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临淮排灌站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水利工程的质量不但体现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还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所以,水利项目建设施工企业一定要主动提高自身质量意识与业务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增强与提升水利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从而推动与促进水利行业向着合理化、法制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水利工程是涉及到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也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大家都知道,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后很难立即发现质量问题,都是在投入应用的过程中暴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妨碍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俗话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就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就是项目的生命线,项目的质量问题已经变成业内外人士重视的话题,所以,保证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就是永恒的主题。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但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水资源,还能够防洪、泄洪、蓄水,有效的调节水资源,对水域生态环境有关键的调节作用。在水利项目施工的时候,参加的单位很多,而且施工程序错综复杂,需要科学的质量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把各个程序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为水工建筑物有一些是在水下的,因此对于项目的质量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施工的时候,要增强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管理要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竣工,全程都要高度关注质量管理工作。优良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保证,是创造优良项目的重要原因。
2、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原因
2.1重进度轻质量,质量意识薄弱
在目前的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迫于施工进度的压力,为了防止由于延误工期而遭索赔,一些施工单位在实施项目施工时常常是以工期优先,显然是重进度轻质量,这造成了严重影响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
2.2材料采购把关不严,施工机械设备比较落后
要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应用,减少损失;建设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剩余材料要合理处理。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要重视经济上的适当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与维护上的便捷性等。
2.3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是防止施工中不标准行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方法,其监管的对象包含材料应用、现场施工操作、施工技术规范等每一个方面。然而,在现实监管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关键展现在下面几方面:
第一,缺少具备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很多监管人员都是由别的部门人员转职而来的,不足的专业水平就让其不能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从而使水利项目质量的安全隐患增加了。
第二,监管人员自身素质不足或者没有责任心,时常发生与施工方串通一气的情况,甚至根本不到现场实施监管,施工检查报告直接由施工方自己填写,这些自然也会造成水利项目发生质量问题。
2.4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够,技术力量薄弱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与业务水平低的情况,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及有关规范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比如在水利工程水下部位或基础部位,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求要达到4cm以上,有人或许认为,保护层小一点关系不大,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但是要知道,保护层厚度是否合格,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因为保护层小,钢筋易受锈蚀,而钢筋一旦发生锈蚀对结构的影响非常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真的是至理名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3.1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意识
企业各层次都要把项目质量管理作为基本职责,不论效益、工期都要把项目质量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企业管理者要有充足的质量意识,建设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先从公司内部抓起,成立优质的工程班子,挑选高质量的施工队伍,设计高层次的施工方案,保证项目质量被提到关键的部位。高层管理者要树立精品项目意识,为激励员工能够使用目标考核方法,凭借奖惩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进行项目质量终身制,项目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是项目经理,提升项目经理对质量的监管力度。此外,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提升监管人员对施工材料与质量的检测力度,购置先进的检验仪器,使用新方法与新技术,并定期培训检验人员,让他们掌握先进的检验方法,保证检验数据真实,从而控制项目质量。
3.2检验材料,严把进场
水利项目在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的原材料,而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到整个水利项目的质量。所以,水利施工单位需要对全部施工材料实施严格检验,包含原材料、半成品与配件等,在施工前需要给施工企业供应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与技术应用说明书等材料,而施工单位也需要依据严格的规范规定来检验,而且在专业人士审定下,认为材料质量合格后,才可以应用。此外,水利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储存原材料,重要的储存条件和过程中质量的改变,尤其是容易受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水泥、钢筋等,都需要严格把控与储存应用。
3.3加大监管的执行力度
第一,依据水利项目的状况拟定严格监理方案,其内容包含监理的对象、目标与合格规范等各个方面,从而确保监理过程的深入透彻,使施工每一个程序中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有效提升项目施工质量。
第二,加强对监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其严格依照监理有关规定实施监理工作,并且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有着非常高的辨别能力,及时制止违规行为的出现,为项目质量提供保障。
3.4严格管理程序,加强施工全要素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每个工程项目都应当按照PDCA循环原理实施管理,即管理的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循环原理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并同其他档案资料一起归档保存,为项目管理规划的持续改进积累管理资源。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全要素管理,即4M1E管理,五个要素分别是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要想保证项目质量,就一定要控制好施工程序,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第一要把参见各方主体的有关质量系统健全,要严格的依照有关的流程实施施工,要严格监管和控制施工人员、建筑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方面。第二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程序动态实施严格的监管与控制,只有做到了事前预控,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提高的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3.5推广新技术,增强质量管理
依靠科技提升项目质量。使质量的不利原因最大限度地消除,保持提高质量。需要我们在建设中加强质量意识与法制观念,依法加强水利项目质量管理与监督;建设以“四项制度”为基础,以建设流程为纽带,以高质量为目标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渐渐建设技术法规和技术规范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机制,改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设计与施工保障、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系统。在项目建设中,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发新技术、新材料与施工工艺,提升项目质量。
3.6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与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增强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可以大大地提高。所以,各个单位要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定期举行有关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质,可以掌握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等,还要建设完善的考核机制。
结语
水利工程的生命是质量,水利工程重中之重的大事是质量管理,质量不达标,所有都是等于零。总之,水利项目在施工的时候要注重质量管理,水利工程的质量要严格控制。水利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每一程序、每一材料、每一技术等的质量,保证水利项目质量,完成水利工程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斌.刍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294-296.
[2]张树霞.简析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281.
[3]于海波.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重点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142.
论文作者:孙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