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网站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网上书店论文

中国图书网站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网上书店论文

中文图书网站的前景和我们的应对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中文论文,前景论文,图书论文,网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时代,真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无时无刻都处在被淘汰、被覆盖、被刷新之中。在网上,“旧闻”固然没有它的位置,而所谓“新闻”也只是各领风骚数十秒而已。

因此,如何认识信息,捕捉新闻,并让它们转化为编辑出版资源,就成了网络时代业内人士的新课题。当今,人们在感官上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似乎掌握了信息,就拥有了知识。这是将信息与知识等同为一体了。其实,信息并不一定就是信史,新闻也不一定就是新知。换句话说,即使拥有了最广泛的信息和最快捷的新闻,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占有了知识;“网上什么都有”,并不能够表明你的大脑中什么都有。这里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知识”转化的问题。

落实到书业界,尤其是对于出版业者、发行业者和编辑人员来说,我们认为,对于目前海内外已经注册的知名图书网站作持续性的关注,不仅是编辑出版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一条捷径,而且是编辑出版人员掌握同业动态、吸纳最新资讯、补充新鲜知识、汲取创新动力的渊源。

因为在网络的营销活动中,图书是最早上网销售的商品之一;而网络站点中,书业网站其实也是问世较早的一个类型。其原因在于:“网络是一种媒介,它具有媒介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图书是一种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只不过它更古老、更为大众所熟知。在人类知识和文明的承载和传播上,网络和图书具有相同的特性,知识载体形式不同,流传形式不同而已,图书是对人类知识和文明的纸质承载,网络是对人类知识和文明的电子承载……。”①

一、海内外知名的中文图书专业网站

在中文图书专业的网站中,像“大唐中文”、“书香门第”等已堪称资深网站了,拥有基本固定的读者群和相当广泛的爱好者。而对在线图书(包括少量进口原版书)均作内容提要的“翰林书院”(www.netbook.com)、拥有图书分类检索等功能的“广州图书中心”(www.book.gznet.com/scripts/cgiip.exe./index.htm),以及立足于读者层面的“四川省新华书店”(www.xinhuabookshop.com)等来说,则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这里,我们将近年来新崛起的若干中文图书专业网站择要作一介绍,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1) “博库中文网站”(www.bookoo.com.cn)这是一家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网站”,于今年夏天开通。该网站由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硅谷创建,是一个中文图书阅读和电子书籍信息的发布平台,可为世界各地的中文读者、作家、出版社和有关媒体或行业提供服务。目前,该网站已经获得数百位国内外知名作家的作品授权。

(2) “800图书网”(www.book800.com.cn)这是一家由北京八维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中文网上书店,是首家获得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审核批准的中文图书网站,于今年春天开通。该网站是全球性的800系列网站中的一支。旨在为图书读者提供新、快、全的新版书籍信息服务,涉及图书的内容提要、封面书影、版次、书价和出版背景,以及业内专家的评论和评价。浏览者可以采用“网上支付”等交易手段,获得该网站快捷配给网提供的供书服务,并享受优惠。目前,该网站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0余个中心城市发展了图书配给点和加盟书店,并与我国知名的先锋派小说家邱华栋等一部分作家签约。

(3) “当当”(www.dangdang.com)这是一家于1999年深秋成立于北京的中文网上书店,被称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据报道,它可以提供20万种中文图书的现货供应,保持每天新增200个书籍品种的记录,并初步构建了“主题分类”系统,将所有著录图书专业性地分为50个大类,以供读者选择。同时,它还在北京建设了一个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的图书配送中心。在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开拓40个大中城市的上门送货业务,并进一步开通“中国图书采购网”,沟通图书出版与书籍批发、零售以及电子商务之间的渠道。

(4) “华有网站”(www.chinayou.com)这是一家旨在建成我国首家中国书业“网上社区”的网站,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拓图书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该网站以网罗全国数万家传统书店加盟,进而缔结为“网上书店联盟”为终极目标,它以书业信息交流和新版图书交易为主要业务,可为加盟者提供全国出版社情况介绍、新书信息和订单服务等。

(5) “在线图书”(www.bj.col.com.cn/phototext/zxts/index.htm)该网站最有价值的是有关图书方面的大量链接,包括国内外著名图书馆、出版社、图书发行和销售机构,以及报刊电子版的主页链接,此外,还有一些以藏书和书评为主的个人主页介绍。

(6) “世纪信息出版网站”(www.abc88.com)该网站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创办,设有“环球博览”、“中国出版”、“编辑之友”、“业内新闻和法规”、“版权信息”、“精品书廊”、“新书专递”和“国内外畅销书排行榜”等栏目,别具一格的是开设了“投稿之窗”和“古旧书交流”两个特色栏目,作者或读者通过上网,即可免费将自己需要寻求出版者的书稿选题,或者可以转让的古籍旧书藏本信息广而告之。

(7) “三石图书文化传播网”(www.3stonebook.com)被称为“中国首家图书资讯专业传播网站”,由青年书业评论家、策划人张磊(笔名“三石”创办,于今年早春二月开通。该网站旨在广泛传播书文化的信息,将对象锁定在书业界人士和爱书的网友层面上。设有“新书告示”、“书情解析”“读者论坛”、“书香人生”、“书籍知识”、“在线阅读”、“网络书业”、“图书营销”、“作家访谈”等专栏。

二、中文图书网站的发展前景和业内人士的应对

目前全球的网站总数估计已经达到500万家,我国自从1994年联通了国际互联网络以后,至今也已拥有至少1万个中文网站,网民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8位,到2000年春天达到890万人。②

我们认为,21世纪,既是信息时代,又是网络时代。对于编辑、出版、发行等书业从业人员来说,互联网是人们跨越时空、进行书业信息发布的重要通道,更是获取各行各业相关信息,构建图书选题的重要信息源泉,而海内外的各种图书专业网站,则值得人们首先熟悉,并持续关注。

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目前网络使用的情况来看,网民们几乎都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人口”,他们的知识等级,起码都在传统书业过去所常常定义的“中等文化程度以上”。正如知名书业策划人张磊所说:“从营销的角度看,网民其实就是读者。为什么?没有一个网民不读书,网民有850多万,这些人就是我们的目标读者。其实他们这些人上网并不是要买书,他们是需要资讯。”③

实际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实行学历教育制度以后,最广大的网民成分,早已在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以上。有数据表明,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就拥有了全中国五分之一的网民人数,在我国拥有网民最多的省市序列(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中遥遥领先。④而这些地区,也正是我国选题资源最丰富和出版实力最雄厚的地方。因此,无论是传统纸质书业还是现代电子书业,对于这一层次的读者份额绝不能熟视无睹。

其次可关注的是,中文图书专业网站目前已经开始走出“网上书店”的藩蓠,走向大书业的广阔天地。而不断加强对良莠不齐的书籍产品的价值评判,不断充实对复杂纷坛的书业现象的分析评论,将是我国中文图书网站的永恒命题和灿烂前景所在。

自从亚马逊网上书店创造了既惊人又骄人的书籍营销业绩以后,网上书店的巨大潜力,一直为海内外书业界人士所看好。“西单图书大厦”、“上海书城”等,都开辟了网上售书的新渠道。此外,如我国最大的民营书业——席殊好书俱乐部有限公司,早些时候就有决心要创办一个我国最大的网上书店。

不能否认,网上书店虽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但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多年来,有一些所谓“网上书店”,实际上只是传统模式经营的“邮购书店”的网上延伸或者说是业务变格,因为书店与读者之间并不真正具备网上结算的互动能力,读者在网上选定想要购买的图书以后,还必须跑到邮局去汇出书款,然后等候邮包。

与此相反,另外一些网上书店如“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南京商友网上书店”等,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在经营上走出了新的步伐。

以“上海书城网上书店”为例,它的网上交易系统,就可以让读者端坐在家中的电脑前,上网完成“逛店—淘书—结算”的全部程序,然后坐等所购书籍进门。作为我国首家正式通过SET认证的网上书店,由于“上海书城网上书店”选择了香港中银集团作为它的支付网关,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持有国际通用的VISA信用卡,就可以购买到上海书城的在供图书。国内读者则无论所持是长城卡、牡丹卡、还是龙卡、金穗卡或太平洋卡,也都可以通过网上进行结算。上海书城网上书店的开通,使得中文图书信息一下子闯入了全球的资讯空间。

另一方面,中文图书专业网站也在努力开拓自己的经营方式,以期为网上读者和业界人士提供深入而广泛的服务。如与“800图书网”签约的邱华栋,即由该网站总揽了他的长篇小说新作《正午的供词》的网上平台和网下渠道的发行权,从而成为我国中文图书网站的业务里程碑之一。《正午的供词》是一部揭示我国影视圈内外人物隐秘生活图景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文本由北京出版社近期出版,而由“800图书网”包揽网下渠道,即北京版文本的发行权。

因此,作为一个书业界人士,应该及早地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找准自己的位置,网络天地,贵在有我。

可以说,在所有的网站中,新闻网站、图书网站和生活消费网站,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网站之一。其中的图书网站在本世纪人类的精神文化消费中,将有其不可估量的地位。目前我国的中文图书网站一般拥有的是图书数字化以后的版本,今后的趋势必将越来越多地拥有图书的电子版权乃至签约作家。如“痞子蔡”所创作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最早在网络上发布以后便风靡一时,在台湾和大陆先后问世的纸质文本也仍然引起了读书界的轰动。这说明,网络电子作品与纸质文本作品之间的互动影响效应,已经开始凸现在世人面前,对于图书市场的潜在意义更是非同小可。而且,随着图书网站信用度的进一步提高,书业界人士的全方位介入和专家学者的多层面的参与,图书网站将由如今较为简单、低级的信息处理机制向复杂、高级的状态转化,从而无情冲击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和发行业。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网络化背景下,书业人员只有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从业体态,才能在各自的网位上站稳扎根,进而取得喜人乃至骄人的编辑、出版、发行业绩。

标签:;  ;  

中国图书网站的发展前景及对策_网上书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