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大学教育的新理念_道德教育论文

生态德育:大学教育的新理念_道德教育论文

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新理念论文,生态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1-0210-04

一、生态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谐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过去,人们往往以为只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就可以无限制,自然界似乎是难以穷尽的百宝库,现在猛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界也是相当脆弱的。若无休止地发展下去,人类欲求的无限性必然与自然供给人类欲求的稀缺性产生极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必然打破发展与生态、科技与生态、消费与生态、人口与生态之间的平衡。人类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平衡发展,特别是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几乎关系到生态安全与人类本身的存亡。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其实一样,发展不只是单向度的平面发展,而是多向度的立体发展,必须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和国外等综合性的发展,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协调和谐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全面进步,使发展的目的性与规律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除了强调社会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还蕴含了以自然为本、以生态为本和以环境为本的内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最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缓解资源压力的必然选择

应该看到,由于以往我们生态意识的缺乏,总认为地球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或聚宝盆,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似乎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需要的问题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直接恶果就是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如果人类不幡然悔悟,那将无异于“自掘坟墓”。由此及彼,我国的资源压力更是不容乐观,乱砍滥伐、掠夺性开采、水土流失、疯狂采砂、恣意猎杀、饕餮海吃等等,导致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草原面积不断萎缩、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气候变暖等等。如果再不遏制这种现象,保持生态的基本平衡,任其下去就会把我们这个生态日渐脆弱、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推向绝境。

(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需要

自然界的每条一生物链、每一物种都有各司其职的明确职能,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从来就离不开自然界的庇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必然促进人类自身的和谐,自然生态的恶化也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恶化。事实上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生命线。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而导致人文文化的衰亡。目前生态恶化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将大量的污染物投放在大地、江河湖泊和大海,加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生物总量的不断耗减,这不仅削弱了生物调控生物圈的能力,还加重了生物调控的负担。脆弱的生态系统已经到了承载极限,人类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那将无异于自毁。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保护生态、善待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规律,这是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这就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延续的需要。

(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整个地球生物圈是生命的母系统,人类只不过是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母系统整体延生下去了,子系统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现在看来没有任何技术可以替代母系统或逆转这种母子关系,如果某个强势物种为了满足自己单个物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灭绝其他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严重耗减,使生物调控生态系统的能力严重削弱,那么生态系统早晚会发生突变使得原有生物难以生存,这个强势物种也就随之不可逆地要走向绝境。因此,作为强势的自然之子的人类,不仅需要一个人与人自身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一个持续稳定能不断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环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既保证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需要;既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保证现存人类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又有利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可能维持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既保证整个社会的永续发展,又促进整个自然跟进接替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体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长远眼光和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崇高追求,是遵循发展的代际公平关系原则的必由之路。

二、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发展观

恩格斯曾经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P519)“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P519)马克思也指出,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论述把人、社会、自然统一起来,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的支撑,而人也对社会和自然负有重大使命。可喜的是近年来党中央已经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反映了人与社会、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念,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要正视目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各种不均衡的矛盾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这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题中之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点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我们祖先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生态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难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罗素会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文明就没有指望了。的确,中国传统中有着丰富而又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深邃论述,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对自然怀有一种崇高的敬畏之心。可以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主张。道教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外师造化,无为而为,遵循自然法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戕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和“六道众生”,也就是不杀害一切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下游、洞里钻的生命,且还要“普度”这些“众生”,甚至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强调人类要做大自然的朋友,要善待环境,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也是这样,《礼记》中说得好:爱草木,惜砍伐,早春抓起,不可懈怠。《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认为:“德莫大于和”。甚至生死予夺也要遵循自然规律,等等。从这些传统文化中可以挖掘出许多令世界注目的生态道德教育范例,这也是我们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之源。

(三)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当代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采取急功近利式的掠夺性开发,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那么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生态危机的“因果报应”不仅会出现“现世报”,更会产生“后世报”的隔代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在空间上要求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在时间上要求既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理论确认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强调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面向未来的价值观。社会公共资源不仅是属于个体的,也是属于群体的;不仅属于当代,也属于后代;随意占有和挥霍浪费公共资源,不只是个体的事,还是群体的事、千秋万代的事。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资源是稀缺有限的,有的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谁多占了就意味着其他人少占或者不占,这显然有失社会公平和正义。而可持续发展理论正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延续的一种焦虑和一种超前的理性思考,能够有效地降低人类未来走向可能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各种灾难或风险。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应对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

据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总体上应该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在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生态道德教育缺失或生态道德意识不高的情况,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自然缺乏敬畏和爱心。因多年来潜移默化或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和“斗天斗地”等观念的影响,始终把自然界和动植物作为人类永远掠夺和攫取的对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对生物缺乏应有的爱心和同情,从而出现个别大学生伤熊、虐猫等以折磨动物为乐的现象。其次,奢侈浪费现象严重。现在大学里几乎是清一色的“80后”的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从小在温暖环境下长大,受尽父母与祖父母辈的百般呵护宠爱。缺少生活的历炼,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生活消费上普遍大手大脚,缺乏节约意识。据调查,现在大学校园里资源浪费现象依次为:水浪费、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残渣,乱扔废旧物品,有害物品,到风景区游玩乱丢塑料袋或垃圾污染环境,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长期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致使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只追求自身的享乐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忘却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校园文化也趋向庸俗化、商业化和功利化,缺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生态道德文化的构建。四是一些消极的陈规陋习阻碍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培育。

(二)强化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生态道德素质培育等方面。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在于使生态道德观念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他们将来成为一名具备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当代大学思想政治课虽然也有生态道德的内容,但毕竟比重不大,仅在新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蜻蜒点水似地点了一下,对学生的系统启示意义不大。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运用学校的主渠道进行课堂教育,同时配以系列选修课,使学生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特别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担当保护子孙后代延续、生存发展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2]且要让这种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体系中最富有实践和生存意义的鲜活内容。

第二,鼓励大学生做生态道德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或骨干力量,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是佼佼者,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思想的教育和灌输,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产生认同感和理解力,终究可以起到推动者、实践者和宣传者的作用。当然,在践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层面上,一方面,高校本身要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使之一开始就拥有一种直观的良性体验。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参观考察,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让他们去感受自然、体会自然、了解自然。

第三,在校园里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生态道德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只有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解决好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解决好节制人的过度欲求的问题,才能解决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大学是国家人才储备的宝库,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一种能与现实紧密结合最富有生存示范意义的教育。我们大学生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率先争做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表率,在校园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开展“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侈浪费”的活动,长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观念,在消费过程中自觉去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主动购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积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从身边做起和点滴做起,这样在整个社会示范开来,应该是大学生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最具现实和实践意义的贡献。

第四,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提高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应重视这一新途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育人作用,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体系,扩大德育影响,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相关生态环境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道德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足够的智力支持。而教育形式完全可以考虑多样化、形象化和系统化,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读书会、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付诸于行动,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实践,使大学生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各级政府和社会要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提供便利。各级政府和社会也要为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在充当志愿者和劳动就业方面多向大学生倾斜,比如让大学生参与到国家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工程中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方面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中体现道德品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标签:;  ;  ;  ;  ;  ;  ;  ;  

生态德育:大学教育的新理念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