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宏华外国语学校 四川 广汉 618300)
【摘 要】 :从观摩一堂思品课感悟到:看似老生常谈的"谈话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各地均在探寻高效课堂模式的今天,也能在教师妙用的基础上发挥它打造高效课堂的功用。
【关键词】 谈话法 高效课堂 妙用 功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68-02
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到各类学校听了很多老师的思品课,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异彩纷呈,但是看着这些热热闹闹的课堂,我不得不想:什么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今年有幸在德阳听了黎老师上了一堂妙用"谈话法"的八年级思品课《顺境与逆境的双重变奏》,这让我对"谈话法"有了新的感悟,下面我想就如何妙用"谈话法"教学打造思品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妙用"谈话法"
"谈话法"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回答,所以,能否成功运用设问是谈话法成功的关键,下面我根据这堂思品课谈谈如何妙用"谈话法"。
1、充分做好课前预设
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施教者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妙用"谈话法"免不了要求教师预设很多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所以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至关重要。黎老师为了做好预设,不仅了解了本班学生的情况,还了解了该校一个顺境成功的实例:德阳高考状元马蕴瑶,通过高考状元的故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她身上我们看到成功必须具备哪些品质?"这个问题没有限制,所以很多学生就有话可说,这样的问题既没有完全照教材提问,也没有脱离教材,让学生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同时在学生发言后,黎教师有及时的点评和归纳,使课堂依然围绕教学预设进行。所以妙用谈话法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课前预设。
2、提问难易适度、意思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便于引起学生去积极思考,但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上来。例如:黎老师在和学生分析交流了顺境中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后提问:如若一个人在顺境中却不具备这些品质那会怎么样呢?又一个相对开放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热情,同时在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中黎老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一课堂生成为下一环节行为指导提供了依据。
3、问题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带有启发性,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问要服务于教学任务,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黎老师这堂课有四个教学环节,如何做到每一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呢?黎老师采用的是用一个个小问题引入和过渡。如:在和学生交流了什么是顺境后,黎老师提出问题:顺境是可贵的,那谁为我们创造了顺境呢?生活在顺境里你有何感受呢?从而成功过渡到顺境的作用。学生在老师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认识了顺境是把双刃剑,黎老师又提出问题:顺境会使人走向成功,也会使人走向失败,智慧的你会怎么做呢?教学就进入下一环节,"在顺境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黎老师没有一个"对不对?""是不是啊?""好不好啊?"这样意义不大的提问。
4、单元性小结、归纳
谈话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师要做出小结,充分肯定正确的回答,补充不全面之处,纠正错误的地方,并使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得到归纳和系统化。例如:黎老师在每一个学生发言后都会发一张卡片,除了是对学生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在最后环节,老师让学生在卡片上写出自己对父母、老师或朋友最感激的话,感谢他们给你创造的良好环境促进你的成长,这样就是最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指导的小结与归纳。
二、"谈话法"的功用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常用富有启发性的谈话进行教学,他主张教学要"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法,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求知识。再看黎老师的这堂课,笔者认为"谈话法"在思品教学中可以归纳出三个功用。
1、体现主体地位平等
我们一直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双方的主体地位是不对等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谈话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谈话的主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关注的是对问题的探讨和交流,而对方的身份则不会影响到谈话的内容,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这堂课上,师生是在平等、友好、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在一个个易答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促进课堂互动
谈话需要师生双方的参与。如果只有一方加入,则变成了单纯的"讲"和"听",而谈话式教学则可以增强双方的互动。师生双方只有认真倾听对方的内容,才能使发言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在这堂课中,黎老师几乎和每一个学生进行了对话和交流(每一个参与交流对话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准备的卡片,下课前老师进行了统计,没有卡片的学生只有两三个),既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又使学生上课更投入、更专注,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3、机动灵活
在谈话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对谈话的反应及时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时间。课堂中,黎老师在和学生一次次谈话中产生一次次不同的"课堂生成",看似学生要带着老师走,偏离教学的主题,但所有的"课堂生成"都在老师下一个问题转折中回归主题。这样既避免无谓地浪费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又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指导。
看似平淡无奇的"谈话法",既没有花样百出的形式,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讨论,但该老师用一个个小问题,一次次和不同学生的对话、交流,让所有听课教师和学生都感觉这堂课时间"太短"。能让学生感觉时间"太短"的课难道不是一堂真正的高效课?笔者认为这样妙用谈话法的课就是思品高效课堂。
论文作者:朱小静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顺境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妙用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