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差异。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1月,将我院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为参照组行CT影像学检查,针对研究组实施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运用MRI影像学检查技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检查诊断,其准确性明显高于CT影像学检查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MRI诊断;CT诊断;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外科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大多在腰椎间盘组织中包含的髓核结构、纤维环结构,以及软骨板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事件前提下,因多样化外界因素的作用,诱导腰椎间盘组织中包含的纤维环结构逐渐发生破裂,继而在髓核结构从破裂发生位置向外脱出,或者是在椎管组织内部,以及向后方位置发生突出现象,进而在针对分布于附近位置的脊神经根组织施加压迫作用情形下,诱导生成一定表现强度的腰部疼痛症状、下肢麻木症状,以及下肢疼痛症状,且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约占总数95.0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病变累及部位为腰椎L4-5段或者是腰椎L5-S1段[1]。基于目前已经获取的临床调查工作经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条件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开展卧床休息和治疗干预,继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造成不良影响。文章以我院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在开展随机分组处理基础上,为其分别开展了CT影像学检查诊断和MRI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11月,将我院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介于19-67岁,平均(43.77±6.35)岁,病程介于1-7年,平均(2.57±0.48)年。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介于20-66岁,平均(43.79±6.33)岁,病程介于1-6年,平均(2.55±0.46)年。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参照组行CT影像学检查,要在患者进入CT检查室后,指导其摆放和保持仰卧体位,依次针对患者腰椎间盘组织各个组成部位展开扫描检查,系统观察记录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病变的形态特征、分布位置,以及密度水平,继而针对性判断确认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
针对研究组实施MRI影像学检查,要在患者进入MRI检查室后,指导其摆放和保持仰卧体位,确保头部先入,依次运用常规横轴位T2WI检查序列、常规矢状位T2WI检查序列,以及常规矢状位T1WI检查序列为患者开展检查诊断。要在检查环节开展过程中,针对患者腰椎间盘组织反馈输出的各类信号展开系统分析,并且基于矢状位观察视角,观察确定患者腰椎间盘组织的突出发生情况和膨出发生情况,观察确定患者脊髓组织受压和硬膜囊组织受压发生情况,观察确定患者的椎管径线狭窄发生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在P<0.05条件下,判定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外科临床医学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常见疾病,是在年龄因素作用基础上出现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在各年龄阶段患者群体之中均具备发生可能性。遵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影像学检查视野,或者是MRI影像学检查视野之中具体表现的基本特征,通常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划分为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Schmo结节四种表现类型[2]。
现阶段,外科临床医生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检查诊断工作过程中,大多倾向于选择运用CT影像学检查技术,以及MRI影像学检查技术。引入运用CT影像学技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检查诊断,具备技术操作步骤简单,扫描检查环节实施速度快,以及扫描检查视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能获取优质且清晰的影像学图像检查结果,清晰显示患者腰椎间盘部位病理组织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椎管-恻隐窝组织的狭窄事件发生情况,其主要技术局限性,在于无法清晰准确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生的脊髓组织变性事件,因此存在一定水平的临床漏诊事件发生可能性[3]。引入运用MRI影像学技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检查诊断,能全面显示患者腰椎间盘组织中发生的突出症状、脱出症状,以及膨出症状,在综合展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特点条件下,支持患者获取到准确且有效的诊断结果。
本次调查过程中,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96.88%(31/32)高于参照组78.13%(25/32),组间有差异(卡方=5.143,P<0.05)。本项调查中获取的结果显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基于MRI影像学技术的检查诊断,能获取准确有效结果,助力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干预,值得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加以普及运用。
结语:
在外科临床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MRI影像学检查诊断,相较为其实施CT影像学检查诊断,能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支持患者在临床中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干预,在病情逐渐缓解条件下,生存质量逐渐提升,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何健垣,陆伟润,刘亮.腰椎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技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6):114-115.
[2]李治孝.探讨分析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疾病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56-57.
[3]马兴睿.X线平片、双排螺旋CT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5):144-145.
论文作者:马振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