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无锡运维分部,江苏无锡214101)
摘要:检修工作技术问题既有难度又比较复杂,同时又存在琐碎的制度问题,而做好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更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要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设备检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好检修才可能将安全问题降低到最低限度。本文作者根据目前工作的实际技术管理经验,对变电检修过程和管理做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供电公司;检修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变电检修工作需要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并采取一些措施优化变电检修工作争取做到促进电力企业的平稳发展。变电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既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技术,还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定条件。因此电力系统的运行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变电检修则是电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推动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
1变电检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1.1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缺少能动性
大多数电力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事变电检修工作,但对变电检修工作普遍存在认识不全面、重视程度低的现象,对于变电检修工作的内容没有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致使电力人员质量意识略显不足,在变电检修工作中不认真,没有做到关于检修情况的详细记录。变电检修工作中记录的数据不准确,容易对今后的电力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变电检修的记录工作可以为今后电力企业电网的调整和设备的运行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保证工作调整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1.2电力企业设备的超负荷运行
在部分较早时期投运的变电站中,使用的仍是变电站初次投运时较早型号的电力设备,严重不符合当今电力系统发展所需要承受的电力负荷,设备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超负荷问题。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导致变电设备的技改工作不能及时进行,造成部分老旧设备仍然在超负荷运行。如果老旧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必然使维护的工作量加大,与此同时也会增加设备的维护及检修费用负担,长此以往,就会超过预期更换设备的经费,得不偿失。同时老旧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也会带来相应的安全问题,令电网的运行受到限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要的检修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2预防性集中维修方式
变电检修的方式是指导变电工作开展的前提,可以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在检修的过程要找到自己工作的方式,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应明确变电检修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检修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2.1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主要指的是设备维修人员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以及试验相互综合的方法,综合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的方式,获得一定数量级的实际运行状态,然后在根据这种状态来决策具体的检修,从而实现检修的高效性,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2定期检修
当电网企业规模较小,设备较少时而且设备质量大抵相同时,则可以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和或累积一定的操作次数之后进行一次检修,这种检修模式具有一定的效果,那就是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的稳定性,防患于未然,但是这种定期检修的模式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会出现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不合适较大规模的电网公司的预防式的维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基于可靠性的维修
状态维修模式主要基于每一个电网设备的状态进行维修,而基于可靠性的维修则是将整个电网系统融入一体,通过综合评价和检测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比如评测设备的安全系数和故障风险,以及检修成本从而进行预防性的维修。
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状态检修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且设备的运行也具有最大的可靠性,状态维修的关键就在于对状态维修的全过程的管理,但是由于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不可控性和不稳定性,所以通过状态检修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定期淘汰一些性能落后和安全隐患严重的设备,加速变电设备折旧来提升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对于一些非主要的设备可以施行状态检修,依靠全面的检测手段并预测其后的运行效果,并对其施行具体的预防性检修。
2.4对于输变电设备
我国变电检修策略普遍使用了以状态维修为主,诊断维修为辅的检修模式,这种模式是集合检修和运行管理为一体的检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传统的检修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将维修部门一分为二分离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其中变电检修和运行管理分属两个部门,并对传统的维修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并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实现修就一定要修好,电检维修的责任就是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以及一次电气设备及二次电气设备的修试及消缺工作,并全面负责对一次和二次电气设备的状态评价工作。在促进电力公司的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升的同时,建立全新的检修观念,同时逐步淘汰一些质量差或运行时间过长的设备,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安全性的提升。
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会随着电力系统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比如运行的条件和环境以及设备型号的改变以及可靠性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纯计划性的检修完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经济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发展,这种旧式的纯计划式的检修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符合当前电力公司在经济成本、企业效益上的需求,因此时代的电力企业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打破旧式的观念的限制,打破纯计划检修模式下的约束,从而全面引入状态维修模式,并积极开展预防性的维修,将故障检修转变成以预防为主,事后维修服务模式,同时制定一系列完善状态维修的制度,加强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更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变电检修过程中必要的应对措施
3.1提高员工对电力设备安全的重视
电力系统中的很多问题都出现在变电检修人员身上,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是对变电检修工作的不认真,忽略了检修作业时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可从以下方面提高变电检修人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第一,在电力企业中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培训及教育,通过各种案例组织教育活动,让电力企业中的检修人员在进行变电检修过程中对安全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二,可以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管理。例如,在电力企业中可以制定奖励和惩罚的制度,对于重视安全问题、重视生命财产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违反操作规章、忽视安全问题的员工进行惩罚,以制度来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3.2组织变电检修人员的技能培训
变电检修工作本来就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加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电力企业中的变电检修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中的变电检修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变电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有利于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因此电力企业应多组织变电检修专业人才进行培训。例如,电力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班,让检修人员了解变电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力企业中新老员工的互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老员工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互动,新员工又增长了实际经验。
4结语
维修体制的改革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改革内容,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升设备的完好率就能够有效的提神企业的经营成果,而预防性检修显然更具有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电力公司广为使用的检修技术,也是企业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规范检修作业,做好现场检修中悬挂接地线的管理和检修质量管理,加强现场巡查,实现各个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电检修的,实现配变规范化,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而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建明,张黎明,佘宇东.变电检修的“三控”目标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1)
[2]马野.浅谈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1(8)
[3]何承永.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讨[J].农村电气化,2010(12)
[4]何植成.浅析实施变电检修的有效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3)
论文作者:顾登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状态论文; 电网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