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字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高校汉字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高校汉字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张薇薇1,2

(1.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2.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 :宣传和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习近平一直大力倡导和鼓励的。而在高校教学中,传统课程的地位和受欢迎度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偏古代的传统课程,由于历史悠久且理论性比较强,导致“古奥晦涩”“艰深难懂”“枯燥乏味”等词成为诸多传统课程主要标签,教师授课难、课堂效果差、学生不喜欢、学习主动性低则成为课程的常态。我们以汉字学这一传统课程教学为例,结合以往教学实践,尝试教学改革与创新,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教学理念的创新,学生的实践练习,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力求打破目前单一古板的教学局面。重点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民族文化情怀而进行高校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 :高校;汉字学;教学模式;探析

习近平谈话讲究文学积淀,字句章华,善于用典,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语句“随手拈来”,挥洒自如。他提倡古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在十九大报告中就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求大家,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那么具体到教育教学,尤其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传统课程的设置和讲授就更加需要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春姑娘迎着春风,踏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她用温柔的声音唤醒了校园里的万物。柳树姑娘梳理着长长的辫子;小草弟弟探出了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迎春花姑娘绽开了笑脸,向春姑娘打着招呼;溪流冲破了层层阻碍,一路唱着欢乐的歌。校园里处处绿意盎然,仿佛穿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装。

笔者所教授的汉字学课程就是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开设的传统专业理论课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实施,传统文化研究在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汉字学课程逐渐在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彰显出重要的地位。但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传统学科教学面临着与其应有地位不相匹配的,譬如不被重视、课时压缩、边缘化等尴尬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汉字学教学本身存在诸如教学内容不够规范、不系统,理论式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等问题;另一方面,授课教师本身的知识底蕴和个人表达能力等对传统课程教学也都有着重要影响。鉴于以上几个主客观方面的现状,如何加强传统文化自信,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课堂魅力,探索汉字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就构成了传统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轮复习课模式在一轮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注重主干知识、核心理论的突破和强化,课前布置学生在复习书上去自己预习,一定程度上欠缺检测,无法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因此课堂上省略了基础知识回顾和检测这两个环节,只剩下五个部分,分别是教师解读高考考纲、重难点突破(可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小结建构知识网络、学生限时训练、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突破难题等五个环节,见图2-2。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深入思考:当今时代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趋于全球化的形势下,如何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做到习主席所说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死教书,教死书,而应该有创新,有继承,有弘扬,有融汇。本文以汉字学课程课堂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探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及相关的改革和创新。

一 、推崇传统文化自信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墨守成规,依旧坚持一个板书满堂灌,学生必定会厌倦。利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形式,比如云课堂、翻转课堂等等,增加课堂趣味,促进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消磨时间的机器。

二 、提高教师课堂魅力

1.学识魅力

站在讲台上,作为师者,学识魅力是基础。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没有扎实的学识,并且具有展现学识的能力,那就无法谈及其他。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由于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对教师的学识程度、授课水平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在学识上让学生信服,那么从根本上,就无法上好任何一门课。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储备量不够,岂堪为“师”?

2.讲台魅力

毋庸置疑,汉字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国学理论知识,较高汉字分析能力和较深文化情怀的课程,课程性质自身就决定了其较强的理论性特征。如此一来,重理论而轻实践成为传统汉字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倾向,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老化,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师之所云。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汉字学教学的基本使命,偏离了汉字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效果,严重影响了汉字学教学实际水平的提高,挫伤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这一现象,笔者根据自身十几年来在汉字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基础的汉字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以“实践性”为基本倾向来纠正当前汉字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力图使汉字学课程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3.人格魅力

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海边玩耍,突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个男孩脱下短裤,用手将短裤上的水拧干,其他男孩、女孩纷纷效仿……面对如此“尴尬”的一幕,年轻的班主任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他准备大声制止时,拧干水的孩子又把短裤穿上了,继续嬉戏,沙滩上的人根本没有在意这一幕。班主任十分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大惊小怪。

比如讲汉字的起源,图画就可以作为很好的例证;讲汉字形体的演变,各种书体的承袭,书法就可以作为例子,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历代书法作品不胜枚举,艺术性十分明显;在讲书写材料、书写工具的章节,20世纪“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纸卷,包括敦煌飞天壁画等就是很好的材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设置与章节内容相对应的个性案例,选择容易引起大家共鸣的或者说大家平时比较熟悉的例子,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掌握,自然就会爱听爱学。

三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渊博的学识,只是基础,作为教师,如何发挥自身魅力站稳站好讲台,也是极为重要的。试想,满肚子都是知识,却倒不出来,或者一肚子的学识被自己讲得枯燥乏味,没人愿意听,这样的课堂必然也是谈不上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底蕴,还要运用“讲台魅力”,将自己的学识在讲台上精彩地呈现出来。

1.在理论上拓宽授课内容

首先需要延伸教学空间,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讲授者需将大量的知识先进行“内化”,即自我先理解和吸收,加上自身的积累和理解,再传达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温度、有厚度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观点在书中,而大量的知识点的拓展和外延却在书外。因此在授课内容的拓展上,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此外,加强教师的知识厚度和课堂掌控力等个人素养对课堂的积极作用也是授课需要“拓宽”的。传播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和个人素养的正能量,突出教师本人的知识素养、精神状态、表达能力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经验交流和温度交流,真正走近学生,让学生在授课教师课堂魅力的感染下,真正喜欢汉字学课程这门课,实现学生主观能动地想学这门课,让学生因为教师的技能与素养而爱上这门课。

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干巴巴的书面知识的讲述,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结合艺术形式展示给学生。

2.在实践中根据课程实际设置个性课堂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但由于俄方代表的反对,未划定西伯利亚与喀尔喀蒙古之间的边界。条约签订后,俄国利用蒙古北境中俄边界悬而未决的状况,不断蚕食该地区中国领土,在唐努乌梁海附近建造房屋,收纳中国越境边民,不按照《尼布楚条约》有关规定予以引渡。清政府鉴于此种种侵略行径,多次提出抗议,强烈要求划定蒙古北境的中俄边界,但俄国却一概不作答复。

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讲授和饱满的人格,这样的课堂,无疑才是最具有魅力的。

正如上文所说,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授课群体是大学生,处在青春当口的他们是不太好统一管理的一个群体,或叛逆,或特立独行,正所谓“众口难调”。所以,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胸中要有“墨水”,还要会讲;不仅要会讲,还要讲得好;不仅讲得好,还要有内涵;不仅要有内涵,还要外在兼修。简言之就是“人格魅力”的要求。

3.在实践中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采取就一个问题提问之类的方式进行互动,学生会有抵触不愿说,或者应付性的回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说、愿意交流,这是值得思考的。我们认为,应该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加入到你的情绪当中来,哪怕是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都可以给与正面的点评和恰当的引导。尤其古汉字是十分象形的,可以以此作为切入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汉字与象形图画相关联。通过这些互动,纠正以往汉字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种种弊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地改变学生对汉字学的偏见,提高学生的古文字能力,从而解决汉字学课程“教师难上”“学生厌学”的根本问题。

4.在实践中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授课辅助

文化领域的侵蚀是一场看不见的战役,隐蔽而可怕,尤其是过去三十年西方文化侵蚀,致使当下洋节日、洋习惯、网络洋用语等在我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十分泛滥,所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全方面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主导和主流作用势在必行。而这些加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渗透”在各个领域,贯穿于整个民族教育始终。在中小学的语文培养方案上,就应该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在大学的学生培养方案上,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更多地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只有加大传统文化的推崇力度,真正做到重视传统文化,传统课程在理念上才有被重视的可能,传统文化的“自信”才有根基,否则均是空谈。当以习主席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层层渗透,做大做强做扎实,让传统文化不再被束之高阁,甚至成为附庸风雅的工具,而是真正切实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文化。

“减免税款”专栏更改为“减免增值税额”明细科目,实务中如果企业当期一般计税加上简易计税合计应交的增值税小于减免税款,当期则不能予以全额抵减,其余额留待后期抵减,对应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的期末余额栏,所以将其作为二级科目。

5.在实践中真正接触和认读古文字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工程,各地博物馆及图书馆中都有相关的电子材料。例如笔者所在的安徽阜阳,就有“阜阳汉简”部分存放于市区博物馆,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带学生参观或者网上识读各类拓片,让他们真正接触古文字材料,而不是凭空想象,然后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语

如前所述,文字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古文字学课程,本课程的内容古奥深邃,如何深入浅出,运用自身的“内化”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针对当前汉字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汉字学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切合汉字学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提出以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为基础的汉字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汉字学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模式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论的建构,更重要的是一种“live”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解决教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我们认为,师者,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人格和性格上的榜样树立、文化熏陶上产生影响。所以,教学理念、课堂状态、教师人格魅力的改革创新也是本文教学模式将要展现的创新之一。

笔者所在院校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我们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以教师行业为主要就业领域,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来作为教师,他们的授课风格势必也会持续影响下一代,甚至是很多代。通过我们对传统课程汉字学课程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力争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实现单向传输模式向开放式、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性模式的转换,改革旧有的传统学科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课堂状态以及人格魅力对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拓展“教”“学”空间,促进“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古文字识读能力,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更高层面地提升民族文化情怀;同时希冀这一探索有抛砖引玉之效,能为高师院校、甚至其他类型地方高校的汉字学课程及相关传统课程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k时刻的系统状态的最优值 x(k k),为了让整个滤波过程不断地自回归的运行下去,x(k k)对应的 p(k k)需要再一次的更新。其中p(k k)的表达式如式(7)所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4]高福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意义:基于习近平文化论述的视角[J].湖湘论坛,2018(01).

[5]邵子华,张绪平.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课程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1).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Weiwei1,2

(1.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2.Anhui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traditional course of Chinese Studies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tries to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and innovates the teaching concept. We try to establish a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latform.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behind Chinese characters.The aim of the reform is to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f chinese tradional culture.

Key words :University;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teaching mod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薇薇,博士,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专业;副教授,阜阳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史。

基金项目 :2017年安徽省级教研项目“高师院校传统课程《汉字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7jyxm0278);2018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8A0276);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7041)。

文章编号 :2096-3874(2019)01-0022-04

Class No .:G642.0

Document Mark: A

(责任编辑:宋瑞斌)

标签:;  ;  ;  ;  ;  ;  

高校汉字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