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思维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体会论文_赵贵芬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目的:探究评判性思维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体会 方法:按照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采用评判性思维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高 结论:护理工作随着评判性思维的发展和应用已经由被动变为主动,护理人员已经开始主动寻找真相,为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也开始寻找更合理的护理方案,以便更好的为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服务。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64-01

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灵活的作用并假设、识别、选择问题及解决方法,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形式和合理的判断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称之为评判性思维[1]。从护理角度来看可以将评判性思维看做如何在在解决护理问题的同时并对其进行推理和反思的过程。大部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并没有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即“三多一少”症状,这些患者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但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经常会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这种糖尿病是继发于肝损害基础上形成的,在临床上这种症状称为肝型糖尿病。肝硬化与糖尿病二者共同出现在患者身上时,会出现较为复杂的病情、护理难度性的加大和治疗及较差的预后效果。针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各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2~ 76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9岁,有10例女性,15例男性;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0~77 岁左右,平均年龄为58岁,有9例女性,16例男性。这些患者经过血糖监测后发现都合并有糖尿病,空腹血糖≥7mmol/L。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年龄及病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按照消化内科护理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采用评判性思维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

1.2.1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医疗中包括护理,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在处理问题时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弱。为使得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可组织本科室的护理人员来对评判性思维的特点和概念等进行学习,并对评判性思维与护理决策、护理程序的关系进行分析。

1.2.2评判性心理干预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通过长期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来进行控制的慢性病,药物治疗时需要花费较多的费用,通常患者会有较重的心理负担,这时患者心理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在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时,还要在患者的情感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患者产生负面情绪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痛苦,并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关心。使得患者的精神压力得到减轻,治疗信心得到增强。

1.2.3评判性饮食干预 患者要兼顾饮食,肝硬化患者可食用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高热量的饮食,粗糙食物尽量避免;糖尿病患者摄入水果、蛋白质及葡萄糖时要尽量控制,为使得食物的吸收时间得到延缓患者可以多吃些纤维性食物。高纤维膳食是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应食用的饮食,患者尽量吃一些低糖食物,为防止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时需要细嚼慢咽[2]。

1.2.4评判性药物治疗护理 为防止肝硬化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肝硬化患者暂停口服降糖药,降血糖首选胰岛素:采用静脉营养滴注胰岛素的方式。食物在静滴后15min给予,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来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改变。对药物滴注的速度和使用顺序进行观察,还需要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低血糖会使得肝损害得到加重。在肝硬化治疗中使用利尿剂后,为防止出现低血钾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尿量进行记录[3]。

1.3 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可分为优、良、差。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且没有出现水肿、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心理负担为优;患者的心理问题随着相对应的护理后出现好转,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良;患者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和多种并发症为差。将优及良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卡方检验采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P<0.05,说明两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不如观察组高,比较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并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处理数据后,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评判性思维可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个性化的护理是评判性思维的主要表现。患者及其家属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提出高要求的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及服务质量,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选择在随着越来越复杂的护理环境也变得愈加复杂,护理人员探究问题时需要深入探究其本质,护理人员在面临复杂的选择时可以通过评判性思维来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反思重要思维及判断方法。深化整体护理理念和提高护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是培养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可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培养护士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护理水平、深化护理理念的重要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5]

【参考文献】

[1]李宁珍,杨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5:28(18):102.

[2]程元元.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转化医学,2014,35(2):371.

[3]]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8(1):5-6.

[4]李月娥.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19(6):614-615.

[5]钱丹霞.评判性思维在肝性脑病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3037-3038.

论文作者:赵贵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评判性思维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体会论文_赵贵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