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淑红

探究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淑红

穆棱市中医院 1575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仪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效果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method of 60 case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September 2016,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0 cases of clinical data,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took differentiation stages of manual acupuncture trea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7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remarkable,and it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stag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manipulation acupuncture;therapeutic effect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难以完成鼓嘴、闭眼和抬眉等动作[1]。周围性面瘫在西医上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部分患者在头面部受冷风或着凉之后发病,病症可见面神经水肿或是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是因为脉络空虚,筋失濡养,经络气血阻滞而发病。现代医学则认为周围性面瘫多由面神经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面神经瘫痪[2]。而周围性面瘫由于嘴歪眼斜、眼睑难以闭合的病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针灸疗法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最佳治疗面瘫的方法之一,具有见效快和后遗症少的独特优势。该文方便选取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5~68岁之间,平均(42.9±5.6)岁;发展期12例,静止期8例,恢复期6例,后遗症期4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4~67岁之间,平均(40.9±6.8)岁;发展期13例,静止期6例,恢复期7例,后遗症期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仪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进行治疗。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仪治疗。选取远端和局部穴位3~4对,选用电针仪采用疏密波中等刺激量,以患者的忍耐度为主,留针15~2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①发展期:脉络空虚,邪气较甚,正气不足,病情有加深趋势。此时应散寒通络,患侧取颊车、下关、太阳、阳白、地仓和翳风为主穴,采用直径0.3 mm毫针浅刺,取双侧合谷,进针1寸,采取提插捻转泄法。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②静止期:表邪入里,病情逐渐稳定,正气也日渐恢复。此时应活血通络,患侧取下关、太阳、地仓、翳风、阳白、攒竹和迎香为主穴,采用直径0.3 mm毫针浅刺,其中阳白透头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采取平补平泄法。取双侧三阴交和足三里,采取捻转补法。取双侧合谷,进针1寸,采取提插捻转泄法,需要留针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③恢复期:表邪已除,面部经络不通,病情逐渐好转。此时应疏通经络和补益正气。患侧取地仓、翳风、阳白、颊车、四白为主穴斜刺,取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和合谷为主穴深刺,采取捻转补法。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④后遗症期:病情复杂,用隔姜灸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激活患者的神经功能。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又主宗筋,久病体弱者取足三里,可以补血补气,濡养筋脉,病久郁而化热、化瘀者,可加耳尖放血,可泄热化瘀[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维生素B12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为患者的面部神经增加营养,修复病变的神经。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3个水平。以治愈和好转水平作为治疗有效的判断标准。①治愈:患者的眼睑闭合正常,面部表情肌可随意活动,鼻唇沟对称,两侧的额纹对称,口角无歪斜,面部体征消失。②好转:患者的眼睑症状和口角歪斜得到有效改善,鼻唇沟稍浅。③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没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口眼歪斜范畴”根据其病理和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较电针仪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分期辨证手法针灸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病情进行治疗,针对性较强,能够对症施针,疗效甚佳。

吴美倩[4]对治疗组在发展期用小针针刺,浅刺并快速小幅度捻转,在静止期开始加强刺激。对照组采取平补平泻法。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33%。李虹[5]对治疗组在发展期采取合谷和太冲穴直刺用泻法,患侧阳白、地仓穴给予快速浅刺,同时加用超短波。恢复期选取地仓配颊车,并结合电针治疗。恢复期面部诸穴位采用针刺留针治疗。对照组在发展期采取超短波治疗,恢复期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4.2%。张铁英[6]对观察组在发展期取患侧耳尖和大椎点刺放血,结合毫针用泻法。静止期采用毫针刺法,平补平泻。恢复期补益气血,采用毫针和火针,针刺患侧面部穴,毫针针刺足三里,用补法。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高小爱[7]对治疗组在发展期采用梅花针对患侧叩刺,手法轻巧,以浅刺为主。静止期和恢复期在针刺的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前期不使用针刺,只使用TDP照射,后期采用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效率为8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黄錾文[8]对观察组在发展期用泻法,静止期采取多针浅刺,恢复期采用透刺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0%。该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在发展期脉络空虚,邪气较甚,正气不足,患者病情不稳定,此时应扶正抑邪,采取多针浅刺和提插捻转泄法,致使正气不伤而邪有所出。研究表明[9],此时患者的面部神经处于炎症渗出时期,采取多针浅刺即可使面部神经的主要分支产生兴奋感,又不会对神经造成损伤。此时如果采取过强刺激,极易损伤正气,使患者留下后遗症,而由于辨证施行治疗,加强了患者的血液循环,缓和了水肿和压迫,促使炎症吸收,有利于及早控制患者的病情。患者在静止期面部神经处于水肿的状态,病情逐渐稳定,正气也日渐恢复,此时采取提插捻转泄法,可以激发患者的经气和疏通其经络而又不会损伤已恢复的正气,加快水腫的吸收,从而使面部神经炎性的水肿得到基本解除,减少神经变性,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恢复期的面部神经是处于炎症水肿的吸收期,表邪已除,此时如果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在局部症状明显的部位进行针刺,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完全恢复,但应注意不要采取过强刺激。在此期间如有患者病症仍很严重,则应增大刺激量,疏通经络气血,帮助患者尽快得到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在后遗症期的病情较为复杂,常常虚实夹杂,需要医护人员仔细准确辨证才会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使用隔姜灸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激活患者的神经功能。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又主宗筋,久病体弱者取足三里,可以补血补气,濡养筋脉,病久郁而化热、化瘀者,可加耳尖放血,可泄热化瘀。采用维生素B12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为患者的面部神经增加营养,修复病变的神经,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各个时期的治疗过程中,如果症状已基本消失,病情明显恢复,治疗时都应采取轻刺激,并且需要选加健侧1~2个穴位来平衡面肌,以免由于面部痉挛而引发倒错现象的发生。另外,患者治愈后,如果生活习惯不良,病情亦会复发。所以为了防止病情复发,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入眠,注意防风寒受凉[10]。

综上所述,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冯蕾,马文珠.针灸择期分型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3,6(5):339-341.

[2]佘畅,钟欢,熊健,等.风池穴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38-40.

[3]陈竣海,张晨静,李开平,等.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36-1038.

[4]吴美倩.分期针刺面瘫治疗3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7(8):141-142.

[5]李虹.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12(13):86.

[6]张铁英.按病期采用不同针法治疗面瘫患者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2(3):218-219.

[7]高小爱.针刺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29(7):891-892.

[8]黄錾文.分期治疗面瘫150例临床总结[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62-63.

[9]储高峰,魏福良.魏福良治疗面瘫经验介绍[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2):63-64.

[10]刘亚敏,潘永清,于涛,等.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61-162.

论文作者:孙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探究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论文_孙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