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船舶轮机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为研究对象,针对船舶轮机部中的油类和废气排放可造成部分可回收利用能源的浪费,以及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和不足,从环保节能的要求出发,根据污染物的种类、特性,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途径加以处理,并采用加热雾化、液化回收、多级循环、回收利用等措施来处理,并检测最终污染物排放后的指标,达到国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最新标准GB3552—201后即可排放,最终表明这种方法处理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船舶轮机;污染物排放;措施;优化设计
引言
船舶航行所泄漏和排放的油污对海洋的污染占海洋油污染总量45%-50%,这些油污融入到海洋中,会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食用类海产品的污染,从而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船舶轮机部污染物排放措施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主要从防污染设备、船体的结构功能和操作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
1.主要的船舶防污染操作
1.1油水分离器公约和法律法规要求,如排出物含油量不超过15×10-6(15 ppm),油份浓度计的报警功能应正常可靠,使用前应测试。在油水分离器装置使用过程中,主管轮机员应经常对该装置及系统的工作进行监视,同时取水样观察。装置使用结束后,应对整个油污水系统进行充分冲洗,以保持装置的良好技术状态。船舶停泊在港内、锚地禁止向舷外排放污水;但当含油污水危及机舱设备安全时,船长应向主管当局报告,按要求排放,或申请接收。三管轮应将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情况及时报告轮机长,由轮机长按油类记录簿记载要求真实地记录。
1.2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安装有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的船舶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则要求使用和管理,经过澄清法处理的污水最后进入消毒柜用含氯药品杀菌,然后排出舷外。在使用中,该装置不宜长期停用,不能将残渣排空,以保证装置的有效性。船舶航行中,生活污水可通过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向舷外排放。进港前,无生化处理装置的船舶要做好生活污水排放管系的转换,将生活污水排至蓄污柜,停止向舷外排放。
1.3船舶生活垃圾含有害或危险物质成分的垃圾和油污垃圾及塑料制品等垃圾,应与其他垃圾分开存放,以便船舶到港后办理接收。来自有疫情港口船舶的垃圾,应提前申请卫生检疫部门进行处理。船舶离港前,应将船舶垃圾处理干净。船舶的一切塑料制品垃圾严禁在任何水域扔弃,船舶应专设盛放塑料垃圾的箱子。含油固体垃圾的焚烧处理应记入垃圾记录簿。进行垃圾接收作业时,船方人员与接收方人员应密切配合,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垃圾散落入海。接收垃圾时,大副应通知大管轮做好机舱含油垃圾的接收并记入垃圾记录簿。
2船舶轮机部污染物排放措施的优化
2.1船舶轮机部的防污染设备
轮机是船舶航行、工作的动力装置,其中防污染设备主要负责处理船上的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其他设备工作产生的混有油污的污水和物质等。其中包括油水分离器、粪便柜及其他防污染工具等,是控制船舶航行工作产生污染的重要装置。船舶轮机部工作运行所产生的各种污染主要经由防污染设备的处理,再进行排放或回收再利用。为了使防污染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用,应对其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一定的优化,以达到以下要求:1、操作简单,对相应辅助工作要求少;2、污染一次处理彻底,效率高;3、以自动运行为主,对人力需求小;4、设备后期维护保养容易;5、设备体积小,节省船舶空间;6、成本低廉,经济环保。
以油水分离装置为例,油水分离可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进行,在船舶轮机部污染处理设备中,油水分离主要以物理方法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装置受到的压力、工作环境的温度、所处理油水混合物的含油量、管路的横截面积弯头多少等均会对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日常运行中,应严格依照相关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低压,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设备操作。为了解决管路带来的工作效率下降及设备损坏风险提高问题,可以采用电动的方法控制管路,并且使用相应的电磁三通阀。这样不光能提高控制的精准程度,还能节约成本,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在污染物的处理过程中,将每一步操作后分离出的可回收资源进行提取再利用,其他废物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一次处理未达到标准的污染物要进行二次处理,直至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染物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船舶污染物标准,所排放含油污水的浓度不应超过15/mg•L-1。对所排放的生活污水的浓度也有严格的要求,如其ph值应在6~8.5的范围内,悬浮物的浓度要低于35/mg•L-1。
2.2船体结构和功能的改进
基于船体结构方面的改进对轮机部污染物排放措施进行优化主要从对“装于上部法”的改进和设置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辅助舱室为出发点。“装于上部法”指油仓卸油后不经清洗便将压载水排入其中,依靠水油静置分层的自然原理,将油舱下部含油量低的水直接排放,其余的部分排入到油污仓,再重复此过程。该方法在恶劣天气及短途航行中适用性较差,原因是水油的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平稳的环境。根据要求,设置符合规定的清洁压载舱、专用压载舱等,也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船舶整体的设计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合理设置各区域的相对占比,使用的各部件设备的油、水使用情况、产生的废弃物情况等都要纳入到船舶整体设计的考量范围中去。
2.3完善船舶轮机部操作管理体系
船舶的正常航行工作离不开符合实际且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的制约和要求,对人员的活动、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及日常的维护保养进行规定,使得船舶的各项运行结果均满足相关行业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要求,是在进行船舶轮机部污染处理设备优化、船体优化、相关技术优化之后,保证各设备稳定有效的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现代经济的发展及运输行业的需求,使得我国在船舶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面对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对船舶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监管的力度。
排污设备的改进更新,需要具有更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的相关工作人员。就现有的人员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主动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设备的革新。此外,为了船舶轮机部污染处理技术及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加大对污染物排放措施优化研究的扶持力度。
一个完善的船舶管理体系除了对人员进行要求外,还应包括具体工作的操作流程及操作规范、日常的检查养护要求及人员管理制度等。同时,要对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其落实到实处。对于违规操作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相关的海洋、环保部门对船舶的排污情况要加强监管力度,扩大监管实施的范围,提高监管标准及惩罚力度。从多方面对船舶轮机部的排放措施进行优化。
3.总结
海洋运输成为了丰富各国商品结构,联系各国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在发展海洋运输业的同时,也要把优化船舶管理体系,改进船舶污染物排放措施当做重点工作内容。通过技术革新,将船舶航行对海洋造成的无污染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赵延华.船舶轮机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2):21-23.
[2]于晓龙,王紫阳,冉行耀.基于船舶轮机部污染物排放措施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7(11):130-132.
[3]王闰.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9):96-97.
论文作者:周宗强1,杨树森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船舶论文; 轮机论文; 设备论文; 垃圾论文; 装置论文; 污水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