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方向论文,体育赛事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6-03-25 文章编号:1001-747X(2016)04-0390-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051 DOI: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16.04.002 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战略正在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走进大众视野和国际视角。作为当前社会热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工学、理学、历史学、旅游学,甚至体育、文学和艺术也在其中。2015-03-28,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3],其中在合作重点第5点“民心相通”中专门提到“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而有关体育赛事的举办本身也日趋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有力举措。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指出“要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举办汽车拉力赛、越野赛等体育竞赛活动”。2015-10-20,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5],在《若干意见》主要任务之一的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中特别指出“推动专业赛事发展,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精品赛事”。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赛事率先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体育赛事与“一带一路”结合,体现了“民心相通”等战略要点。最早在体育赛事中体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就特别强调:以“兰州国际马拉松”为载体,联合“丝绸之路”沿线马拉松举办城市结成合作赛事联盟,在“兰马”主会场开办“一带一路”马拉松城市联展,开展各参与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文、旅游推介等主题展示活动,逐步将“兰马”打造成首个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用跑步传递友谊,以体育连接世界”的马拉松赛事[6]。随后,一系列体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体育赛事陆续开展并极大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打开了“‘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新局面。 1 “一带一路”相关体育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 925篇“一带一路”文献做定量分析和学科统计。由表1可知,当前,“一带一路”文献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而像体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献极少。“一带一路”相关体育研究仅有2篇新闻报道,没有学术论文发表。第1篇文献是任悦、苏龙发表在2015-07-20《中国体育报》第1版的《内蒙古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论坛》[7]。该文主要报道了以“振兴足球久久为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发展,并对青少年足球“1+5+N”合作发展模式,以及国际青少年足球发展经验进行了交流。第2篇是中国体育报记者王辉在2015-11-20《中国体育报》第6版体育市场栏目发表的题为《户外赛事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8]。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今世缘2015中国淮安·丝绸之路户外运动挑战赛在江苏省淮安市白马湖景区落下帷幕,丝绸之路户外运动挑战赛取得圆满成功。在统计的“一带一路”8 925篇文献中,体育学科仅有2篇,而且都是新闻报道,这里面既有研究时长的局限,也显示了有关体育方面“一带一路”研究的薄弱。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533297794d0fdba830bae66c.jpg)
2 “一带一路”与体育赛事的关系 从唯物辩证法视角思考“一带一路”与体育赛事二者的关系,“一带一路”与体育赛事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整体,体育赛事是“一带一路”战略民心相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同时也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赛事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实施急需体育赛事牵线搭桥。 2.1 解读政府文件《愿景与行动》 《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是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文件中在“五通”之中的“民心相通”中专门提到“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虽然只有简短的26个字,但却指出了“一带一路”与体育赛事二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这也是研究的重要支撑。 2.2 体育赛事在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价值 民心相通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重要的社会根基。也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之后,其他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和发展。而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离不开社会文化交流,其中体育赛事是重要手段。 (1)体育赛事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将会得到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是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进程中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同时举办赛事对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将会得到地方政府人财物,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 (2)体育赛事在连接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方面具有潜移默化之功效。体育赛事是体育文化交流的积极表现形式,也是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文化交流又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绿色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3)赛事举办条件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我国已经成功举办过众多国际大型赛事和国际单项比赛,拥有比较丰富的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经验,同时也留下了大批体育场馆和设施。我国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适宜举办赛事。 (4)历史上有过以赛事为载体、服务政治需要的成功案例。在中国现代史上,为了打破与美国僵硬的大国关系,20世纪70年代曾出现轰动一时的“乒乓外交”并取得丰硕成果。在世界体育史上,友好运动会被传为一段佳话并为后世注目。20世纪80年代“冷战”时期,出于加深相互理解和促进世界和平的愿望,曾举办一个重体育交流且无政治因素的友好运动会[9]。 2.3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时效性特征 (1)“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现实困境急需举办体育赛事化解危机。现如今,“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实施遇到诸多不便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全局性挑战、地区国家政局动荡蕴藏的潜在风险、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造成的常态化威胁、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掣肘与阻碍、境外反华势力与当地非法组织的干扰破坏、大国军事存在构成的常态化威胁、内外因素复杂互动带来的经贸投资运营风险等[10-13]。虽然“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无数挑战和压力,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正逢其时,“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实施急需体育赛事牵线搭桥。举办体育赛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人文交流活动,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积极手段。正所谓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推动事有成。 (2)“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的意义及作用。建设“一带一路”须文化先行,以鼎盛人文联通“一带一路”[14-16]。文化搭台,经济也要唱戏,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一带一路”并没有忽略文化,而恰恰在很多方面是文化先行。体育赛事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体育赛事最显著的特征是牵线搭桥,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对国内来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不仅是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有利于促进举办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文化的繁荣,对改善当地民生和提高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指数都有积极意义。近期,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举办和申办“一带一路”相关体育赛事。对沿线国家来讲,最直接的作用和意义是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竞技水平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务实合作并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3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现状分析 3.1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现状 自《愿景与行动》出台后,有关体育赛事的举办呈现出与“一带一路”的融合现象,但毕竟时间不足一年,从相关赛事数量而言并不是很多。一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逐步认识和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赛事筹备本身也有一定的实践过程。“一带一路”背景下相关赛事如表2,其中时间上最早与“一带一路”相结合的是兰州国际马拉松,无论是从赛事筹备还是赛事宗旨上都体现“一带一路”特征,这在国内体育赛事中尚属先例;体现“一带一路”主旨最直接的是丝绸之路越野拉力赛,无论是赛事主题的选择还是赛事路线的安排上都密切结合“丝绸之路”;最有社会影响力当属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尤其是在赛事规模和赛事规格,以及参赛国家和运动员方面都极具影响力。 3.2 现有“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局限性 3.2.1 深入融合不够 现有体育赛事其局限性之一是深入融合不够。现有体育赛事与“一带一路”战略只是简简单单的嫁接,并没有从深层次上挖掘赛事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也没有做到从本质上去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赛事活动和赛程安排还是按照原来的老路,没有真正把“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思想融入其中。丝绸之路·华山杯足球锦标赛及2015丝绸之路越野拉力赛,其赛事内容、赛程安排就与“一带一路”关系甚微,只是在赛事名称上冠以“一带一路”的字眼,其比赛内容和形式与以往比赛无异。 3.2.2 总体数量有限 到目前为止,有关“一带一路”的体育赛事屈指可数,总体数量有限。现如今,我国已经形成“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的局面,体育赛事正在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但是现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赛事不足10次,仅占其中的极少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赛事数量有限,一方面是《愿景与行动》出台的时间还较短,赛事与“一带一路”的结合还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我国依旧以常规赛事为主,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联系的赛事还没有完全开展。
![](/public/uploads/article/2019/12/19/ebd6ed36c2ee12d382297ba0.jpg)
3.2.3 影响力有待提升 现有“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局限性还表现在赛事影响力有待提升。在统计的赛事中,仅青海环湖赛和兰州马拉松稍有名气,其他的赛事影响力不足。无论是从参赛国家、运动员方面,还是从赛事规模、规格方面,现有“一带一路”赛事的影响力都还有待提升。2015-08在陕西渭南举办的中国足协渭南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其参赛国家仅有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是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蒙古,参赛运动员皆为本国国家队U-16成员。类似的赛事还有很多,总之,赛事规模和赛事影响力都还有待提升。 3.3 现有“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异同 3.3.1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相同点 (1)体育赛事召开的背景和主旨大致相同。现有体育赛事都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组织开展的,其主旨是全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2)赛事邀请对象不谋而合,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这与以往的体育赛事截然不同,今年的体育赛事在参赛队员上有了很大的调整,赛事主要邀请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与代表队。 (3)赛事的承办和运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的甚至举全城之力。政府支持力度和人们参与积极性之高是以前体育赛事不常见到的。在今年,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之后,体育赛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们的广泛参与。 (4)赛事成效显著,社会反响良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现有体育赛事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推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和往来,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起到了铺路搭桥的功效。青海环湖赛及兰州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就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的地方地域特色。自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我国举办的“一带一路”体育赛事都在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此外,体育赛事还充分发挥地方民族民俗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3.3.2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不同点 (1)在赛事支持力度和广度方面存在差异。2015中国淮安·丝绸之路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是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户外运动赛事,不仅得到了淮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淮安市民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得到了联合国陆海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的鼎力支持,这在淮安市组织的所有活动中属于首次。而其他地方的体育赛事资助方面没有这样的表述。今后的体育赛事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在赛事举办城市方面存在不同。有的体育赛事是一个城市和地区举办的,有的则是由多个城市和地区合作举办的,在赛事举办城市方面存在明显不同。2015兰州国际马拉松和第2届中国盐城沿海湿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及丝绸之路·华山杯中国足协渭南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都是由一个城市举办的,而像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则是由3个省市联合承办的。通过实践得知,在今后的赛事举办中要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以便扩大赛事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3)赛事路线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在山东青岛举办的2015第7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海洋节就充分发挥地方靠近海洋及青岛作为“休闲之都”的特色。2015年环青海湖赛在线路安排上紧密契合“一带一路”战略思路,环湖赛途经地基本都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使得赛事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2015中国淮安·丝绸之路户外运动挑战赛,就是让参与者体验“梦幻西游跑、筑梦里运河、追梦洪泽堰、圆梦白马湖”。 (4)在赛事申办上,“一带”居多、“一路”偏少。现有的赛事主要是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开展的赛事活动明显偏少。在已经统计的7个赛事之中,仅仅只有2015第7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海洋节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开展,其他6个皆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举办的体育赛事。在今后的赛事举办上要侧重考虑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和框架。 4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未来发展方向 4.1 紧扣“一带一路”战略,突出“一带一路”的宗旨和思想 在今后的赛事申办和举办上要紧扣“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号召,以及策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成果。在赛事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突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宗旨和思想。借助体育赛事全方位推进文化先行策略,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作为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4.2 保持现有赛事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 现有赛事有诸多优良传统,如具有明显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的地方地域特色等内容。在今后的体育赛事申办和举办上还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正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7-19]。鲜明的地域性是增加赛事吸引力和关注度的关键,要加大对此方面的开发。此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体育赛事还应该挖掘和打造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民心相通的关键所在,而民心相通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4.3 增加以“一路”为背景和题材的赛事,将体育赛事常态化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举办的赛事偏少,这样不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两个翅膀,二者缺一不可。“一带”和“一路”是一个整体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的联系,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今后的赛事举办和申办中,增加以“一路”为背景和题材的赛事。同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体育赛事应该常态化,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4 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注重产权保护和开发 现如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体育赛事都在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各具地方特色的赛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现象和趋势,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但是我国一直不是很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而相关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不尽完善,因此,在今后的赛事中,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驾护航。 4.5 赛事举办地点和举办城市应该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举办的体育赛事地点和举办城市多在国内,鲜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的赛事。赛事举办地点和举办城市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和大趋势。毕竟在国内举办大量“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不利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及人文交流。长期在中国举办“一带一路”相关赛事也会逐渐丧失吸引力和关注度,应该将眼光放长远,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文化交流,鼓励和支持沿线国家、地区申办和举办赛事。 5 “一带一路”体育赛事互通策略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联互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20-21],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体育赛事互联互通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和地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是万万不可行的。如今,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联互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要把握时势,因势利导,抢抓机遇。面临困难和挑战决不退缩,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联互通的主要策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赛事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积极引导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联互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体育赛事试点工作,推行“一国一赛”模式,打造不拘一格的异国风情赛事品牌;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赛事的资金投入和赛事基地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体育赛事互联互通推进;加强体育赛事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文化智库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赛事互联互通保驾护航;重视新型媒体的宣传营销,打造“互联网+赛事”平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联互通扫清障碍。
标签:丝绸之路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一带一路倡议”体育项目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_丝绸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