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会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社会舆论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社会舆论对人的思想行为影响的积极作用。社会舆论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指出方向,处于新环境中的人会因舆论的启迪和暗示作用而尽快适应环境。社会舆论可以加强正当行为的力量,在引导正当行为迅速发展的同时约束和制约非正当行为的发展变化。当社会舆论成为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共同遵守的习俗和准则时,可以自发、自觉地调整群体内的意见和行为,促进群体内协作精神的形成,增强群体凝聚力。
2.社会舆论对人的思想行为影响的消极作用。当社会舆论由少部分持错误观点的人操纵并利用宣传工具和大众媒介广泛渲染,就会导致更大的错误,如八九年的学潮一样。而且,当社会舆论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时,一部分持正确观点人就会受到舆论的压力和打击,使群众无法了解事实真象而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3.社会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影响。首先,社会舆论影响教育者行为的方式和内容变化。在社会舆论的影响制约下,教育者在实施自己的目标时,可以利用舆论的强大力量促进被教育者行为的转化。同时,教育者本身就处于复杂的社会舆论之中,其伴随舆论的变化发展,将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发展和提高。其次,社会舆论可以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环境的熟悉和适应。如大学校园内非正态舆论(“跳舞热”、“赌博热”、“下海热”等)会诱使一年级新生盲目追求并模仿,从而减弱了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且,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舆论,人是社会的人、他必须遵守群体内的舆论和各种规范,在舆论的暗示下,人会知道应该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在某种情况下社会舆论对人的作用效果超过了其它教育形式,它还影响着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的态度和选择,如社会舆论中的不利因素会影响教育过程的顺利实施等。
4.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舆论有着反作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舆论的导向。可以发挥其正面作用规范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使持不同意见的人减少,使负面舆论发生转移,从而有利于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发挥正确的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的监督功能,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舆论可以对社会权力进行制约,社会舆论这种群众意见的综合反映,存在于人们的言论和社会团体中,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等宣传工具,以及人们的言论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社会权力,防止社会权力被滥用来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或防止社会权力的运用偏离客观实际运动规律。社会舆论的监督为社会权力的运用增加了透明度,它可防止官僚主义的蔓延,也会促使领导尊重群众意见,自觉接受舆论的监督,成为人民公仆,完成人民的重托,及党和国家所给于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说,民意是权力决策的尺度,而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败现象的出现就是人类欲望(对权力、金钱、名誉等)膨胀超越一定社会规范的结果。在共同生活中,人的需要会呈现出不同层次,很多人渴望能处于优越性地位,拥有更多的财富、荣耀和权力,但如果这种欲望脱离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就会无限膨胀,此时人的权力就会使他把自己凌驾于社会规范之上。如果社会舆论对此作出强烈反映并予以曝光时,官僚主义者和腐败分子所依存的人际关系环境就会坍塌,欲望彻底受挫,心理就受到舆论的严重制约。当舆论监督功能约束了这些人的私欲膨胀并使之改过自新,则他们会再次受到舆论的欢迎,反之则会违犯党纪国法而身败名裂,此时,舆论起到了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舆论的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管理的引导上,它可以扩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引导自觉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使符合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针尽快深入民心,启迪更多的人民群众来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同破坏国家利益的坏人坏事作斗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它还可以控制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的增长,净化社会环境。通过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可以逐渐淘汰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以抑制消极因素的蔓延。用正面舆论去冲击负面舆论,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因为集体舆论的基础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在这种共同目标的启迪下,人与人之间不良关系得到改善,有利于政治民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的形成。而舆论的畅通,有利于政治民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增进政治权力运用的透明程度,有利于人民群众同党同呼吸、共存亡,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2.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力量,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文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是我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是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依据社会舆论对客观存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的不同,社会舆论可演化为正面舆论和负面舆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向背,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的宽松环境。首先,要发挥正面舆论的作用,正面舆论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是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在我国现阶段,主要体现为能全面准确地再现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存在,引导人们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环境。正面舆论是国家意志和民意高度成熟的统一,它的核心是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成果和进一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社会的正面内容应大力宣传传播,以形成一致的社会舆论,通过舆论的作用把正面内容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促使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以自觉地摒弃个体思想观念中落后的思想和不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观念。这种社会化的过程源于人类心理倾向于接受那些反复提示、暗示的现象,故我们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歌颂榜样、宣传榜样,以榜样的无穷力量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我们应以献身边疆、鞠躬尽瘁的孔繁森,以及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做人民公仆的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感染人们,约束人们的私欲的膨胀。要搞好党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我们必须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同时要用社会舆论的感召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除了发挥正面舆论的作用外,我们还应重视引导负面舆论的演化和过渡,负面舆论是与民意相反的共同意见,它充斥着片面、极端、虚妄的成份,并以虚张声势、哗众取宠、恫吓威慑的声势制造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气氛。负面舆论形成的心理基因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偏见性认识,人们往往盲目相信各种偏见并热心传播,从而形成更广泛、影响更大的意见;同时,有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以及西方某些竭力颠覆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人,为了蛊惑人心,煽动混乱,往往借助谣言来攻击社会主义。这些负面舆论往往是社会动荡的重大因素,特别是正面舆论受阻时,负面舆论呈现猖狂的趋势。故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掌握既有的传播工具,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等,最大限度地强化正面舆论的影响,压制和抵消负面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正面回答人民群众的疑问,利用正确舆论的力量,控制错误舆论的蔓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文环境,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