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中医药理论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提升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发扬中华人文精神以及扩大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中医药学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宣传等多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及原因;建议与策略;
1 中医药文化的文化价值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简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药物、针灸、推拿、导引等方法预防和治疗疾病、保障健康的一门科学,涵盖了基础理论、诊断、药物、方剂、针灸、推拿和临床各科。作为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职业道德、技术方法等各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和专业特点。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巨大使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应用科学。长期以来,中医药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又因为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浓厚的文化和哲学气息而受世人瞩目。作为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使用价值的传统医学,以及由于它在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科学技术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医药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她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随着“文化遗产热”在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现阶段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西方科学主义崛起的冲击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19世纪三大发现以及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人们开始用科学观念来审视人自身及宇宙。尽管中医药与现代医学都是以人体客观的生理、病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为研究目的,但是中医药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历来都是以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的认识和思维方法为主,而不是采用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的方法。中医药文化的价值显然并不符合西方近现代的思维。
2.2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使传统文化土壤瓦解
新文化运动对专制主义背景下传播民主自由思想、科学理性精神、促使民众的文化觉醒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也存在矫枉过正的效应。在传统文化土壤被不断批驳的过程中,中医同样失去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失去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失语”状态。
2.3 中医药文化自身的不足
中医药理论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数千年中不断被后世学者注疏、诊释,不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之中医药文化自身也存在许多保守、落后的甚至糟粕的内容,阻碍了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发展。
2.4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机制及路径未突破自身固有的枷锁
中医自身缺少有意识的文化创新建设,缺乏主动向社会公众积极推介中医药文化传播。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专业化,质量良秀不齐,缺乏长效机制,严重阻碍了中医药文化价值的社会认同和传承、传播效果。
2.5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缺陷
主要原因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不够、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达成度不高、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创新不足、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保障度不完善等。
2.6 科研“西化”的倾向
中医药工作者在基础理论、医史文献、临床诊疗、中药制剂、针灸原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大多数科研却偏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指导。动物实验几乎成了中医药科研的最主要方法,忽略了符合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将导致中医药学术的整体“西化”。
2.7 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力度不够
中医药科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医药科普不全面、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中医药科普人员数量和专业素养不足、有些中医药科普书籍粗制滥造、中医养生畅销书籍良莠不齐、热播养生电视剧鱼龙混杂、政府对养生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中医药科普缺乏资金投入、我国人民对中医药科普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低、城市与农村中医药知识普及率差距大等[1-3]。
3 研究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的必要性
3.1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以及存在感的基本依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展现在人们面前更多的是多样性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日益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面临着失去自己文化主体地位的危险,传统文化由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发扬中华人文精神
中医文化体现着以人为本、仁爱等人文精神,所以继承中医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仁爱精神,不仅仅是传承中医药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3.3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扩大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
中医的疗效正在为世界医学界所认可,在进行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中医药学和中医技术的跨文化传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核心内容的传播和推广。这不仅能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也搭建了让世界人民熟识中医文化背景、底蕴的桥梁。
4 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出的建议与策略
健康中国战略中强调“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就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大发展、大繁荣,使其成为中国形象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4.1 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4.1.1 增加中医典籍课程及课时 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根,历代各家学说是中医的本,应增加中医经典课程及课时,强调对经典原著的背诵与熟记,增强学生中医药基本功。
4.1.2 增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适当增设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等。
4.1.3 中医药文化育人 建立以中医药文化为主旨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社团活动等,举办知识竞赛、书画、摄影等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活动,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4.2 建立适宜的中医药传承模式
中医药理论具有社会科学属性,对传承者的社会阅历及临床经验具有一定要求,所以对不同阶段中医药人员传承内容的重点应有所区别。如对初学者或院校教育期间,传承内容重点应该以传授基本理论、中医药相关技术为主,以经典研读为辅;对于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人员,应以研读经典为主,以中医药理论学习为辅,加强思维方式养成;对于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应以传统文化学习为主,以传统中医药文化学习为辅,加强中医药理论或技术的挖掘与创新。
4.3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经验极具个性化,个体差异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效率不高,传统师带徒模式成才周期长、培养人才数量少,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此外,临床产生的大量中医药诊疗数据整体利用度不高,存在数据资源浪费情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累积加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从以往数据中挖掘信息,尤其是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利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将传统经验升华为科学规律,同时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筛选研发提供依据和思路。与此同时,各种辅助诊疗系统和中医药智能学习系统可以提高人才培养、中医传承效率和中医诊疗效率,使智能化的中医融入日常生活,真正做到智慧中医。
4.4 加强中医药思维方式培养
中医药思维的基础是中医药文化。因此,加强中医药典籍史迹等文献学习,从中揣摩古人思考问题的方式,领悟其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有助于中医药思维养成。借鉴师带徒传承模式,通过讲课、讨论、社会实践、讲座等途径,亲身感受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医药思维。
4.5 夯实中国传统文化功底
《内经》有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之明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史学、文学,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都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因此,广泛涉猎天文、历算、地理、物候、军事、哲学、文学、宗教等等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是中医药传承之灵魂。
4.6 加大科普力度
如鼓励各大医院和医学高校编辑校报、宣传手册、科普宣传栏、报纸等科普读物和宣传手册;开展专家讲座、特定节日主题活动、制作中药标本、有关中医药的文艺演出、中医药科普进中小学活动等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建设数字化科普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主题公园与展馆类;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积极推进网络媒体类科普活动等。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关于生命和疾病的知识以及与这些知识相关实践、技能等的表现形式。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只有薪火相承才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唯一途径。其传承与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重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以此来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传承者,面临当下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所遇到的困境,深知传承不只是传授技术,更应强调传统中医药原创思维培养以及以仁学、人本、和谐为核心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在临床实践中坚守中医药本质精神,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瑞贤,张卫.关于中医药科普主题问题[C].2010 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
[2] 刘光明,苏秀芳,林善远.利用中药标本馆开展青少年中医药科普教育的实践和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22:20-21.
[3] 徐思群,靳琦,王慧,等.我国居民中医药科普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6):413-419.
论文作者:梁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中医药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经验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