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看资源的界定_定义域论文

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看资源的界定_定义域论文

从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看资源的定义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义域论文,人类社会论文,资源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中图法》 G305

何谓“资源”,对人类而言意谓着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这种能量或物质对于满足人类生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娱乐的需要都是必不可少的[1]。然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紧密联系,并不断变化。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定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定义,不可能包括动态发展中的事物的全部与未来。对资源的上述定义只是概括地揭示出“资源”的内涵,并没有指出它的外延,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更不可能预示出它的未来,因而,这一定义是不完全的。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无疑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在今天,资源与科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愈来愈被人们普遍共识,它们各自为一体系却彼此相互制约、密切勾通,在社会发展的某种水平上随时维系着平衡。当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时,都会影响着资源系统内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首先改变着资源的定义域。资源这一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定义域在不断拓宽、拓深。

从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第四纪之初开始有人类至今的二三百万年间,最初的科学技术萌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生产力的,而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达到相当的水平才逐渐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萌芽期的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没有什么独立发展,更谈不上学科体系,人类凭着经验进行生产,用积累的经验结合生产需要改进着工具,推动着社会发展。早期的科学技术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所有的学科都与农业有关。随着人类社会部门分工各种行业的出现,各门科学相继问世。人类史中科学技术的蓬勃期要首推15世纪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发现,随之应用力学的出现带动出了一大批学科,形成了新兴学科群。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牵引力,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以牛顿三大定律的产生年代为分水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与资源的关系。牛顿定律出现前划为农业社会;之后划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下简述各社会中资源的定义域。

1 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包括了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在农业社会中,人类赖以为生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农业。土地、农耕工具和耕作方式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其中农耕工具和耕作方式代表着相应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状态与水平,耕地工具所用的材料又是时代的标志,按其发展先后分为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

1.1 石器时代资源的定义域

石器时代在人类社会中历时最长,约从170×10[4]年前有人类出现至公元前21世纪,历经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从使用原始的石器、骨器采集植物、狩猎渔兽,发展到用新石器、木棒进行刀耕火种的撂荒原始农业,相继出现原始驯养牧业、原始手工编织与制陶业。50×10[4]年前的摩擦取火和公元前21世纪文字的出现是石器时代人类史上科学技术初级形态的萌芽。另外,从我国发现的古文化人类遗址大多在气候温和、易于耕耘的河流台地上,说明先民们已有了某些初步的地学知识。新石器后期我国先民已会用自身活动增加天然产物,驯化出了至今全世界人类一直为食的粟、黍、稻、麦、豆等。但是,人类在这一时期对大自然的许多物质与现象处于未知状态,所有的生产技能与工艺只是劳动经验的积累,与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着,靠对大自然的直觉感受能动地改造着自然,没有什么观念形态意识,更谈不上科学技术与资源意识。自然界的少量资源被人类以极其原始的方式加以利用。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界处于崇拜阶段,对动植物的崇拜与迷信发展为图腾,甚至对有些资源抱以防范、恐惧的心理。

1.2 青铜器时代资源的定义域

青铜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相当于我国的夏、商、西周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之间。在东方,我国已在冶炼技术上发展到相当水平,能铸造出精美的青铜器皿,如出土的殷代晚期的司母戊大鼎重达875kg[2],农业生产工具已用青铜铲、青铜锄,并以锄耕休闲耕作制代替了撂荒制;普遍以狗为祭祀和殉葬品使家畜养殖业得到了发展;天文、物候、历法用于农业生产中孕育了古天象学。商代已有几何雏形和数学运算,并有专门人员用卜筮的方法决定国家大事、从事艺术活动、医治疾病等;把世界看成由水、火、木、金、土五行构成,运用阴阳两性的认识解释自然现象。在西方,采用园艺耕作形式使农业与牧畜分开;家庭手工业遍于各国;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这一阶段上工业活动方面的成就中,特别重要的有两种:第一是织机;第二是矿石的熔炼与金属的加工。铜、锡及两者的合金——青铜,都是重要的金属。”[3]由于采矿和冶炼技术出现,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与利用已从农业、渔猎、驯养、利用土地及动植物资源扩大到地下矿产资源。

这一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界处于求索之中,已从原始社会的愚昧中解放出来,力求对世界的本原、自然现象及变化原因作出解释,从观察入手,进行思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的萌芽。但由于科学技术没有发展到能正确解释自然、指导生产的水平,对自然界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所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有限的,处于启蒙与萌动阶段。

1.3 铁器时代资源的定义域

公元前7世纪末冶铁术的发明使人类的文明进程加快了一大步,我国从春秋战国在农业上用铁器一直延续至今。铁犁使深翻土地成为可能,农业生产实行了深耕细作、条播垄作的连耕制,加之施肥灌溉,土、水、肥三结合。先农们掌握自然规律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的农业技术,保持水土、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商业贸易的出现使我国以种植业为主手工业为辅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个体经济日益强大起来,生产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a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西方古希腊、罗马帝国也开始使用铁器,农业生产以庄园主为首实行农林牧混合轮换的二田制与三田制,采用不施肥灌溉的粗放经营方式。古希腊的航海使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获得发展。但同宗教神学统治的结果使西方文化与科学技术停滞不前。东方阿拉伯和中亚地区的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走在了前头,最显著的就是中国。

我国当时的科技结合农业生产的实践,在诸多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数学、医学、生物学、水利学、建筑学、农学、地学及纺织、铸造都给后人留有光辉论著,如《易经》、《诗经》、《尔雅》、《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考工记》、《本草纲目》、《农桑辑要》、《桐谱》、《茶经》等。特别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与印刷术得以使中国的科学技术传入欧洲,为15世纪的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外因条件。

这一时期是人类农业史的辉煌,人类使用铁制农具充分利用着土地资源,以水资源、气象资源、能源资源为必要的生产条件,发挥着人力资源的优势,对动植物、矿物进行技能化劳动——形成栽培、驯化、养殖、加工、冶炼等工艺,生产出农畜产品、金属制品以及茶、糖、烟、酒、丝、棉等商品。在农业社会中涉及了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在农业社会中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并运用着农业科学技术能动地改造着自然界,创造着财富。具有一定技能的人以人力资源的形式出现,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农业社会中资源的定义域不仅包含自然资源亦包括着社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

2 工业社会

15世纪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出现使西方各国在应用力学的指导下生产出农业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使多余的劳力扩充到手工业生产中,手工工场规模的扩大,加之机械的普遍使用,形成了西方机械化大生产的局面,使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诞生。按工业社会的发展分为机械化工业社会和电信化工业社会。

2.1 机械化工业社会资源的定义域

15世纪到19世纪为机械化工业社会。我国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没有进入工业社会。西方各国的农业由于使用了机械化的农具之后又使用了化肥和农药而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机械在各行各业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采矿业、冶金业、铸造业、金属加工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是以地下矿产与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力学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有机化学的出现。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出现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实验相分离的现象,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理念的研究,另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实验仪器的研制[4],制造出了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气压计等实验仪器。由于理论与技术的分离,这些仪器的出现亦是以消耗大量原材料进行制造为基础的。理论与技术的分离势必使各学科相互之间失去了联系,造成学科之间封闭自守、孤立、静止的局面。加之宗教与神学的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以人为本、主观唯心、形而上学地看待事物的观念形态必然渗入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中。孤立、简单机械地认识自然界,对资源的利用势必采用简单取之的作法,看不到资源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平衡。

这一时期资源的定义域比农业社会有了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化的大生产,管理工厂生产及工人的专门人员与制度应运而生,管理的技能与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紧密结合着,日益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管理资源已初见端倪;机械的普遍使用对于人力资源的水平要求比农业社会只求能掌握简单的农用工具即可胜任劳动要高出许多,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对人力资源赋予了更深的涵义。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劳力素质普遍比农业国劳力素质高的症结根源正在于此。总之,在机械化的工业社会里资源的定义域已从农业资源拓广到管理资源及人才资源。

2.2 电信化工业社会资源的定义域

在19世纪中叶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生物进化论相继出现使自然科学全面繁荣,电报、电话、电视现代通讯设备的问世,使人类进入了现代化时期。20世纪,相对论、量子力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机械、静止的时空观念和运动观中解放出来,从对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去认识自然界;量子论的观点阐明了微观领域的连续与非连续、必然与偶然等关系。这一切使人类对自身生存的地球进行了整体性的审视与研究,使资源的研究成为了全球的课题。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是人类智能的再现与延伸,人类飞向宇宙,向空间尖端技术发展具备了物质条件,卫星监测、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地质,使人类“能上九天揽月,能下海底捉鳖”。计算机准确、快捷的运算,大量储存了信息把人类带入了以信息进行决策、以信息进行生产、以信息利用原材料、利用自然资源的时代,做到高效而低耗,生产出更多产品为人类造福。在电信化工业社会里资源的定义域已经拓宽、拓深,包括了信息资源。信息作为20世纪的战略资源进入到现代化的社会,使我们的劳动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3 后工业化社会

古代是生产决定着技术、生产和技术决定科学、决定着资源的定义域;近代与现代是科学决定技术、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决定着资源的定义域。当今,科学技术已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生产力,由这一生产力提供出新的、开发出新的生产对象、扩大着资源的范畴。可以人工合成更多的新资源为人类服务;可以使丢弃的废物成为可用资源。所以,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这是人类自救解决资源危机的主要途径。用知识武装人类的大脑,调动起掌握知识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智能资源的优势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题,亦是后工业化社会资源定义域的新的内容。

4 结语

回顾人类社会进程中每一阶段科学技术的状况,对照资源的定义域,确实可以发现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资源的利用史——每时每刻人类都离不开资源。但是,自古至今人类对资源的研究太少、太晚。人类应该从另一个侧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了解自身走过的道路。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将来,为了探寻缓解资源短缺的出路。未来地球上的人类,谁掌握了高智能化的知识,谁就掌握了资源。

标签:;  ;  ;  ;  ;  ;  ;  

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看资源的界定_定义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