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_科技论文

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_科技论文

《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跨世纪论文,社会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郑积源教授主编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书,是一部具有时代特点的专著,也是一本面向理、工、农、医博士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好教材。1987年,原国家教委7号文件下达关于建设这门课程的任务后, 一些高校陆续联合编写出版了教材。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七八种之多。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新形势下出版的这部教材,究竟具有哪些新的特点与新的内容呢?我认为,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指导,全面地、系统地把它贯彻到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之中。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有关科技的全部论述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书,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表明,该书以邓小平科技思想为全书的指导思想。

我们看到,在该书各章内容的阐述中,作者正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通过概括90年代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和突破性进展,通过阐明90年代物理学、天文学、地学、认知科学以及宇宙起源、生命起源等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含义,它的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该书紧密地结合当代科技的新发展,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尽量作出较全面的、较系统的阐述,这是它不同于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

2.有很强的时代感。

该书对现代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作了相当充分的论述,同时,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突出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关于中国发展的两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认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该书正是抓住了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在深入地展开论述时,以90年代科技发展状况为起点、以90年代科技发展趋势为方向、以有可能引发21世纪初期更高层次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兴学科为依据、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为视角,全方位地进行了分析。这一思路极富创见。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该书别有新意地论述了90年代以来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新特点以及跨世纪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该书还详细地论述了理、工、农、医、军、环保等各个领域的跨世纪研究的热点、难点与新突破,及其同开创知识经济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充分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态势。

在科技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方面,该书指出,冷战以后世界各国都对政治、经济、科技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并且鉴于科技对社会发展空前巨大的影响,鉴于重物质资源的工业经济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对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形成了共识。以此为前提,对于下个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是否会发生一场以知识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的高层次的科技革命,随之是否会发生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新产业革命,竞争的关键是什么等事关人类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该书都作出了有根据的预测和回答。这显示出该书内容的前沿性和前瞻性。

3.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该书“放眼世界、立足中国”,每章在论述了世界高科技发展态势之后,都把注意力转到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上,即从我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如何科学地制订出跨世纪的对策。该书具体地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理念,就如何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读后使人感到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广泛的应用性。

4.有新的内容、新的结构安排和新的理论问题。

该书在内容的阐述方面,增添了许多新东西,如:(1 )提到了不少是已有的博士生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如反氢原子的制成、超对称与超弦理论、非线性科学、因特网与信息高速公路、单电子器件、克隆羊、人类基因组织计划、纳米材料、虚拟现实技术、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等等。(2)该书以2/3 的篇幅分门别类地对跨世纪的高新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关系作出论述,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所说的“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的科学论断。(3 )该书把弘扬新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跨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与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并从新的角度予以阐述。

关于结构安排,一般教材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在结构上大同小异。而该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把全书分为总论、分论与保证条件三个部分,并以科技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在论述中采取了两种互补的方法:(1)跨世纪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或科技哲学思考; (2)可持续发展要求→跨世纪科技→对策或科技哲学思考。这样, 全书便显得脉络分明,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这是教材编写上的一个创新。

在理论上,90年代科学前沿的最新发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提出了不少哲学与社会的问题,如:反科学思潮与科学极限论,新突变论,非线性世界图景、脑成像与认识论,人的遗传基因决定论,医学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生态哲学与环境保护,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与保护、美化、扩增自然相结合的、新的人与自然和谐论,科学精神与新人文主义统一性,信息社会与泛工业社会的互补性,等等。对这些问题,该书都作出了新的回答。

5.反映了新形势的要求。

世纪之交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可以概括为:一个冲击波、一股浪潮、一面旗帜和两大战略。这就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的冲击波;以美国为策源地的知识经济的浪潮;社会主义中国提出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新的形势要求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进行改革。该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写出来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以90 年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与新问题为起点。(2)全。兼顾高科技与传统技术革新;兼顾理、 工、农、医,适应不同学科博士生的需要。(3)准。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完整、准确地对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态势作出分析、概括与总结。(4)德。有针对性地对博士生进行不同于硕士生、 本科生的德育教育,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更深层次上,阐发科技革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

总的说来,《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书是博士生理论课较理想的适用教材。为了进一步扩大它的社会影响,建议该书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及时总结、修改。在此基础上,可向有关部门推荐,作为博士生的试用教材。

标签:;  ;  ;  ;  

跨世纪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