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形成、发展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管理模式论文,图书馆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形成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IRM)是本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经济资源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但是,随着这个概念的出现,学术界已把它广泛应用到从古到今的所有信息资源的管理上了。就图书馆而言,从古到今形成(或正在形成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有三种模式,即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在早期图书馆学使用的名称是“图书馆管理学”,已有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历来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指导思想是十分重视文献的“藏”与“用”的统一,是为用而藏,而实际上是重藏轻用。如果资金允许就会尽可能地收集藏书,馆藏永远也不会减少,因为即使是过时的信息,也可提供历史文献满足历史研究的需要。它将贮存的信息集中编目管理,为读者提供方便,但在对待读者能否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方面,即对馆藏资料的有效利用方面却表现得较为消极。这就是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馆藏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使有限的馆藏与读者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引起人们的批评,于是一些图书馆开始将工作重心从文献收藏和编目转向信息的有效服务。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是建立在它拥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的。服务的能力也以其拥有的资源规模质量来体现。从馆藏模式转向信息的有效服务的思想,要求图书馆从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于是开展了种种主动服务的工作,如建立咨询部,开展文献咨询服务;延长开放时间,图书开架阅览,方便读者阅览和借阅;组织讨论会、演讲会,组织读者俱乐部、读书(文学创作)会、国内外美术摄影图片展览会;文献检索讲座、阅读方法和经验座谈会、专题文献介绍与服务……。这样,逐步产生了以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的服务模式,这是处于发展中的新模式。
处于发展中的服务模式有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种类型,以无偿服务为主。这种服务模式受到了挑战。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发展,使用户可迅速、方便地搜寻、选择使用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因特网的冲击和外部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服务的市场化。于是,被认为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金饭碗”的含金量急剧减少,这对于非网络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来说,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图书馆面对信息市场化的挑战和日益发展的读者和用户的新需求,必须开展商业的有偿服务。于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处在形成过程之中了。
2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特点的比较
馆藏模式服务模式
商业模式
以馆藏和编目为
以信息的有效服务为以经济效益为主要
工作重心
工作重心 目标
重藏轻用,被动
创造多种服务形式,争取客户,开展竞
地坐堂式服务主动为读者服务
争
各种文献信息具
根据读者需要选择推着重开拓为经济服
有同等的地位荐有用的信息资源 务的新信息资源
服务能力以拥有
馆藏文献服务与网上以网上服务为主
的馆藏资源的数
信息服务相结合
量和质量来体现
无偿服务
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市场化的有偿服务
相结合,以前者为主为主
从上述比较中可见三种模式是有较明显的差别的。但是这些特点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事实上,客观存在于某些领域中的多种模式之间都有相互吸收、渗透、补充的情况。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况。三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是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变化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图书馆本身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所决定的。三个模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吸收和补充也是受上述客观情况所制约的。
三种模式并存及互相渗透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图书馆改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不少不熟悉和不甚熟悉的东西,工作人员必须“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检索、分析利用和提供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三种模式的各自的优势,使信息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状态。
3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
从古至今,图书馆逐步地形成的信息管理三种模式,并非是后一种模式完全替代前一种模式,而是向前拓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当今世界,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三种模式是并存的,互补的。它们会分别存在于不同的图书馆中,也会在同一图书馆中同时存在几种模式,或处在模式的相互吸收、渗透之中。三种模式将继续发展,不断完善,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
3.1 馆藏模式仍在继续发展
经历了数百年的馆藏模式并没有走到尽头,而是继续发展。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电子文献、机读文献等丰富了馆藏的内容,国际互联网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有限的馆藏资源,使图书馆的收藏由静态的收藏变为动态的文献收藏加网上信息资源的存取。针对馆藏不断增多、形式多样和读者的新需求,图书馆工作者为了把馆藏和编目工作做得更好,开展了内容广泛的研究。有的国家在研究并实施把综合性的大型图书馆办成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新型图书馆,相当一部分分馆可成为某一学科文献的集散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进而成为研究型图书馆。有些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面对信息爆炸、价格上涨与图书经费短缺的矛盾,加强馆际互借和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对图书馆硬件环境建设,创造一种优美、宁静、舒适、便利的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而从馆藏模式向服务模式的渗透更是发展的重要方面。
3.2 处在发展中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随着为读者服务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活跃,服务的形式起了很大的变化:从读者来馆到走向读者、用户;从局部于图书馆本身所拥有的文献转变为开发利用多种信息资源;从提供一、二次文献的服务转向高层次、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网络信息环境为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不仅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扩大了上百倍,而且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仅仅通过本馆文献服务的用户方式,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和读者的需求。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三个重点:(1)对基础性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服务于教育与培训;(2)居于前列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服务于科学研究;(3)对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用于经济和商业方面。后两种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服务,将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而图书馆除了无偿服务之外,不可避免地要增添有偿服务。因为公益性信息(包括气象、自然资源、人口等)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应体现“社会效益”原则,开展无偿的信息服务。对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信息(商贸、投资、金融、企业经济、娱乐等),可体现“经济效益”原则,开展有偿服务。
3.3 正在形成中的商业模式
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经成为共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存在着图书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也需要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按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理解信息的生产、交换、提供的过程。
70年代后期“有偿服务”“信息市场化”等问题曾经困扰过美国图书馆界,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经历这种困惑。这是与信息服务业的崛起有密切关系的。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是起步阶段,其后我国的信息服务业步入了形成期,80年代中后期在信息化发展的热潮中,开始尝试有偿的信息服务。据估算,1989年,信息服务业的总营业额为15亿人民币,1990年为20亿,1991年达32亿。其后政府信息机构逐步改变仅为内部服务的做法,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技术装备和技术力量向社会提供服务,推出了面向企业、面向全社会信息用户的信息产品,开展有偿服务(也有无偿服务)。可见图书馆在转向以服务为重心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市场化的有偿服务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因而在服务模式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发展基础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产生了商业模式的信息资源管理是必然的。
商业模式的信息资源管理把信息看作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种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将信息作为商品或商业活动、研究、发展和决策的资源,信息服务的目标是如何在商业环境中利用信息以及使信息和知识在商战中成为竟争的因素,信息咨询成为一种主要的产品,它的目标可描述为:信息→知识→产品→利益。
4 图书馆向商业模式拓展的优点
4.1 缓解信息爆炸与图书馆经费短缺的矛盾
由于信息爆炸,书刊不断增多,图书馆藏书既要齐全,又要有复本,所需经费也要不断增多;来自财政拨款与图书馆实际所需经费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感到图书馆经费难以为继,我国图书馆的图书采购量日渐萎缩。所以一方面要利用网上信息来缓解矛盾,另一方面要通过图书馆进行有偿服务来解决一些购书的经费,但后者是难以完全被前者所取代的。
4.2 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发展信息商品的目的在于开发信息资源,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需求,使技术性、应用性的信息商品在它的生产者、传送者与消费者之间流通时,采取货币形式等介交换,使各自的经济利益都得到实现,促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按需生产、按需分析”。
4.3 与信息咨询服务行业竞争,并取代社会上假冒伪劣的“信息服务”
我国近年来信息服务迅速发展,在各地出现许多“信息服务公司”、“咨询公司”、“点子公司”,图书馆的服务受到压力。有的公司只是三四个未经资格认定的人,加上七八份报纸,一把剪刀,靠剪贴方式提供信息,其质量可想而知,有的对信息的时效、真伪都不管,乱加传播。图书馆可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发挥自身优势发掘信息资源、设备、专家学者的能力等,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以取代这些公司,并成为用户面临信息问题时的最佳选择。
4.4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是通过文化传播和人才的培养来实现的,是隐性的、间接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商业模式是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得以充分的发挥,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况且图书馆提供有价格的情报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普遍需要;这种发展趋势对图书馆的地位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指出的是,图书馆搞商业模式不等于图书馆实行市场化以达到经费完全自给。即不能回避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主要是靠国家投资的方向。从学校图书馆来说更是如此,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是政府投入乃是各国之通例,公立高校也主要靠政府,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经费中国家补助的比重正在增加。
(来稿时间: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