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530022)
摘要:西方近代思想史中,法国思想家卢梭在教育、哲学以及艺术文学方面都颇有研究,他的著作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影响巨大,值得仔细研读,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的更是推动历史进步,具有宝贵的探究价值。《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和《社会契约论》这两部著作着重论述他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具有前瞻性,不仅影响当时的法国政治制度,对当前的中国政治发展也有借鉴作用,今天重点论述他的政治思想以及带来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卢梭;政治思想;社会契约论;现代启示
正文:
卢梭大力宣传自由平等意识,批判独裁专政制度,认为天赋人权,一切权利并非君主赋予,坚持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民主权说”,他的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影响了启蒙运动,进而为法国大革命爆发奠定基础,不仅如此,还为美国《独立宣言》和马克思的《资本论》产生提供了创作源泉,他的政治思想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有借鉴意义,为后人留下了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平等思想
不平等现象的研究集中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书中,研究出的最终结论就是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社会邪恶也随之衍生,但是人的自由平等却消失,财产不均造就奴役关系,奴隶就产生了,公民社会为将这种关系合法化,法律就产生了。解释奴役关系合法化的过程:“首先证明贫富之间的差别是正当的;其次证明强弱之间的差别是正当的;最后证明主仆之间的差别是正当的;”[1] 人在自给自足状态下,没有和外界发生密切联系,没有与周围人的对比,虽然相对闭塞但不会滋生过多欲望,是财产分配不均造就欲望、嫉妒,憎恨不良情绪,这才导致种种不平等现象。
(一)财产平等
如果财产上不平等,就无法谈真正的自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告诫避免国家民众间出现贫富严重不均的状况,贫富差异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国家安定,贫富差距在当代社会一直是个难题,有待解决,对今天也有警醒作用,贫富差异导致个体之间出现对立状态,会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心理,这些都是危害国家安定和谐的不利因子。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自给自足,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平等问题,但依靠个人的力量来确保个人财产占有权,个人力量总是有限的,由于性别、年龄、体质上的差异导致体力上的不平等,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个人权益,实现平等,大家就要共同遵守社会契约,人人有权获得所需东西,但无法拥有过多。参与社会契约过程中,个人将自己财产和本人让渡给社群,国家拥有所有个人财产,但不代表个人失去拥有财产的一切权利,正是放弃了私有财产,才保证个人财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伙有权支配我们,我们也有权支配同伙,失去多少就得到多少。
(二)权利平等
卢梭一直力图创造一个理想社会,公民社会里的每位公民都保持德性,共同遵从社会契约,用共同力量保护社会每位成员的利益和安全,每位成员不是服从给某位管理者,而是服从整个集体,这就意味一种平等关系,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根据社会契约根本目的是保护共同利益,在相同条件下,公民平等享有权利,那怎样解释战争和惩罚罪犯问题呢,具体表现在怎样命令部分人员上阵为国效力,部分人却在后方安守家园,以及对罪犯处以极刑的合法化上。卢梭在社会契约中强调自我保护,战争中参战是进行自卫,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亲人,必要时放弃个人生命,是自然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生命”。[2]
关于处置罪犯问题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明确提到:“为了不做杀手的牺牲者,杀手就得受死”。[3]那些违背自己他人权利的人就成为罪犯,或那些社会契约的背叛者,就不再是国家成员了,国家与罪犯中,要么罪犯死,或国家亡,社会契约的权威不容侵犯。关于罪犯服刑态度表现好的提前释放,坦白从宽处理现象,卢梭也提出领导集团有宽恕的特殊权利,代表民众去宽恕他们,另外人性本善,大多数罪犯能改邪归正,应该给他们悔改的机会,不能频繁使用死刑,被迫频繁处死囚犯只会体现政府的软弱无能。
(三)受到平等制约
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的但拥有的自由有限,个人力量是渺小的,无法抵御外在力量的侵袭,只有依靠社会团体的庞大力量,生命安全和私人财产才能得到保障。克制贪婪欲望,规束自己的行为看似是对自由的限制,实则是获取自由。 “社会契约中,人失去自然自由,和诱惑他能获得一切的无限权利,而得到公民自由和他拥有的所有财产。为了避免误解这些补偿,我们必须明确区分自然自由和公民自由:前者仅为个人力量所限,而后者则为共同意志所限。也必须区分占有物和财产:占有物不过是首先占有的力量或权利的结果,财产则只能建立在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名称基础之上。” [4] 这种自由平等意识刺激民主觉醒,不仅影响法国大革命,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还被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宏图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吸收部分思想,其中自由平等正是社会层面的概括。
二、社会契约论
谈论卢梭的政治思想,就不得不说《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于1762年问世,“人生来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5]出自《社会契约论》首卷,卢梭对当时的社会秩序是批判的,对封建专制表现出的是不满以及激进的革命精神,他提议人们利用社会契约去确保自由,而不是销毁自由。书中的民主思想影响了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
(一)共同意志
“共同意志”在《社会契约论》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确保共同意志成为政府的动力与目的是政府成立的首要解决问题。卢梭把大多数人的表决作为共同意志最明晰的标识物。“当在人民议会通过一项法律时,要民众回答的不是对该项法律赞成与否,而是让他们判断该项法律是否与属于他们的共同意志相一致,因此,每个人投票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统计投票结果时,可以清楚地了解共同意志”。[6]
(二)宽容看待宗教
关于描述信仰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目前对于国家而言,十分重要的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也许会使他在尽职尽责中感到快慰。不过,这种宗教教义除了影响道德、影响某人对他人负有的责任之外,既与国家无关,也与国民无关”。[7]因此,为了保持每个人的自然美德,就组成了国家。
在管理一个公正国家问题上,一直存在关于公众舆论和宗教信仰的讨论,宗教不能统一用好坏来判别,要评判一种宗教,就必须审视信徒的生活,而不是光看书写的文字。就像卢梭在《萨瓦副主教的信仰誓约》描述的那样,卢梭呼吁要以宗教式的宽容态度来对待公民宗教信仰的立场。
(三)人生来自由
卢梭制定社会契约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保障最大限度的自由,没有人天生就应该是奴隶,产生奴隶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让了自己的自由才被迫成为了奴隶,或者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奴隶身份的延续。个体服从国家管理,听从国王命令,但不能把自己置于奴隶的身份,人从出生起就拥有自由的权利,如果甘愿放弃自由,无疑等于放弃人性。他反对富人阶级的暴政,保护下层人民的权益,反对奴隶的存在,因为这在他看来是放弃人权,他竭力恢复人生来自由的权利,只不过这种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在社会契约下规范的自由,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人民主权说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中,领导集体不是统治者,而是全体人民自身的集合体,人民主权说中的人民不单单指某个人民,而是人民的整合,共同利益,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发挥主权的方式则是直接投票表达公意,而将公意落实为具体行动就要依赖于法律。
(一)公意表达
卢梭在论述“公意”时,把它和“众意”区分开来,最主要区别在于公意代表的是公共利益,维护的是集体利益,总是公正的、正确的,众意只是代表众人意志,更倾向于个人私欲,维护的不一定集体利益。公意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则是投票,投票的结果体现共同意志,但是公意指引的判断不一定是明智的。比如,资产阶级投票出来的民主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将吹响胜利的号角。这要求立法者摆脱情感束缚,绝对的清正廉洁,毫无私心将集体利益摆在首要地位。
(二)主权行使
既然主权是对公意的运用,公意代表的又是公共利益,那么主权则是人民放弃个人私欲赋予的,代表的是最高意志,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只要领导集体中的成员只要不损坏国家利益,一心维护共同利益就不会受到伤害。卢梭发展社会契约论,指出社会契约一旦生效,就代表个人权利的让渡,人民通过服从共同意志,放弃部分自然状态下的个人自由,获得更大自由,更多幸福。服从共同意志法律就等于服从人民意志,就是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无论谁拒绝服从共同意志,整个社会就被迫他服从,这意味迫使他获得自由。
(三)法律落实
公意通过法律得以体现,因此人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立法权则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民主意识对于我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具有启示作用。我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广大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投票选出代表自己的人大代表,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主权在民不在官,一旦有人做了危害集体利益的事情,就受到集体舆论压力受到谴责,或者法律有权利发挥它的强制性,强迫违背者接受法律的制裁,接受法律的惩罚。
国家法律体现共同意志,并不只是维护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是维护集体利益,当领导集团不存在,建立绝对权威或主宰,可和个人放弃自由相提并论。需要注意的是,全民意志和共同意志不同,后者关心共同利益,前者关心私人利益,共同意志必须来自每个人,才能适用每个人,社会契约赋予领导集团控制成员的绝对权利,如果每个成员平等服从,就无所谓社群哪个部分处劣势,只有这样才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好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四、现代启示
卢梭的理论思想激发了法国大革命,也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推翻资产阶级,为了人类解放奋斗终生,号召共产主义革命,,对21世纪的当代中国带来了启示。
(一)树立正确财产观
财产对于人类的异化,不仅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社会也深受影响,贫富差距大,财产分布不均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甚至导致“金钱至上”思想观念,卢梭的平等思想具有借鉴意义,我们需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财产观,不能把金钱看作“万恶之源”,也不能认为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金钱作为一种商品交换的媒介,它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但财产不应该作为我们的毕生追求,切不可金钱至上,沦为金钱的奴隶。
(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社会契约论的出现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我们平等享有国家赋予我们的公民权利,当然也要相应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公民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相统一。个人行为要受到法律规则的制约,同时法律又带给我们稳定保障,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个人财产不受侵犯,在这种大家都认可的社会契约中行使作为公民的权利,严以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体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大局为重,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维护集体利益其实就是维护个人利益。维护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危难之际,我们要有大无畏精神,为了亲人为了广大同胞挺身而出。
(三)政府一切工作为了人民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了让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公正。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位高权重的领导者更应该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执政为党,执政为民,把国家政策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个家庭,只有每个小家获得幸福,其乐融融,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也会随之进步,才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就重视家风的重要性,国风之本在家风,重视家庭,强调家风,已经深刻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
(四)民主投票维护共同意志
关于共同意志,今天体现在民众投票中,可以说,通过投票的方式能很好表达民意,选举管理者,广大群众需要投票选出德才兼备之人,法律的确立也需要民众投票参与意见,卢梭关于国家建设的政治观不仅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深深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群众通过投票选举选出地方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将群众意见进行整合反馈党中央,群众间接管理国家事务。通过直接选举或者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睿智的领导者,能集思广益了解民意,更能彰显民主,每年的“两会”把全国代表大会召集起来,一起讨论宪法修订,完善制度,凡是大会顺利通过的文案大多是人心所向,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一切法律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集体利益,遵从宪法,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共同意志。
(五)宗教信仰自由
卢梭的宗教自由见解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多宗教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公民除了拥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也有选择不信教的自由,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的一种表现,信仰自由的最终目的是让公民精神得到满足,找到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论
学习卢梭政治思想,可以拓展思维,扩充知识面,而且卢梭政治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合理解释国家的建立运行,对历史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一种社会形态的完善必定要吸收旧的事物的合理部分,当前中国政治制度性质虽然和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但是我们要看清事物之间的联系,吸收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新事物。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发展应当汲取卢梭思想政治精髓,进行理论创新使其中国化,如果再根据具体国情具体应用,必将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8.
[2]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
[3]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45.
[4]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23.
[5]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
[6]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6
[7]卢梭.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13.
作者简介:薛世彦(1995.03-),女,河南南阳社旗县人,广西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薛世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卢梭论文; 契约论文; 社会论文; 自由论文; 国家论文; 意志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