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散思维是由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来的,按照吉尔福特的见解,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多个思维指向、多个目标、多个起点、多个思维程式、多个思维结果组成的思维模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灵活性、多向性等特点,可以拓展思维空间,开辟思维道路。
流畅性。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念头。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最低层次的特征,它仅仅体现思维的数量,也就是把对某一问题用发散思维做出的答案的多少作为其高低。流畅性依赖一个人记忆信息和认知的多少,它反映一个人知识面的广博程度。
变通性。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要受到过去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式。而发散思维讲究随机应变,在思维发散受阻时,能迅速地从一个方面跳到另一个方面,不受各种心理定势影响,使之变通。变通性是发散性思维较高层次的特征,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去考虑答案,给思维带来一些新思路和新想法,通过不断变换方向,反复变通,找到新的发散方向,产生出新颖、独特的答案。
独特性。发散思维以流畅性为基础,以变通性为关键,但独特性却是核心,因为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立见解,即出乎别人意料的新颖巧妙,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使发散思维成为创造思维的关键成分。独特性是发散思维中最高层次的特性,它常常突破常规和经验的束缚。在发散思维中,答案凡是符合新颖、独特和稀有这三个条件,都可视为有独创性。
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即思路灵活机智,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考虑问题,不为定势左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智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智慧的“滑翔板”。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象丰富,有些好像是异想天开、奇谈怪论的东西,其实包含了可贵的发散思维。
多向性。多向性是指思维从发射点同时向四面八方发散,是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低级层次。人的思维辐射不拘泥于一个方向,应像灯泡一样可发散出无数条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思维纵横交错,形成丰富多彩的“意识之网”。对复杂的历史事物,其思维方向就是多向性的。在系统全面地回答问题时,单向思维会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思维不具有多向性,答案就不会完整。学生常犯的错误就是往往就其某一点,甚至是不太重要的一点,大加发挥,考试得分很低,原因就在于思维的单一性。
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散思维往往以直觉、灵感的形式出现,有时会突然冒出思维火花,转瞬即逝。教师应引导学生珍惜思维中的“一闪念”,使之发扬、扩大。在推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发散思维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1.跨学科多角度思考,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思维量。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针对学生思维顺向定势,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经常转换思维角度,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引导学生发表“奇谈怪论”,进行“异想天开”,跨学科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地去思考问题,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教师进行如下提问:第一步,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方面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步,从纵向的角度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第三步,思考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并从历史、政治、地理跨学科角度分析呈现此特点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步,从横向的角度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国际因素是什么?对同一史实,引导学生跨学科多角度思考,既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开放式问题,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流畅性。采用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要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来,不能迟疑,愈快表示愈流畅,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思维流畅性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可以拟出具有多种适当答案的题目去训练学生,旨在获取各种各样不同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只要一个正确答案。因为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维的多方向、多角度,结论的多样性,多种不同意见的并存性。例如,“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1)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2)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这个问题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两个或多个角度思考和阐述,教师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类似这样的问题思维空间很大,所受束缚极小,有利于思维流畅性的培养。
2.利用假设或变式,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又称思维的自由度,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包括改变思维方向和范围的能力。历史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式,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例如,讲述《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教师进行如下提问: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最后得出两个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时间,付出更大代价。这样既强化了基础知识,又促进了学生思维流畅性的发展。
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其发生发展也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因而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提出合理的假设,让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述《楚汉战争与西汉建立》时,可以假设项羽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结果会怎么样?项羽兵败垓下是不是历史的必然?有的学生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建立政权,也就是第二个秦始皇;有的学生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就不可能统一中国;再如,讲述《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时,假设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李自成有效地解决了吴三桂问题,吴三桂就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引导清军入关。假如清军不入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会不会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政权?经过发散争议,学生通过对明朝政治腐败、明末农民战争起义军策略及局限性、清朝政治、军事上的优势等方面的分析,认识到清军入关和清朝统一中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的假设,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3.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要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意即超越固定认知模式,以逻辑与非逻辑的思维巧妙结合,得出新论,它是独立思考创造出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例如,在讲述《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针对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教材认为它具有“反帝爱国”和“笼统排外”、“封建忠君”的多重性,那么其“笼统排外”、“封建忠君”的消极性如何认识呢?在此可以充实几则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是忠臣,待等逐尽洋人后,即当回转归山林。”(2)“团民仇教,合门惨戮,虽妇婴亦纵横数十刀。”(3)“拆铁路、拔电杆,旋再破坏大轮船。”通过上述材料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义和团本身存在有许多缺陷,如富有浓厚的封建忠君气息,表明革命的不彻底性;义和团灭洋的手段过激,连无辜的洋妇婴也不放过,显然带有过分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违背了国际法;义和团排斥先进文明,夜郎自大,具有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通过思维独特性的培养,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历史学习中的疑点比比皆是,对这些疑点如果平铺直叙,往往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若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上下贯通、左右联系,不断提出疑问,就可以培养发散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设计质疑性问题,训练思维的独特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敢问、善问是科学人才的基本品质之一,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史论多是通过间接方式获取的,加之时代的局限和史家的主观性,给质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敢于用新观点、新角度去发表自己的独创见解。例如,学习完两次世界大战后,学生提出:“世界大战促进科技的飞跃,人们追求和平与发展的观念的提升和完善,战争真的一无是处吗”、“中国的百团大战是否过早暴露了八路军的军事实力,在战略上是否有失误”、“如何正确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类似问题,这种思维让人感到惊喜。教师要注意挖掘、保护、引导,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4.摆脱习惯性束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受习惯性思维束缚。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要善于对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设计问题时应注意:(1)设问的角度要灵活。(2)问题要含有多个答案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寻找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3)问题具有迁移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和人的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和冒险性有关。而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这种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或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使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解答问题。该类问题能使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随问题的条件、角度的变化灵活地解答问题。其中反向思维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的重要途径,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精神,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历史实际。史学领域原来的一些观点或定论,在史学界还有争议,尚无定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提出新论。例如,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其措施不一定全部正确,“市易法”就超出了时代的许可,用行政力量控制物价不可行,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再如,关于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关于甲午战争中丁汝昌的过失,关于清朝末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评价,关于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评价等问题,都可以改变习惯思维,产生全新的见解。上述一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但作为发散思维的训练活动,它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品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开放发散思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逆向、反向、侧向思维对学生寻求新发现起重要作用,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中学历史教材的突出缺陷是只讲一种观点,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在历史教学中长期只强调基础知识,局限于单一思维和单向思维,定论于一般的常识和结论,使中学生很少有质疑、驳难、多解的机会,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长于接受而惰于探求的古典式思维素质和学习习惯,无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智力的波峰时期,他们自发的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想象力、思考力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在历史教学中引入一些学术空气,对历史上争论较大的问题,应介绍一些不同的观点,不能封口的就不勉强封口,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在中学生中逐渐树立学术争辩、探求多解的观念,养成变通、多向、独创的思维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施思维风暴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方向或多个方向探索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更顺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向更多的方向发散,更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鼓励多样性和首创性,创造百家争鸣的自由讨论气氛,培养学生能够提出独创性、新颖性的见解,消除学生在发现自己以及别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偏离常规以后感到的不安。例如,在讲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引导学生开放发散思考,从苏联、德国、西方国家、反法西斯国家、世界整体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评价,最后认识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具有多元性:
对苏联而言:利用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粉碎了西方国家反苏同盟的阴谋,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的攻击,消除了“祸水东引”的危险,赢得了备战时间。但是却中断了与西方民主国家建立反法西斯集体安全的努力,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放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警惕。
对德国而言:利用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它最害怕的英法苏反侵略联盟,避免了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为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最大的获利者。
对英法而言:其“祸水东引”的策略遭到初步挫折。
对反法西斯国家而言: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对世界整体而言: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德日法西斯反苏统一战线。但是苏联的“中立自保”在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教师加强自身创造素质的锻炼,不断改进教法,形成教学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