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缙云县天然气有限公司 浙江省丽水市 321400;
2.江苏北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溧阳市 213300
摘要:危险化学品即为危化品,其在具体的运用中,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在具体的使用、运输和存储中,可受到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的影响,造成安全隐患发生。故此,为提高危化品的安全系数,需要实施有效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从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对危化品的控制。文章对其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阐述,旨意降低得危化品的风险,保障危化品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内容,具体的管理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如果安全管理的效果不佳,甚至管理不够全面的问题,则容易的导致安全隐患。再加上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容易带来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亟需改善。基于此,本文对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展开研究,分析具体危化品引起事故的成因,再提出具体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意义
危化品是指可以对人体、环境等带来伤害、损害等不良作用的化学药品、试剂和原料等。其中,主要以化工企业涉及危化品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安全风险也最大。如果危化品在运输、存储等过程中,未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则会使得危化品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可能会带来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故此,在具体的危化品利用、存储和运输等过程中,需要展开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这也说明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是规避风险,保障效益的基础。应用结合危化品的实际情况,择取适宜的管理模式,综合推动危化品的安全系数,降低风险。
2危化品引起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危化品的安全风险较大,为提高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效果,需增强对危化品的研究,注意对其引起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为具体事故发生预防提供帮助,详细分析如下。
2.1危化品本身的不安全状态
结合当前常见的危化品,从危化品原材料展开发现,其原材料具有明显的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使得危化品在存储和运输中,成为事故的高发原因。一旦纰漏发生就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产生。同时,外界温度低、压力等因素,也可以成为危化品事故发生的导火线。加上危化品本身的不安全特性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危化品的安全事故发生。
2.2不安全行为所致问题
危化品在具体的生产、使用和存储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也会造成危化品的安全事故产生。如果具体的危化品生产中,没有按照危化品的规范展开生产,会造成风险产生。如果,具体的危化品存储和运输中,未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防护,导致危化品出现泄漏等问题,会造成安全隐患。究其根本不安全行为所致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危化品的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掌握不够全面,则可能会使得一些细节问题不能得到控制,进而造成安全问题产生。为实现对不安全的行为的控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对危化品的控制与管理。
2.3管理不足所致的问题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且管理较为复杂。这样的基本因素,使得管理无法达到面面俱到,这样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甚至造成危险品的安全问题。此外,具体的危化品管理中,需要配合完善的制度保障,如果具体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效果不够理想,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这些问题的综合作用,便会对危化品的管理造成影响,进而造成严重的危化品安全问题。为实现管理方面的不足,需要从责任、制度等多个方向为切入点,实现管理与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措施
针对上述几点危化品的安全问题,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保障安全管理的工作的改进与强化,进而综合推动危化品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详细措施如下。
3.1构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实现对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效果。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入手,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先强化对危化品的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危化品的基本特性,制定相应的生产规范和管理规范,配合法律体系。完成对危化品分类制度、标签、标志和安全技术说明等标准,并逐渐与国际标准相结合。注意对危化品源头到废弃物的全程监控,建立新危化品登记、分类鉴别、登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承担分和技术分析,从而综合降低安全风险。此外,鉴于危化品本身的状态问题,在具体的危化品存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原材料的控制,在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前提下,给予对应的处置方案,进而综合提高管理水平。
3.2注意对危化品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不安全行为的存在,对危化品的安全风险具有直接影响。尽管危化品的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随机性,但也是有迹可循,需要加强对不安全行为的研究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明确具体操作准确则,继而减少不安全操作行为带来的安全风险。由于人员是实现危化品利用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危化品的相关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增强操作人员对危化品的理解,借助专业化的培训手段,促进相关操作人员,能够理解危化品的具体分类鉴别,清晰危险品的废弃处理方式和安全规程,明确危化品的具体使用规程。从而减少具体不良操作引起的安全隐患。此外,需要注意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安全管理的意义,从而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降低安全隐患。应注意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保障操作人员具备优秀的安全责任感。
3.3完善危化品管理安全制度
配合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实现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安全管理策略落实不够彻底的情况,需要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从激励机制入手,将具体的安全策略落实效果作为考核的基础,展开具体的管理工作,进而增强策略的执行效果。再清晰具体的危化品安全责任,建立危化品安全责任制度,具体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由个人承担责任,从而使得全员安全意识得到增强,能够切实配合安全管理执行,保障安全管理的整体得效果。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研究,对具体危化品种类和特性进行研究,制定综合的管理方案,注意细节问题的干扰,实现精细化安全管理,从而逐渐完善安全管理水平。为降低危化品隐患的进一步扩大,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预先制定应急方案,当问题发生后,确保实现快速反应,将危害控制到最小。
3.4加大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投入
为提高危化品安全管理效果,在基本人员、制度和规范的支持下,还需要确保安全管理的物资保障。故此,需要极大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适当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技术,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如引入在线监控系统,配合各项传感器,对危化品的存储环境和存储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出现异常,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报警,进而有效降低事故的蔓延,从而提高危化品的安全系数。
结束语
本文展开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先对具体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意义展开分析,研究具体危化品安全事故的成因,明确危化品本身风险、不安全操作风险和管理不足等问题。再结合这几点问题,提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规范操作、强化培训、制定完善制度和加大资金投入等几点强化措施,从而积极推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控制风险的发生,确保危化品的利用、存储和生产等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浅议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道路交通管理,2016(10):18-19.
[2]何泽钦. 危化品安全管理与后果分析[J]. 科学家,2017,5(12):46-46.
[3]李君伟. 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现状探究[J]. 工程技术,2016(10):00201-00201.
论文作者:柴荣旺1,张超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不安全论文; 风险论文; 操作论文; 效果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