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八病区 江苏省江阴市 214400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取回顾性实验方法,选取本院2016。10-2017。3期间已经确诊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例),对照组(n=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前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疾病进展,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实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10-2017.3已经确诊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例),对照组(n=30例).年龄均在50-80岁之间,实验组患者男女人数分别为16例?14例.平均年龄为(61±2.1)岁.在对照组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7例?13例,平均的年龄为(63±3.62)岁.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①根据?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结合颅脑CT,MRI确诊脑卒中患者;②无严重多系统疾病患者;③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1.3排除标准
凡患儿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应剔除:①所有患者均排除有严重肝肾损害;②有较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③其他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1.4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双下肢及语言功能训练?相关知识宣传?吞咽功能护理等。
实验组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①针灸推拿护理:根据患者症状选取合适穴位进行针刺:出现口眼歪斜、流涎等症状,针刺水沟、颊车、迎香、地仓、合谷、太阳等穴位;肢体活动不利,针刺足阳明经脉穴位。并且可以在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风池、风府或肌腱附着部位的阿是穴进行点、按、揉等推拿手法,刺激并疏通局部经脉,促进功能恢复。②足底穴位贴敷:根据中医理论基础,选取脑、肾、肩、肘、阿是穴等穴位进行穴位贴敷。③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身体的不适及对疾病的不了解,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不配合治疗等情绪。因此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沟通,积极了解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疏导方案,并且讲解中医学中针灸、推拿、穴位帖敷、拔罐等治疗此类疾病的优势,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配合治疗。④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定时翻身,保持患者皮肤、会阴清洁卫生,做好口腔清洁护理、擦浴等。病床应低于普通病床,床高以双脚刚好碰到地面最理想。房间应加装扶手及防滑垫,厕所以坐式马桶较安全。衣物穿着以舒适、方便更换及容易洗涤为原则。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切忌无枕仰卧,昏迷患者应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分泌物,避免过多的搬动。遵医嘱予藿香、佩兰、金银花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提倡早期肠内营养。周艳[2]研究认为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是必要的。⑤康复训练:在针刺等不同中医疗法进行的同时i,鼓励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康复学相关知识,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康复方式。仍然卧床患者,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大关节先进行内收、外展和屈伸等活动,小关节在进行,运动幅度适度。患者可以离床后,指导患者站、立、步行训练、徒步行走及日常生活锻炼。
1.5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程度: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入院时发放出院前回收,回收率100%,10分制分析,满分10分,分值越低,患者越满意,说明护理疗效突出。②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中的计分法标准。③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参照Barthel指数法标准。
1.6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用(x±s来表示数据,两组间对照以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多组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经过入院期间治疗及护理,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实验组对护理不满意0例,较满意2例,满意率93.3%,对照组患者不满意3例,较满意8例,满意率63.3%,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数脑卒中患者存活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比如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活动不利、生活不能自理等,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及心理,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原因是急性脑卒中发生后,颅脑能量代谢障碍,形成局部水肿,颅内压升高,损伤脑组织,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产生一系列后遗症.而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具有独特优质,绿色、副作用小,容易使患者接受,现代理论研究发现,针刺的不同手法能够扩张脑部血管,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血浆纤溶活性.推拿各种手法刺激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功效,有效保护关节,促进局部血流,避免肢体出现肌肉萎缩;足底穴位贴敷具有健脑益肾的保健作用.另外,结合康复锻炼有效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的紧张程度,避免全身生理机能下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本研究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疾病进展,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霞,王敏.中医护理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54-55.
[2]付汇.中医护理对49例脑卒中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57-158.
[3]武霞.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J].双足与保健,2017,26(09):42-43.
[4]吴江艳.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2):89-90.
论文作者:柳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脑卒中论文; 穴位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