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范畴的演变:物质转化为知识创新_企业经济论文

生产力范畴的演变:物质转化为知识创新_企业经济论文

生产力范畴的嬗变:“物质变换”到“知识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范畴论文,物质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3)06-0024-06

随着蒸汽机技术革命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生产力范畴则有可能实现从“物质 变换”到“知识创新”的嬗变。[1](P9)从蒸汽机技术革命发展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范畴或经典生产力范畴是对蒸汽机技术革命 的理性自觉,那么,问题是,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经典生产力范畴有无调整的必要 和可能,如果有,如何调整经典生产力范畴?如何建构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生产力 范畴?

一、经典生产力范畴——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变换过程”

对于经典生产力范畴,我们常常把它界定为人的“实践能力”或“劳动能力”。这种 定义虽然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到直接的或类似的说法,但是,这些表述毕 竟太笼统、太宽泛,并不能体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特性。如果把生产力范畴定 位在“人的实践能力”等类似的定义上,那么,我们很难把握唯物史观生产力范畴的内 在规定性,也很难把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范畴同其他学说流派的同类理论区别开来。

我们以为,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范畴的本质特征是“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我们 这样说是有理由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就是这样定义生产力范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 判》中指出,“劳动作为以某种形式占有自然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 ,是同一切社会形式无关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条件。”[2](P25)马克思在《 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既然实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是为了人类的需求(不管这种需 求是生产的需求还是个人消费的需求)而占有自然物,那么,实在劳动是自然和人之间 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并且作为这种人类生活的自然条件,它不依赖于人类生活的所 有的一定的社会形式,它是所有社会形式所共有的。”[3](P65)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卷中指出,“劳动,……只是指人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中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人类生产 活动,它不仅已经摆脱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 不以社会为转移,超乎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还没有社会化的 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4](P921)可见,马克思把生产力看成 是“物质变换的过程”的思想是一贯的。

第二,生产力作为“物质变换过程”思想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在这些论述中,作为生产力的“物质变换”有两种涵义:其一,“物质变换”就是自 然物质到社会力量的变换,这就坚持了唯物论,“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 —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 成社会劳动的因素。”[3](P569)其二,“物质变换”还意味着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 ,物化与人化的互动,从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 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 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在人类历史中 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 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P355)

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生产力范畴的“物质变换”的思想,充 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活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在这个统一过程中,既包括自然物质向人工物质的变换,也包括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的 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化与人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基本上概括了生产力范畴作为多样性的统一。一方 面,“物质变换”的思想使得生产力范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使生产力范畴包容 各种因素。“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 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化学及其他自然 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发明, 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 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5](P176)另一方面,“物质变换”的思想又使得生 产力范畴所包容的丰富内涵具有统一的本体论基础,那就是物质一元论。生产力的多样 性是由于物质变换,而生产力的统一性则是由于变换着的物质的一元性。

二、经典生产力范畴的合理性、有效区间和理论局限性

我们认为,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物质变换过程”,比较符合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生 产力发展状况,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合理性。理由如下:

第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比较正确地概括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基 本性质。这是因为第一次产业革命主要是通过蒸汽机等技术把自然物质转化为生产的动 力或产品,在这个意义上,第一次产业革命是物耗性的,既是自然物质的消耗,也是人 的体力的消耗。“劳动过程是工人从事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的过程,是他的劳动能力即 智力和体力既发生作用、又被支出和消耗的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工人赋予劳动材料以 新的形式,因此,这种运动物化在劳动材料中),——不管这种形式变化是化学的,还 是机械的;是通过生理过程本身的控制而发生的,还仅仅是物的位移(它的位置的改变) ,或者只是物与地球的联系的分离。因此,当劳动在劳动对象中物化时,它就改变了这 个对象的形式,并且把劳动资料作为它的器官进行使用和消费。劳动从活动的形式转入 存在的形式,转入物的形式。劳动在改变对象的同时,改变了它本身的形式。赋予形式 的活动对对象和它自己本身进行消费:它使对象的形式改变,并使自己物化;它在自己 的主体形式中作为活动消耗自己,并且消耗对象中的物质的东西,也就是说,消除了对 象对于劳动目的漠然无视的态度。最后,劳动消费劳动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资料 也由纯粹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因为它已成为劳动的实际传导体。”[3](P60)

第二,马克思把生产力界定为“物质变换过程”,既集中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以自 然资源和人的体力消耗为特征的物质本性,而且还比较正确地描述了科学技术和其他因 素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结构看,马克思看到了知识因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和作用,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 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P53)从动力看,“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 是由以下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 生产方法的改良,化学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 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发明,科学就是靠这些发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 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发明而得以发展起来的。”[5](P176)从发展 趋势看,“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 的一个要素。”[7](P211)“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 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 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3](P570)

第三,虽然马克思认为当时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科学技术,但是,生产力对科学技术具 有决定作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技 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和17世纪调节意大利山洪的需要而产生 的。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能应用于技术上以后,我们才知道一些理性的东西。

这说明,作为“物质变换”的经典生产力范畴基本适合蒸汽机技术革命的状况,这也 说明,作为“物质变换”经典生产力范畴不能超越蒸汽机技术革命所限定的生产力状况 。我们不能用这种作为“物质变换”的生产力范畴来建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生产力状 况。如果把这种物质性的生产力范畴从第一次产业革命推广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那将 导致如下弊端:

第一,从理论上看,继续沿用“物质变换”的生产力范畴,将封闭了生产力范畴不断 发展的探索,这不仅危及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危及整个唯物史观的 生存与发展。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理论,我们就不可能发展唯物史观的 其他理论。这就可能使经典唯物史观停留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观念形态,就可能扼杀了 唯物史观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言权。

第二,从制度上看,继续沿用“物质变换”的生产力范畴,将直接或间接地否定知识 性因素和制度性要素在生产力体系中的合理性,这就导致难以从制度的层面为知识创新 体系和市场机制留有余地。如果国家创新体系和市场机制不能在生产力体系中获得合法 位置,或者得不到生产力标准的证明,那么,我们就难以在制度上为知识创新体系和市 场机制留有余地。

第三,从政策上看,继续沿用“物质变换”的生产力范畴,将鼓励或默许第一次产业 革命时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低效率的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将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弱化甚至抵制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科教兴国战略。 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和简约式的发展战略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生产力范畴:走向知识创新论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本质特 征。因此,现代生产力是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使用等的互动过程,是 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统一,是政府、大学、企业和消费者的共 同体。简言之,现代生产力就是知识创新,推进现代生产力发展就是建构国家创新体系 。我们有如下理由:

第一,在工业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的力量和劳动的力量,“资本在无限 地追求发财致富时,力求无限地增加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每一次增长,— —不用说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为资本增加了使用价值,——都是资本的生产力增长,而劳 动生产力之所以是劳动生产力,只是由于它是资本的生产力。”[3](P545-546)但在现 代经济中,正如W·舒尔茨所说,“经济学家正在重新安排经济增长舞台上演员的角色 ,他们指定劳动力和资本扮演二、三流的小角色,而让技术扮演主角。”[8](P13)

第二,工业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以“机器体系”为轴心的“物质变换”,所以工业经济 又称为能源经济、技术经济。现代经济的运行机制是一个以知识体系为轴心的知识创新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需要使不同行为者(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 者)之间进行交流,并且在科学研究、工程实施、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 ……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 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个经济体 系。”[9](P11)

第三,关于现代生产力具有知识性质及其创新性质,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 研究,并提出了各种不断深化的模式。[10](P104-106)

生产力 = (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 科技

生产力 = (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科技

生产力 = (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生产力 = [(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 教育 + 信息 + 管理]×科技

生产力 = [(劳动者 +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 生产信息 + 科技教育)]

这些公式说明,生产力日益成为一个由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知性活动。当然,这些公式 中所列举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缺乏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中介环节,那就是创新。这是因为 单纯的知识进步不一定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经过创新环节才能把知识进步与经济增 长连接起来。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现代生产力就是知识创新。我们把它称之为创新论的生产 力。所谓创新论的生产力就是由政府、市场、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使用者 - 生产 者等共同推动的知识创新,或者说是由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使用等建 构起来的生产力。

创新论的生产力 = 创新(政府、市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使用者 - 生产者…… )

创新论的生产力 = 创新(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使用……)

用形式语言来说,创新论的生产力是知识创新的函数。

与经典生产力范畴相比,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具有独特的性质、特点、结构、功能, 我们列表示之如下:

表1 经典生产力与创新论生产力之比较

名称 经典生产力

创新论的生产力

性质 作为“物质变换过程” 作为知识创新过程

特点 具有鲜明的物质论品格(不可再生)

具有鲜明的知识论品格(可持续发展)

构成 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技 政府、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市场机制

结构 “机器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

动力 需求驱动 政策、需求与知识的合力推动

模式 从技术到生产的线性相关

科学、技术、生产、营销等的网络化

功能 建构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

建构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

创新论的生产力并不悖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不悖于经典生产力范畴的基本精神 。我们有如下理由:

第一,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它不依赖 于人类生活的所有的一定的社会形式,它是所有劳动形式所共有的。”这就是说,经典 形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抽象形式,是生产力的一般,这就意味着,任何时代都有资格 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生产力范畴。

第二,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 本原理。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科学技术及其创新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决定意义,还没有成为生产力的决定要素,但是,马克思以思想家的眼光看到了科学技 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日益增长的重要作用。“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而不断发展的。”[6](P663)“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 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 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7](P217-218)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 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 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11](P377-378)

第三,创新论的生产力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运行机制,而公正地反 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正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契机。在 现代经济增长中,知识及其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丹尼森根据二战后的 美国经济增长率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单位投入产出量的程序增长来说,知识进 展是最大的和最基本的原因。”[12](P127)“据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50%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9](P1)在美国经济增长来源中,资本占24%,劳 动力占27%,技术进步占49%。[13](P12)从机制看,“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流程是这 样的:“基础研究导致科学知识存量的增加,应用研究导致技术发明,并增加技术思想 的储存量,一般而论,经过一定时间的迟延,这些技术思想中的某个或某一些被选择出 来用于开发,而后,经过开发过程的知识就形成了在创新中投入的基础。一般而论,只 有当创新在不同使用者之间扩散时,创新就产生了经济效果。”[14](P8-9)

第四,现代生产力的创新性质,不仅得到学理上的证明,而且已经被体制化了。例如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高科技产业化中出现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本质上就是创新机构。1993年《国家科委关于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若干意见》中 指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本功能是为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核心工作是组织社会科 技力量(人才、成果和信息)进入企业,逐步成为企业咨询、诊断的‘智囊团’、企业技 术开发的后盾、企业培育人才的‘摇篮’、沟通企业与科技界联系的‘桥梁’。业务范 围是:——提供发展战略与规划服务;——提供信息、咨询、诊断服务;——提供人才 中介服务;——导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协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协助 企业开拓国际合作渠道;——研究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向政府提出建议;— —承担政府委托的专项事务;——企业提出的其他服务以及相关的生产经营业务。”[1 5](P670)从这里不难看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其 实质就是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是面向企业,特别是面向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新型 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其宗旨是组织科技力量为企业服务,从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 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15](P669)

第五,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有助于解决唯物史观面临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看,提出 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有助于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唯物史观的其他问题,特别是重新评价知 识性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沿用经典形态的生产力范畴, 我们就很难正确评价知识性力量在唯物史观中的正确地位,也很难解决机械决定论的诘 难。从体制看,提出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更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 题。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计划与市场、科技进步 与经济增长等体制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所理解的生产 力范畴太窄,未能包括创新、供求和体制等许多重要因素。我们提出创新论的生产力范 畴就是想在理论上解决计划与市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等一些深层体制问题。从增长 方式看,提出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增长方式问题。我们知道,我国长 期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阶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忽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把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物质性的力量,理解为体力、劳动力的支出和劳动资料的 消耗。我们提出创新论的生产力范畴就是想在理论上解决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问题。从发展战略看,我国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必 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统一,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任何单一 的政策都是错误的。

收稿日期:2003-02-20

标签:;  ;  ;  ;  ;  ;  ;  ;  ;  

生产力范畴的演变:物质转化为知识创新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