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武汉 4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被充分运用于建筑业当中,并且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提高了整个建筑行业的效率,促进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建设更加需要创新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进步给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文就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建筑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传统的粗放型建筑耗费的资源较多,且极易造成大量的施工污染。相对于普通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对此,有必要深入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对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的有效缩短和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
1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征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化流程,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其施工流程能够更加的精细化、全面化。促进建筑设计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2)精细化成本,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能够将设计成果作为构建在生产和加工中的凭据,一般情况下,预制构件不同拆分方案在相同的装配率的基础上所投入的成本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因此,科学的建筑方案对其成本的控制也应当要更加的精确;(3)一体化配合,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够对设计的成果进行优化处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个专业和构配件厂家的积极配合,从而实现相关组织工作和预制构件之间的一体化管理;(4)模数化设计,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能够对建筑、部品以及构建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然后采取建筑模数对其进行控制,并将模数化转变为模块化组合,从而使得建筑设计更加的标准化;(5)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的功能、几何信息采取数字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管理。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2.1规划设计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对其住宅单元进行规划设计,要对各项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诸如住宅单元间距、退线以及通风采光等进行有效满足。在此基础上,对套型模块相应的组合规划设计实施科学优化和合理选用。要秉承经济合理,并确保安全的原则开展施工,并提前考虑和统筹策划施工组织的具体开展流程,确保各道施工工序链接的有效性,有效保障施工效率。在实际施工中,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要将预制构件运送至吊塔相应的覆盖范围内。这就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预制构件的运输通道进行科学设置。在临时堆场上对各类预制构件进行临时堆放,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置预制构件的实际堆放面积和具体堆放位置,并适当选择吊塔吨位及其大致位置,并依据施工方案,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吊塔位置进行最终确定。通过上述措施,增强对预制构件运输这一环节控制的精确性,有效提升施工场地实际使用率,增强施工组织工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2预制构件的设计要点
预制构件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构件的质量越高,建筑的质量就越高。对于预制构件的设计也要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同时也要减少构件的类别,使构件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建筑总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构件的制造也需要斟酌运输的实力,生产出的构件应便捷易运输,减少运输成本。建筑各结构的设计要合理,首先承重墙的设计要充分保证其减震效果和其他墙体的连接牢固。其次,对于诸如卫生间之类的建筑设计,一定要提高墙体的防水质量。另外,建筑中各个连接节点、空调、电路的位置要合理,尽量减少位置错误带来的隐患。最后,建筑设计要留出取暖设施的位置,将房间内插座、电路箱等构件尽量隐藏起来,保证各构件的灵活性。
2.3平面设计要点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时,设计人员应遵循其模数协调性原则。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将模块的尺寸和种类与工程的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完善,使住宅内部所使用的预制构件和装修元素更加标准化、系列化并可以实现构件的通用,对应用型技术进行不断的强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并可以减低工程成本。在进行布局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先对建筑的大空间进行布局,应对承重墙、管井等的位置进程科学合理的设置,使空间内部结构布局功能性更强。
2.4立面设计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套型组合需要采取模块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来进行立面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预制外墙板则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饰面材料来实现色彩和纹理的变化。而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大空间,则可以采取墙体组建的不同来实现组合,实现建筑的立面效果,从而使得建筑的大空间更加的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构件中则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组件、外装饰组件、阳台。空调板以及门窗等,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外部组件装饰效果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外观设计中的多样化的立面效果。对于外门窗设计,则可以在满足基本的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对窗口的大小、比例以及窗框的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2.5装修设计要点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内部装修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建筑与装修部件的一体化,并根据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标准来对部件进行设计以保证其达到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安全合理的目标。此外应建立集成化产品使用体系,在对构件进行成套化供应时应保证其可以符合相关标准。
2.6专业协同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规模和具体布局要有效满足抗震设计的各项要求。要遵循“多组合、少规格”以及“简化连接”等原则对预制构件进行设计。应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对各类垂直构件,诸如承重墙、柱等进行连接,应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将门窗洞对齐排列,并避免采用转角窗。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对公共区域相应的垂直管井的具体空间位置、实际大小以及共享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尽量将垂直管井设置在检修便捷的相关位置。应秉承相对集中原则对横向管线进行设置,并有效减少交叉。在公共区域相应的管井内部,对供暖系统各类控制部件,诸如控制阀等进行设置,对于室内采暖管道,要对之实施独立循环的设置。若客厅、卧室等空间对分体型空调设备进行使用,要对相应的安装位置进行预留,并对预埋件进行设置,对空调各类设备以及空气管的具体位置和相应方向进行确定,对排风管道的具体位置和实际大小进行确定,对配电箱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另外,对预制构件进行设计,要对各类接口以及插座的具体安装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并在预制墙体上对插座、连接线路以及开关等进行预留埋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当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发展。另外,还需要积极的协调各项资源,以此来优化。
参考文献:
[1]樊则森.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J].住宅产业,2015(8):56-60.
[2]何祖鑫.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129-130.
[3]刘晓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33-75.
[4]李建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99+233.
论文作者:刘志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要点论文; 构件论文; 位置论文; 管井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