控制着宗周与汾浍之间的交通,後为邻近的晋室曲沃支系兼并。虞国在平陆县北中条山脉之顶的原上,扼守汾浍地区通往河南成周的交通綫“虞阪-巅軨道”,武王别封虞仲为虞侯,是因爲吴国已奉祀太伯为始祖,别封虞国可使虞仲一支在宗法上独立奉祀仲雍为始祖。第六章整理了燕山附近的邦国、族氏。商末周初的孤竹族与商室有亲缘关系,周初活动在燕山东侧,喀左一带孤竹等窖藏铜器以及多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显示燕山南北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其背景是中原的殷周革命;而孤竹与山戎、令支不能简单等同。西周早期的燕国位於北京琉璃河一带,与广安门一带的蓟共处,以後燕国可能兼并了蓟据以为都;周初相继为燕侯的克、旨可能是太保的两个儿子;燕是边陲封国,是周朝控制北方的锁钥,也是与东北民族交流对抗的前沿。涞水县北子铜器,或称北伯,是周初当地的北氏之长,与三监之邶未见关联证据;涞水北子器与湖北江陵北子器无关,後者是当地制作的。第七章整理了太行山沿綫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軝》一节对元氏西张村西周墓作了补充説明,軝侯所封之地位於元氏县槐河之滨,古为泜水,《地图集》等所绘泜水偏南可能不确,軝是邢国之北的附庸小国,任务是防御自井陉突出的戎族。《邢》一节分析了记录初封的麦尊等器应该在前,邢侯簋偏後;邢在商代井方故地建立,初封即在邢台,与温县之邢丘、畿内之丼氏均无关系;邢侯之封目的是防御北戎、控制太行东麓成周至燕国的交通綫,邢与戎对抗交流,有臣谏簋、省命铜剑以为物证。太行西麓上党盆地的黎是周初戡黎後封建的侯,始封君是毕公之子,金文中写作(楷),黎国的任务是防御晋北和太行山区的戎狄,并扼守东出太行的壶关道。河内地区附近是文武周公之胤衆氏族定居的渊薮。康叔初封於康丘为侯,在殷畿故地内,目的是监管殷遗民,淇水附近的卫是康之鄙,对康、卫铜器的分组整理,表明卫作爲国名要在西周中期以後,“夷王命卫为侯”可能反映了康、卫变迁的历史。另外整理了金文中的凡、柞:凡在今辉县市西南,旧释为“同”的字现已改释为“凡”,沈子它簋是凡国铜器,器主它以凡氏小宗的身份作了祭祀周公的礼器。柞即胙,在今延津县北,是周公之後,目前发现的胙氏铜器有柞伯簋、柞伯爵、柞伯鼎等。第八章以山形水系为要素将西土、北土划分爲小的地理单元,描述了各自的地貌背景,进而勾勒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通綫:汧水河谷通道,由周原或宝鷄出发至六盘山东麓,或逾陇山至陇右秦地;泾河上游通道,自栒邑-彬县的古豳地出发,沿泾河、马莲河河谷至宁夏南部,这两条通道之间有东西向的泾河支流河谷互通。由丰镐渡渭,经合阳县至河滨韩城之梁、芮,再渡河溯汾水经韩国至上游杨国或汾浍之交的晋国;也可由丰镐至河曲处渡河後上溯涑水,经荀国、倗邑越绦山亦至晋国。汾浍地区与洛阳盆地的交通跨越中条山脉,一是经过虞国的虞坂-巅軨道,二是由中条-轵关道至河内地区,渡河後均可至洛阳成周。自成周经河内沿太行东麓北行,经卫、邢、軝至於燕国。太行东西的陉道,黎国在西侧扼守上党盆地东口之壶关道,诸陉东口,邢在滏口、井陉之间,軝侯守在井陉。这些綫路以宗周、成周为中心,构成了西土、北土的交通网络。周初西土、北土的复杂族群背景,塑造了封建邦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泾河上游是西周的边疆,它没有明确的界綫,而是多种文化人群并存的地带,该区域内周文化、寺洼文化、殷遗民等人群共处。周王朝在这一带没有封建军事性质的“侯”,只是出於镇抚和防御目的安置了一些盟好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些人群是殷遗民,周室还通过边鄙邦伯与戎族通婚等方式维持政治稳定。西周中期以後殷遗民等缓冲要素消失,使得宗周失去西北屏障,屡遭玁狁入侵。在河东地区有先代的唐、夏遗民和戎狄,以及与殷商亲近的一些方国,燕国附近有土着的围坊三期文化和多个族群,这些因素既成爲晋、燕封建的多元背景,也是後来发展壮大的资源。黎、邢原本只是扼守交通,卫国周初监管殷遗民的使命也渐告终结,缺少交流壮大的发展空间,终在戎狄的侵扰下而迁徙。第九章是对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的历史概述。西周肇建前夕的周邦联盟联合伐商,成康时期迅速封建亲戚以爲藩屏,奠定了西周王朝四土的基本格局;中期王朝对外围邦国的管理事务渐繁,边徼戎狄、淮夷势力濅盛,交侵入境;晚期又有南土噩国联合淮夷的大叛乱,北方又有玁狁入侵,遂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邦国进行重建、移徙的调整,仍极力维持王朝的经营,但幽王末年与西土申侯关系的破裂,直接招致内外的联合入侵,覆灭宗周。文末附录,包括《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分布图》、《宗周西北诸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两张地图,以及文中邦国各自的金文材料分类表。
邬可晶[2](2020)在《释“铄”》文中研究说明殷墟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中有如下诸字:■这些字过去各有不同的释法。2012年,蒋玉斌先生发表《释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讨"》,率先指出它们应爲一字。①2018年,鞠焕文、石小力二位先生不约而同地对故宫博物院所藏梁伯戈进行考释,指出戈铭中旧误释爲"印"或阙释的如下之字:
董喆[3](2020)在《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金文为基础并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对西周厉宣时期的史事进行探究。其一,通过对虢仲盨盖、宗周宝钟、伯(?)父簋、翏生盨、鄂侯驭方鼎、禹鼎、敔簋、应侯视工鼎、应侯视工簋、晋侯铜人、晋侯苏钟、(?)盆等厉王时期铜器系联,得出厉王二年、厉王十三年以及厉王三十三年各有一次伐淮夷的战争。其二,通过对(?)盨的梳理得出盨铭中的“逐厥君、厥师”所指并非厉王出奔。通过对三年师兑簋、元年师兑簋、师(?)簋、师(?)簋的整理得出“师龢父”与“伯龢父”应非一人,从二者身份判断,“伯龢父”为“共伯和”的可能性更大。其三,通过对兮甲盘以及膳夫克器的分析,证明崔东壁所说“封申”为宣王早年之事可从。通过对(?)盘、(?)鼎和师(?)簋的梳理,得出(?)盘、(?)鼎之“(?)”与师(?)簋之“(?)”当为一人,而师(?)簋所述当为宣王二十八年前後征淮夷之事。
王苛[4](2020)在《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代青铜容器的自名限定语,是指在铜器器名前出现的修饰词。本文全面梳理青铜容器的自名限定语,并结合文献材料,探析自名限定语的含义,并对其进行分类,考察自名限定语的时空特点以及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青铜容器的自名限定语进行疏证和分类。以出土的铜器材料为主,结合文献记载,考证自名限定语的含义,将限定语分为三大种十三小类。第一种是一般性限定语,可分为性质类、形体类和纹饰类,说明器物的外在特征;第二种是功能性限定语,可分为膳食类、饮酒类、盥洗类和一般用器,反映器物的使用功能;第三种是社会属性限定语,可分为祭祀类、丧葬类、田猎征行类、荐献类、婚嫁类、欣赏玩乐类,表明器物的用途。此外,有些限定语一词多义,如“旅”有“祭祀”、“征行”等含义,“旅器”在西周早期开始用于祭祀和宴飨,西周晚期开始用于征行,并可以一器多用,春秋早期的曾伯克父簠可在征行、宴飨和祭祀活动中使用。第二章探析自名限定语的时空特征。在使用时代上,仅在西周时期出现的修饰词以一般性限定语和社会属性限定语为主,仅在春秋时期使用的修饰词以社会属性限定语为主,仅在战国时期使用的修饰词以一般性限定语为主。从限定语在不同时代的种类数看,其在春秋时期种类最多,西周时期次之,战国时期最少,可见春秋时期是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发展的繁荣期。在使用区域上,部分限定语存在明显的空间特点。修饰青铜容器时,有些限定语盛行于黄河流域,有些限定语流行于长江流域,也有使用区域不断变化的限定语。作为青铜容器修饰词,“羞”主要使用于北方地区,“緐”流行于南方地区,而“?”最早在北方地区修饰青铜容器,后来逐渐传播到南方地区。第三章主要围绕社会属性限定语展开探讨,分析“媵器”反映的婚姻关系和“葬器”反映的丧葬关系。作为自名限定语的“媵”,能体现时人的媵婚关系和联姻关系。“异姓来媵”和“同姓通婚”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周代贵族在春秋时期打破了“传统礼制”的规矩。通过对出土“行器”铭文的分析,可知以“行”为修饰语的青铜容器包括自作器和他作器,且作行器者多为男性。自作器说明当时存在生前为自己制作随葬品的习惯。唐侯为随夫人制行壶,表明至少在春秋晚期,同姓诸侯国之间可以为对方制作“葬器”,这反映了东周时期汉淮地区的助丧文化。
杨文昱[5](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认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查飞能[6](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提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叶磊[7](2019)在《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国金文是指晋国人在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时间范围上说,它涵盖了从西周成王世到“三家分晋”之前的这一历史阶段;第二、从内容上说,它包括确定无疑的晋国铜器和根据出土地、铭文字体、器型等参考点合理推测其国别属晋的铜器铭文。目前已经发表的晋国铜器铭文有120余件,本文对这些铜器铭文进行了逐一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晋国金文史料索引表,这将为学界提供一部较为全面的晋国金文资料汇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晋国金文的内涵、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本文的研究方法、晋国金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是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分为西周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春秋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国别存疑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晋国金文史料索引,主要将晋国金文中所见的史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作了索引表。
刘漪迪[8](2019)在《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集释》文中研究说明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於2003年1月19日出土於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出土器物共27件,现藏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铭文总数多达4000字,是单次出土器物铭文字数最多者。本文主体是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的集释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的窖藏情况、着录情况、年代研究情况和铭文考释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第二部分为铭文集释,包括逑盘铭文集释、四十二年逑鼎铭文集释、四十三年逑鼎铭文集释和其他器物铭文集释,文章尽量全面地收集2019年4月之前涉及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每一句进行集释,并加个人按语,遇到重点字词则会梳理考释过程。本文主要进行的是资料整理的工作,但由於该批青铜器铭文数量巨大,讨论文章众多,在集释意见的收集和判断方面肯定存在很多问题,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树满[9](2019)在《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展开研究。一是对该地区政治地理环境的论述,试图通过考古、文献资料理清西周王畿地区与诸侯国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二是对目前资料比较丰富的诸侯国青铜器进行系统分析,理清各诸侯国的发展演变脉络、组合关系及风格特点。三是对诸侯国青铜器进行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各诸侯国之间以及各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并揭示产生地域差异的原因。现将主要的发现和结论摘要如下:一、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的政治地理环境分析。西周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从自然环境看,该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山脉和河流相间分布,自古以来是中国粟作农业文化的腹地,是当时人类生活的理想场所。从政治环境看,该地既是周王朝的权力中心,也是诸侯国的主要分布区,王畿以外尤其以黄河的支流汾河谷地和太行山两翼的山前平原最为重要,是西周诸侯国的重要分布区,以晋国、卫国、邢国等为代表的姬姓大国,成为周王朝经营“北土”的重要据点。二、汾河谷地诸侯国青铜器的分析。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与王畿地区接近,无论形制、纹饰还是组合形式都几近同步,体现了中原地区西周文化的统一性。此外,该地区还出土了不见于其它地区的器类和器形,表明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文化的统一性与创新性,为东周时期晋系青铜器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三、太行山西翼诸侯国青铜器分析。该地区青铜器数量较少,但就当前资料看,该地区诸侯国的青铜器,尤其是黎国的青铜器,在形制、纹饰、铭文字形书体方面,与周王室并无二致。这一特点或与西周王朝对此地的经略有关。四、太行山东麓诸侯国青铜器分析。从形制、纹饰以及器物组合看,无论燕、邢、卫还是其它地区出土的青铜礼器,都与同时期王畿地区相同,尤其是西周早期墓葬重视食器的同时,保留了较多的酒器。就邢、卫、燕三国青铜器来看,燕国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五、诸侯国青铜器比较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文化面貌也保持着共性大于个性的趋势,但太行山东麓的卫国、燕国、邢国之间的共性要远超过它们与晋国的共性,这或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以及族群构成有关。六、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特殊器主要出现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和西周晚期前段,其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中原传统文化、戎狄文化、土着文化等,虽各期文化构成不同,但中原传统文化一直居于主体地位。需要说明的是,除中原传统文化因素外,各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的其它来源也稍有不同,其中汾河谷地的诸侯国青铜器较多来源于土着文化,而太行山两翼的诸侯国文化因素相对比较纯粹,未见土着文化。此外,北方草原文化在汾河谷地占有一定比例。七、基于青铜器之上的诸侯国文化认同研究。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各诸侯国的青铜器都与王畿地区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见于王畿地区特殊器类或器型,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存在差异。姬姓诸侯国中,晋国在周王朝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戎狄和土着的文化因素;燕国在保持与周王室一致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并较多的沿用商文化;卫国比较保守,发展相对滞后,当然这可能与墓葬被盗比较严重有关。非姬姓诸侯国中,都与周王室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具有地域特色的器物大都与土着文化有关。八、陇东地区青铜器研究。陇东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以兵器和车马器等为主,青铜礼器的数量不多,且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可能与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政治中心的东移有关。从目前资料分析,尚不能确定西周时期陇东地区的国族分布,但从青铜文化面貌分析,我们可以肯定,最迟在西周中期,陇东地区尤其是泾河上游地区属于周王朝的控制之下,至于是否属王畿地区,还有待于商榷。九、结语。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在保持与周王朝发展一致的同时,各自创造的特殊青铜文化因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周青铜文化的全面繁荣。尽管西周王朝封邦建国后,试图通过“礼制”等方式来实现文化上的统一,但由于每个诸侯国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所继承的历史文化也不同,必然会形成与其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的、特定形态的地域文化。同时由于每个诸侯国具有相对较高的自主权,各自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了以各诸侯国的都城和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地域文化。
郭庆平[10](2019)在《近十年新出上古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文中提出通假是一种依托字音、借用字形的临时的文字使用现象,分时段研究通假的运用状况,不仅有助於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通假这一用字现象,也可以考察前人的用字习惯,并为文献的释读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以2007—2016十年间新刊布的上古青铜器铭文为研究材料,在全面清理其通假字的基础上,利用二重证据法对95组通假字进行了逐字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分时性地考察了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语音关系、结构关系、数量对应关系。通过考察,发现三个时期通假字占铭文总数的比例分别爲10.32%、8.86%、2.82%,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即铭文中这种临时的用字现象随着汉字系统的成熟及用字日趋规范而逐渐减少。就其具体使用特徵而言,语音方面,音同占比在西周时期为28.57%,春秋时期上升至51.29%,这种情况或是语音在地域和时间上发展不平衡的体现,或是汉字形声化对通假现象的影响;且其中韵同占比在各个时期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这说明在通假中,古人更加注重通假字与本字韵部的相同。在结构方面,除却“文字异形”严重的战国时期,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有形体联系的字占比分别爲61.22%和74.36%,均占绝大多数,说明人们更倾向於借用形声字来表示以表形、表意为主的非形声字。在数量对应方面,三个时期中,通假字与本字之间为一对一关系的通假字占比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进一步表明通假是一种偶然的、不规范的用字现象。
二、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1)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邦国”概念的界定 |
(一)邦 |
(二)侯 |
(三)地域概念的“国”、“土” |
(四)诸侯、邦国概念的混同 |
(五)本文所用“邦国”一词的含义 |
二、邦国研究的内容 |
三、百年来西周邦国地理研究史述略 |
四、选题的意义 |
五、本文的整理范围 |
第一章 泾水流域的邦国 |
第一节 密 |
一、文献及甲骨、金文中与密有关的材料 |
二、密国的位置 |
三、可能与密国有关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地( (?)、 (?) ) |
一、“ (?) ”、“ (?) ”二字释读平议 |
二、“ (?) ”和“ (?) ”的性质 |
第三节 |
一、“ (?) ”字的释读 |
二、对 (?)伯归刍簋铭文的认识 |
三、 (?)伯归刍簋所见史事 |
第四节 吕 |
一、吕氏的起源与分衍 |
二、吕氏早期居地的讨论 |
三、西周晚期的吕国 |
第五节 西申 |
一、“申”字的释读 |
二、畿内之申与“南申” |
三、西申地望 |
四、西申、申戎、姜戎关系的辨析 |
五、西申之一支迁徙南阳的原因和意义 |
第六节 (?) |
一、金文中的(?) |
二、 (?)字释读及其与缯的关系 |
第七节 (?)(豳) |
一、 (?)字释读 |
二、西周金文中的豳 |
三、豳的地理考察 |
第二章 陇山两侧的邦国 |
第一节 汧水谷地的夨 |
一、夨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二、铜器及铭文的分组 |
三、 (?)的文字学解释 |
四、夨的族姓 |
五、夨国的地理意义 |
六、夨、虞之关系 |
第二节 陇山西侧的秦 |
一、秦人早期的活动地点 |
二、秦人西迁的时间 |
三、秦与戎的关系 |
四、与西周之秦关系存疑的一些铜器 |
第三章 宝鷄渭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西虢 |
一、虢氏的地理问题 |
二、虢氏氏族的分衍 |
第二节 (?) |
一、 (?)氏墓葬分析 |
二、 (?)氏铜器、陶器文化因素反映的历史 |
三、 (?)氏对外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无终 |
一、“无终”的释读与无终铜器的年代 |
二、无终族的迁徙 |
第二节 梁 |
一、梁伯戈与梁国 |
二、梁国史事与地理 |
三、梁姬罐的分析 |
第三节 芮 |
一、西周芮国铜器及铭文整理 |
二、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 |
三、芮国地望综理 |
第四节 韩 |
一、西周金文“ (?) ”字的释读 |
二、西周之韩国 |
三、三晋之“韩”的地望 |
四、《诗·韩奕》的争论和西周韩国地理 |
第五章 河东地区的邦国 |
第一节 杨 |
一、西周金文中的杨 |
二、西周末年杨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附:西周与“昜”有关的铜器铭文分析 |
第二节 (?) (疏) |
一、 (?)字释读 |
二、对 (?)公簋 (?)公、妻姚身份的认识 |
第三节 昜(唐)-晋 |
一、西周晋国都邑(侯马新绦之前)的探索 |
二、晋国始封地“唐”的考述 |
三、出土材料所见唐、晋的变迁 |
第四节 霸 |
一、金文霸字的分析 |
二、金文所见霸氏史事 |
第五节 朋(倗) |
一、倗字形体来源分析 |
二、金文中的“倗”氏 |
三、西周倗氏的来源 |
附论:倗、霸的性质 |
(一)倗、霸墓地的葬俗特徵 |
(二)倗、霸的族姓来源 |
(三)倗、霸的地位和性质 |
第六节 荀(郇、 (?) ) |
一、金文 (?)字的释读 |
二、西周郇国 |
三、荀的地望 |
第七节 虞 |
一、文献中的平陆虞国 |
二、虞国铜器 |
三、虞国地理 |
附:西周“吴”氏铭文的整理 |
第六章 燕山南北的邦国、族氏 |
第一节 孤竹 |
一、孤竹铜器和铭文的发现 |
二、文献中的孤竹历史和地理 |
三、孤竹铭文反映的族氏关系 |
四、喀左窖藏铜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匽(燕) |
一、匽字的释读总结 |
二、金文所见燕国初封 |
三、匽国附近的氏族 |
四、西周匽都 |
五、封建燕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三节 北 |
一、涞水张家洼“北伯”铜器与文献中的“邶” |
二、“北子”、“北伯”铜器的分析 |
三、涞水、万城铜器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太行山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 |
第一节 軝(泜) |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的补充説明 |
二、軝国地理及其军事意义 |
第二节 邢 |
一、西周早期的邢国 |
二、西周邢国地理问题 |
三、邢国的地理意义及其与戎的关系 |
第三节 楷(黎) |
一、 (?)字释读 |
二、楷国的发现与确认 |
三、楷国铜器反映的史实 |
四、楷国地理 |
第四节 康-卫 |
一、康、卫铜器的整理 |
二、从康徙卫 |
三、相关地名考证总结(沬、朝歌、卫、淇卫、旧卫) |
四、关於“夷王命卫爲侯” |
附:“康侯鬲”跋 |
第五节 河内地区附近邦国 |
一、凡 |
二、柞(胙) |
第八章 西土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第一节 西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关中渭河谷地平原区 |
二、陕北高原区 |
三、关中、陕北地区之间的交通 |
四、关中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第二节 北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河东汾浍地区的地理 |
二、太行山两侧、古黄河以西的地理 |
三、晋南汾浍、涑水流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交通 |
四、成周至燕山以南的交通 |
五、太行山东西的交通 |
六、西土渭河谷地与河东地区的交通 |
第三节 西周的西北边疆 |
第四节 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一、山西地区 |
二、太行山以东地区 |
第九章 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史略 |
一、?受万邦:文王时代的小邦周 |
二、遹征四方的武王时代 |
三、成王“奠四国万邦”和康王“ (?)尹亿疆” |
四、昭王南征不复 |
五、穆王时期 |
六、东南淮夷的兴起 |
七、恭懿孝夷诸世 |
(一)恭王 |
(二)懿王 |
(三)孝王 |
(四)夷王 |
八、厉宣之世的西北玁狁和东南淮夷 |
九、宣幽时期的四方忧患 |
十、西周末世的氏族东迁 |
结语 |
附录 |
地图 |
西周金文邦国材料分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综述 |
3.1 铜器断代方面 |
3.2 文字考释方面 |
3.3 史论方面 |
3.4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4.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4.1 主要内容 |
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厉宣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1.‘厉王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1.1 虢仲盨盖 |
1.2 伯?父簋 |
1.3 翏生盨 |
1.4 宗周宝钟 |
1.5 鄂侯驭方鼎 |
1.6 禹鼎 |
1.7 敔簋 |
1.8 应侯视工鼎 |
1.9 应侯簋 |
1.10 晋侯铜人 |
1.11 晋侯苏钟 |
1.12 多友鼎 |
1.13 散氏盘 |
1.14 从盨 |
1.15 从鼎(附从簋盖) |
1.16 ?匜 |
1.17 琱生诸器 |
2.‘共和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2.1 ?盨 |
2.2 三年师兑簋 |
2.3 元年师兑簋 |
2.4 师?簋 |
2.5 师?簋 |
3.‘宣王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3.1 不其簋 |
3.2 兮甲盘 |
3.3 虢季子白盘 |
3.4 四十二年?鼎 |
3.5 膳夫克器 |
3.6 驹父盨盖 |
3.7 文盨 |
3.8 师?簋 |
第二章 金文所见厉王史事研究 |
1.厉王时期?征伐淮夷?与?攘除猃狁? |
2.金文所见厉王时期的内部动荡 |
3.小结 |
第三章 金文所见共和史事研究 |
1.?盨所载非?厉王奔彘?史事 |
2.?伯龢父?与?师龢父?非同一人 |
3.小结 |
第四章 金文所见宣王史事研究 |
1.宣王时期北击猃狁 |
2.宣王时期经营东南 |
2.1 关於?封申? |
2.2 关於师?簋 |
3.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相关问题 |
第一章 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的分类 |
第一节 一般性限定语 |
第二节 功能性限定语 |
第三节 社会属性限定语 |
第四节 其它限定语 |
第二章 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的时空分布 |
第一节 历时性的考察 |
第二节 空间性的考察 |
第三章 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反映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婚姻关系 |
第二节 丧葬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称引青铜器、金文着录简称对照 |
附录B 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出土地点统计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九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小结 |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晋国金文解题 |
二、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晋国金文研究概况简述 |
第二章 西周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
001 觉公簋 |
002 父乙鼎 |
003 作宝鼎 |
004 作宝鼎 |
005 作宝鼎 |
006 申鼎 |
007 作父丁鼎 |
008 陵鼎 |
009 南宫姬鼎 |
010 南宫姬鼎 |
011 伯雍倗鼎 |
012 叔虞鼎 |
013 作父辛鬲 |
014 伯簋(伯作彝簋) |
015 伯簋(伯作彝簋) |
016 作宝彝簋 |
017 小臣(?)簋 |
018 晋侯尊(晋侯猪尊) |
019 (?)尊 |
020 晋侯尊(晋侯鸟尊) |
021 作宝彝鼎 |
022 作尊鼎 |
023 光鼎 |
024 子鼎 |
025 爯鬲 |
026 (?)甗 |
027 伯簋(伯作簋) |
028 作宝彝簋 |
029 作宝彝簋 |
030 作皿尊簋 |
031 同簋 |
032 伯(?)簋 |
033 伯尊(伯作旅彝尊) |
034 (?)尊 |
035 仲曼父壶 |
036 (?)卣 |
037 (?)卣 |
038 (?)卣 |
039 伯罍(伯方罍、伯作宝彝罍) |
040 家父盘 |
041 晋仲韦父盉 |
042 晋侯簋 |
043 晋人事寓簋 |
044 晋侯簋 |
045 (?)簋 |
046 晋伯卣 |
048 晋侯鼎 |
049 (?)鼎 |
050 孟得簋 |
051 晋姜簋 |
052 晋侯簋甲 |
053 晋侯簋乙 |
054 晋侯(?)簋 |
055 晋侯(?)簋 |
056 晋侯(?)簋 |
057 晋侯(?)簋 |
058 晋侯僰马壶 |
059 晋侯僰马壶 |
060 晋侯(?)壶 |
061 晋侯(?)壶 |
062 晋侯僰马壶甲(晋侯僰马方壶) |
063 晋侯僰马壶乙(晋侯僰马方壶) |
064 晋侯喜父盘 |
065 僰马盘 |
066 晋侯喜父盉(晋侯喜父皿) |
067 伯喜簋甲 |
068 伯喜簋乙 |
069 伯喜簋丙 |
070 伯喜簋丁 |
071 晋侯簋盖 |
072 晋侯苏鼎 |
073 晋侯苏鼎 |
074 晋侯苏鼎 |
075 晋侯苏鼎 |
076 晋侯苏鼎 |
077 晋侯邦父鼎 |
078 晋司徒伯(?)父鼎 |
079 晋侯对鼎 |
080 晋侯对鼎 |
081 晋侯鬲 |
082 晋侯鬲 |
083 叔钊父甗 |
084 晋伯(?)父甗 |
085 伯喜父簋 |
086 伯喜父簋 |
087 伯喜父簋 |
088 晋侯对盨 |
089 晋侯对盨甲 |
090 晋侯对盨乙 |
091 晋侯对盨丙 |
092 晋侯对盨丁 |
093 晋姬盨 |
094 晋侯对铺 |
095 杨姞壶甲 |
096 杨姞壶乙 |
097 晋叔家父壶甲 |
098 晋叔家父壶乙 |
099 晋侯对匜 |
100 晋侯苏钟 |
101 晋侯铜人 |
第三章 春秋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
102 晋姜鼎 |
103 晋侯簋 |
104 晋姞盘 |
105 晋姞匜 |
106 戎生钟 |
107 晋侯戈 |
108 晋侯戈 |
109 晋侯戈 |
110 晋公戈 |
111 晋侯戈甲 |
112 晋侯戈乙 |
113 晋侯戈丙 |
114 晋公戈 |
115 子犯鬲 |
116 晋公盘、晋公盆 |
117 子犯编钟 |
118 赵(?)戈 |
119 赵孟庎壶 |
120 赵孟庎壶 |
121 黄城戈 |
122 比城戟 |
123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4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5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6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7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第四章 国别存疑篇 |
128 方甗 |
第五章 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晋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晋国金文赏赐物索引 |
四、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五、晋国金文职官索引 |
六、晋国金文史实索引 |
七、晋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情况 |
第二节、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着录情况 |
第三节、眉县杨家村青铜器年代研究情况 |
第四节、眉县杨家村青铜器铭文考释情况 |
第五节、论文结构与所做工作 |
第二章 铭文集释 |
第一节、逑盘铭文集释 |
第二节、四十二年逑鼎铭文集释 |
第三节、四十三年逑鼎铭文集释 |
第四节、其他器物铭文集释 |
附录一:器形、铭文拓本 |
附录二:单氏家族世系与其他铜器铭文系联 |
参考文献 |
A 普通图书 |
B 期刊、集刊、专着、会议论文中析出文献 |
C 学位论文 |
D 报刊中析出文献 |
E 电子文献 |
(9)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确定及研究意义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选题的确定与研究意义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简史与现状 |
一 研究简史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 河道概述 |
二 自然环境概况 |
第二节 政治地理环境 |
一 西周王畿的相关问题 |
二 西周诸侯国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研究 |
第一节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四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晋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分析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三节 霸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研究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四节 倗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分析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杨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研究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五节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
一 汾河谷地其他国族青铜器研究 |
二 汾河谷地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太行山西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研究 |
第一节 太行山西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四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黎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分析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三节 其它国族青铜器 |
一 长子青铜器 |
二 长治屯留青铜器 |
小结 |
第四章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容器研究 |
第一节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二 西周遗存与青铜器概况 |
三 诸侯国青铜器概况 |
四 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卫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研究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三节 邢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研究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四节 燕国青铜器 |
一 类型学分析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器物组合分析 |
第五节 太行山东麓西周诸侯国青铜器综合研究 |
一 卫、邢、燕国以外青铜器概况 |
二 太行山东麓诸侯国青铜器的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器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姬姓诸侯国比较 |
一 晋国与黎国 |
二 晋国与卫国 |
三 晋国与邢国 |
第二节 非姬姓诸侯国比较 |
一 形制分析 |
二 组合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姬姓与非姬姓诸侯国比较 |
一 晋国与霸国 |
二 晋国与倗国比较 |
第六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国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与王畿地区文化因素比较分析 |
一 汾河谷地诸侯国 |
二 太行山西翼诸侯国 |
三 太行山东麓诸侯国 |
第二节 诸侯国青铜文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互动 |
一 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对黄河中下游诸侯国的影响 |
二 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青铜器之上的诸侯国文化认同研究 |
第一节 姬姓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文化认同 |
一 文化认同概况 |
二 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非姬姓诸侯国的文化认同 |
一 文化认同概况 |
二 文化认同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一 文化认同的特点 |
二 原因初探 |
附论 陇东地区西周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陇东地区西周青铜器概况 |
一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二 陇东地区西周遗存与青铜器的发现 |
三 陇东地区政治地理概况 |
四 研究简史及现状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 |
一 类型学分析 |
二 分期与年代蠡测 |
三 青铜器组合研究 |
第三节 相关问题研究 |
一 灵台青铜器 |
二 崇信于家湾与其它地区青铜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 陇东地区西周遗存统计表 |
附表1-2: 汾河谷地西周遗存统计表 |
附表1-3: 太行山西翼西周遗存统计表 |
附表1-4: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豫北地区 |
附表1-5: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河北地区 |
附表1-6: 太行山东翼西周遗存统计表——北京地区 |
附表2-1: 晋国墓地随葬器物统计表 |
附表2-2: 霸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
附表2-3: 倗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
附表2-4: 杨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
附表2-5: 卫国随葬器物统计表 |
附表3: 汾河谷地青铜器分期演变表 |
附表4-1: 晋国与卫国类型比较表 |
附表4-2: 晋国与邢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
附表4-3: 晋国与燕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
附表4-4: 晋国与霸国青铜器类型比较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近十年新出上古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材料概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通假字及其相关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 |
第一章 近十年新出西周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通释 |
第二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语音关系 |
第三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结构关系 |
第四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
第二章 近十年新出春秋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通释 |
第二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语音关系 |
第三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结构关系 |
第四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
第三章 近十年新出战国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通释 |
第二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语音关系 |
第三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结构关系 |
第四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 |
第四章 近十年新出上古青铜器铭文通假字历时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使用量的历时比较研究 |
第二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语音关系历时比较研究 |
第三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结构关系历时比较研究 |
第四节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数量对应关系历时比较研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D]. 马立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释“铄”[J]. 邬可晶.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0(00)
- [3]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D]. 董喆. 安徽大学, 2020(03)
- [4]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研究[D]. 王苛. 郑州大学, 2020(03)
- [5]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7]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叶磊. 西南大学, 2019(06)
- [8]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集释[D]. 刘漪迪. 吉林大学, 2019(10)
- [9]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诸侯国青铜容器整理与研究[D]. 刘树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近十年新出上古青铜器铭文通假字研究[D]. 郭庆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