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民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素质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3.6;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0)03-0023-04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素质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在对农民素质全面剖析、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一、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农民素质的现状
农民素质包括三个方面:智力素质、非智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1.智力素质现状
智力素质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
(1)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它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下降了64.12%,但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较低。从表1中3次统计数字对比来看,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虽在逐步提高,但增幅不大,到1995年止高中文化程度以下比率仍达90%。同时,由于贫困边穷地区辍学、失学现象仍较严重,加上脱盲者得不到及时巩固,复盲率很高,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也存在较大差距。1990年,我国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有1.8亿之多,占同期世界成年文盲的20%左右,居世界榜首,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美国1969年农民文盲只有1.0%,而我国1995年农民文盲仍占人口总数的13.47%。尽管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指数从1985年的5.9增至1995年的6.5,但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只递增0.16。按此速度下去,到2010年,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也只能达到8年(初中水平)。而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就达到了11年,目前在12年以上。
表1 中国农民1985,1990,1995年文化程度统计[1] %
年份 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以上
198527.8
37.1327.69
6.160.290.06
199020.73 38.8632.84
6.960.690.10
199513.47 36.6240.11
8.010.960.24
(2)科技素质的整体水平。农民的科技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受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影响,以及普通中学教育中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农业职业教育乏力,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不高,很难看懂农业科技书籍,导致农民不能有效地掌握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能。许多农民仍习惯于“承父兄之教,少而习焉”的小农耕作方式。[2]另外,由于我国培养的农业科技人员有半数以上流失到非农部门,这对我国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无疑是雪上加霜。
(3)经营管理素质现状。农民经营管理素质是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封建传统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差,很难准确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方法、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素质。而且,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或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调查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农民智力素质存在着显著差别,在文化程度上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城市郊区高于乡村。据统计,1990年北京郊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指数为8.1,而同期的西藏只有1.6。二是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1990年沿海各省平均文化程度指数为6.9,而内陆地区只有5.6。三是从区域看,以1992年为例(表2),农民的文化素质按东、中、西部依次降低。
表2 199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文化水平对比[1] %
地区 文盲半文盲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以上
东 10.63 36.98
41.20
9.771.070.34
中 12.79 30.23
37.14
8.200.560.08
西 32.42 37.54
24.84
4.840.340.05
2.非智力心理素质现状
非智力心理素质是指人们的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程度,亦即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它反应在人们的理想境界、心理意识、情操、情绪、意志、性格等诸多方面。我国有着两千年的封建文化历史,农民受儒道哲学影响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心理意识。尽管新时期的中国农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小生产者,但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故农民仍然难以摆脱小生产者的习惯与心理。调查表明,我国农民尤其边穷地区农民在心理意识方面,广泛存在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明显特征,在转型期间受打破平均主义和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普遍呈现出心理失衡。同时,农民自强自立的心理素质也不高,贫困者因缺乏创业冲动、致富热望、成就感而甘于贫困和碌碌无为的精神贫困现象普遍存在。概言之,我国农民非智力心理素质弱点主要表现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重农轻商,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迷信思想;迷恋平均,对社会转型的失衡心态。一句话,我国农民在理想抱负、道德操守、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利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因素。
3.身体素质现状
身体素质主要指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力等。身体是智力的载体,身体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智力素质的形成与发挥。研究表明,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不会构成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但是,贫困边穷地区仍存在一些问题,少食少医导致营养与保健不足是这些地区部分农民身体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素质低下形成的原因
造成我国农民素质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治运动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文革”期间许多学校几乎处于停课状态;二是我国教育体制照搬前苏联模式,弊端多,虽经多次改革,但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贫困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1998年我国农民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6%,农民投资自身教育的能力不足;四是教育尤其农业教育投资收益率低,全社会尚未形成刺激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经济机制与环境;五是国家教育投入较少,1980~1988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仅为3.2%,远低于世界同期水平的5.5%;六是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美国大学任课教师都具有博士以上学位,而我国1996年大学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只有17.5%,具有高级职称者为27%,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素质尤其偏低;七是农业科技推广不力,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一般占农村人口的1%,而我国只有0.083%,而且,许多地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实行“断奶”、“断粮”政策,科技推广手段只是“一张嘴,两条腿”,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总之,造成我国农民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乏力,根源在于农业教育投资的比较利益低下。[3]
二、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含诸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和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业,进而把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富饶的贫困》一书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人的素质差,才是所谓落后的本质规定。”我国农民的低素质对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很大阻滞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又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和心理素质脆弱,农民不敢或不轻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装备无法推广应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为1/9左右,转化率极低,同国际上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此外,从国际经济增长史来看,20世纪之初,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增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足20%,而现在已高达80%。但是我国现在仍不及发达国家一半。另一现象也显示了同样的弊病,由于施肥技术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化肥利用率仅为35%,但世界平均水平为60%,技术先进国家在70%以上。[4]更有甚者,由于农民对一些现代化设施操作不当,对优良品种栽培技术要点、气候适应性把握不准,导致先进技术的应用比不用还糟,进一步挫伤了农民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总之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因农民素质偏低而普遍存在“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风险不敢用”的现象。
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扩散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了农业科学生产水平提高,进而影响了农业科技进步。使得在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实现的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和化学化,至今在我国还没完全实现,我国农业中传统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手段仍然占绝对主体。同时,由于全国农业劳动力几乎不懂计算机技术,因此,我国目前现有的信息设施,也不可能在农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农业现代化要通向信息时代也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二)对农业商品化的影响
农业商品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建立和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农民商品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不懂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预测农业市场走势,根据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变动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或商品。同时,我国农民的营销观念仍然囿于小农经济的“生产什么产品就销售什么商品”的思想桎梏之中,而不是按照目标顾客的需要与欲望,按照“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的指导思想去组织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行为常常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后,而不是走在市场需求变动之前。再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转产慢,受洪涝、干旱、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影响大,农民又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生产盲目性大,常使得农产品需求反差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反过来又导致市场行为扭曲,加大了农业经营风险。低素质的农民因缺乏竞争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情况下常常产生困顿和盲从,常常谈市场而色变。生猪市场1998~1999年度价格的大起大落,导致农民大量宰杀母猪;由于果蔬价格猛跌,果农宁可让柑桔烂在树上而无人采摘,菜农在大白菜地里放牛牧羊现象等时有发生。因此,农民纵使有了进入市场的愿望,因没有进入市场的能力,而只能在市场的门外徘徊观望。即使强行进入,也只能成为市场“屠案”上的牺牲品。[5]
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低也是阻碍农产品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利益是市场的动力机制,效益是市场的通行证,是检验经营者经营成败的试金石。农业商品化呼唤农业经营管理企业化。然而,我国农民因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经营知识和经营本领,无法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致使我国农业仍然在小规模、低层次上运转。农业生产经营成本高、效益差,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相比居高不下,并且由于农产品污染严重,品质低劣,在国内市场上已无法让消费者满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农民的传统的观念思想同样是农业现代化的枷锁。“小人言于利,君子言于义”的儒道哲学,“无商不奸”的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小农意识等都是有悖于市场经济要求的。然而,由于思想意识具有继承性、惯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们的影响又很难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它们对农业商品化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三)对农业现代化整体进程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仅影响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民素质高低成正相关,也是城郊高于乡村,东南沿海优于内陆,呈现出东、中、西三部依次降低的规律。这表明,凡是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较高;反之,凡是农民素质较低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就较低。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反过来又会促进或抑制农民素质的提高。因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富裕,有钱投资于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就形成一个高素质和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良性循环。否则,则形成低素质和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恶性循环。总之,我国农民素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换言之,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素质发展不平衡性这一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真正实现也只能流于空谈。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农民素质,消除农民素质对农业现代化的“瓶颈”效应,就必须从战略高度做到标本兼治、长短兼顾。具体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教育需求的内在动力机制
在全社会形成教育需求的内在动力机制,首先要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把文化素质的高低与收入的丰寡联系起来,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触到科教兴农和科学种田的好处,进而使农民自觉增强智力投资,也吸引农业科技人员专心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其次,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投资收益的机会成本高,比较利益低,这无疑是对农业职业教育、农业高等教育需求的一种抑制。因而,必须加强保护力度,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业教育费用,以此来提高农业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建立刺激教育投资需求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农民对提高自身素质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变外因促进为内因控制。[6]
(二)加大农村教育改革
农村教育要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农村中小学要增开农业科学知识教育课程,加强对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县乡职业中学要保证农类专业的规模,教学内容要实用。高等农业教育一方面要改变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专业结构失调的现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变他控教育为自控教育,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要变仅依靠学校的一次性教育为继续性的终身教育,促使教育者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与丰富。同时,还要强化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为特点的素质教育。此外,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变国家垄断办学为全社会办学方式,改变国家对教育统得过死的现象,改变只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的做法。农业高等教育要实行真正“面向农业,面向农村”的指导思想。
(三)加强教育建设
农民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要落到教育上,因而必须加强教育建设。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既要强化国家投资力度,更要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办学,吸收国外资金,争取国际援助。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自身及子女教育投入的能力,并要完善教育信贷制度,调整和改善投资结构,加大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投入,满足贫困学生的教育需求。二是加强教师的培养与再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稳定而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三是多种形式办学,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而且还要强化成人教育,探讨积极有效的再教育途径。如1988年开始的“燎原计划”和1990年实施的“绿色证书工程”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此外,还应把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再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配方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到农民中去。而且要求农民只有取得了某项技术的资格,方可从事该项农业生产,使农民在获取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带动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期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