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 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自制调查表的方法,对品管圈活动前后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此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圈成员们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效率。
【关键词】品管圈;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广泛用于儿科临床,特别是新生儿、危重患儿的抢救,小婴儿按疗程特殊用药者,它不仅减轻了患儿长时间输液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静脉留置针在我科应用已很普及,但对留置针的维护,护理人员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使用留置针过程中,存在着管路堵塞、导管脱出、折叠及异位、静脉炎的发生等问题,我们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并组织了品管圈成员进行讨论,并对留置针并发症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组建品管圈小组 我科于2015年2月1日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由一名圈长和7名圈成员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大家经过奇思妙想、集思广益通过投票确定了圈名及圈徽,确定圈名为“呵护圈”,圈长确定了各个圈成员所负责的任务,确定每周召开圈会1-2次,集中商讨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2主题选定 全体圈成员就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逐一进行梳理,从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方面运用5.3.1评分法进行评定最终确定主题为降低小儿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计划此次活动用4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并绘制了甘特图。
1.3现状调查从2015年2月7日-2月15日通过自制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人次52人次,存在缺陷次数为24人次,缺陷率46.2%其中主要问题有1置管部位选择不合理占33.3% 2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占25% 3置管后固定不妥当占20.8% 4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不透彻8.3%占 5家长不太重视,对患儿的照顾欠佳8.3% 6封管方法不正确占4.3%。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制定了柏拉图,见图1
图1改善前柏拉图
1.4总目标设定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得分情况,本次活动圈能力为45%,根据公式计算改善后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6.2%-(46.2%x79.1x45%)=30.2%
1.5对策拟定与实施
1.5.1通过加强培训,规范小组人员正确、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对策内容:
制定专科培训流程
1.每位护士固定穿刺班一日,寻找缺陷并指导,新上岗护士每月培训一次,老护士每季度培训一次,并考核
2.护士之间相互观看操作,学习,总结经验,扬长避短。
3.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尽量避开关节、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血管,避开炎症、瘢痕、硬结及皮肤病等部位
1.5.2协助家长以及告知患儿避免穿刺部位肢体过度活动
对策内容:
1.穿刺前可通过逗哄,抚摸,微笑,给予玩具来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并贯穿于穿刺的全过程,
2.以慈母般的心情对待患儿,获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
1.5.3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
对策内容:1.穿刺完毕,绷紧周围皮肤,透明敷料贴与皮肤之间不留空隙。等消毒液干透后再贴敷料贴。可用3M弹力绷带贴于敷料贴外,固定更牢固。留置针部位衣物不宜过紧,
2.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4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对策内容:1.告诉患儿及家长,不要扯针头、玩调节器,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禁止洗浴,以免引起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2.正常情况下肝素帽内可见少许回血,属正常现象,嘱患儿及家长勿紧张。3.输液时嘱患儿穿刺侧肢体勿负重、勿下垂,变换体位时,嘱勿压迫留置针。④对于长时间输液的患儿,可嘱家长活动患儿穿刺侧肢体手指或脚趾,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肢体肿胀。
1.5.5培训小组成员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
对策内容:1.采用0.9%生理盐水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速度均匀,不可用力过猛。1岁以上患儿用0.9%生理盐水5ml,1个月至1岁的患儿用0.9%生理盐水3~5ml,新生儿用0.9%生理盐水3ml,如封管几小时后,肝素帽内出现回血,量少则不予处理,量较多时可重新封管1次。
1.6效果确认
1.6.1有形成果我们再次收集数据45人中不良例数为13例,改善后的缺陷率为28.9%较改善前下降了14.3%,比目标值多了1.1%,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效果确认之有形成果通过计算目标达成率为108.1%,进步率为37.4%并绘制了改善后的柏拉图,见图2
图2 改善后柏拉图
1.6.2无形成果全体圈员在活动前后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雷达图显示每个圈员在品管圈活动结束后各方面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团队凝聚力和沟通能力,见图3
图4 标准化流程
2、结果 检讨与改进经过4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小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圈员也在活动中不断进步成长,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以后的活动我们会制定更合理的统计学方法,使数据更加合理化;实施对策应更加细化具体化;使成果更加标准适用范围更广泛[1]。
3、心得体会
3.1我们以QCC活动的形式来处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我们对QCC活动本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同时完善了沟通技巧, 规范了血管评估标准,优化了穿刺流程,提高了护 理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2]。
3.3提高了科室 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了积 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氛围[3]。
参考文献
[1]于蕊.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4,(12):247-247.
[2]张恒俊.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和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66.
[3]文菊萍,伍娟英.品管圈对提高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5):1060-1062.
论文作者:沈楠,王真,才玉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静脉论文; 患儿论文; 品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小儿论文; 柏拉图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