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基础教学中的工具学科,阅读和写作传达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借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表达人文色彩,是基于生活学会观察、学会布局谋篇和表达的一项复杂的逻辑思维。
一、基于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不断渗透写作理念,即到生活中捕捉写作的动情点,方能写出至情至性的文字。
1.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写作要避免假大空,大了必然空,大了学生不能驾驭必然假。学生的生活环境注定了不能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现一个社会主题,也不失为一篇好的文章。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小处着眼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如周末我曾经布置一篇题目为《人行道上》的文章,意在通过让学生观察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表达情感。多数学生写的低头族、横穿公路现象,有一个学生写的是绿灯时间,一对老夫妻牵手过斑马线,途中红绿灯转换了,司机依然目送两位老人从容过斑马线,反映了现今人类的文明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写到这里,立意比批判低头族的已经唯美,这个学生没有搁笔,继续阐述两位老人间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的美。这样的立意在班级宣读之后,学生一下子知道应该如何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了。写作就是要思考把读者的精神世界摆渡到哪里,让读者感受文章的力量。
2.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说:写作,贴近生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要贴近自己的经验,写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东西。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加工,正如我们不能直接吃干面一样。生活中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从来就不缺感人的事情,这些事情流露着高尚而又温暖人心的真情,需要认真体会、用心感受。如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被很多人认可、喜爱,主要是因为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引发了多少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真实”并不完全排斥合理的虚构。文章是艺术而不是技术,文章不能“复制”生活,而是根据需要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加工,从而高于生活。比如藤野先生可能帮A同学改过讲义、帮B同学纠正解剖图,在鲁迅笔下,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关爱集中于一个学生身上,并一线贯穿,藤野先生的形象得以塑造,而且达到了真实感人的效果。因为“真”,很多读者都能从文章中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影子,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继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基于结构,勇于取舍
谋篇布局即文章的结构。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富有艺术特色的文章结构,能把读者变成作品的奴隶,读者倾力投入作品时时品读而不知疲倦。
文章的字数有限,读者的注意力也有限,所以,作文的布局谋篇、详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快餐文化社会,如果没有较高的艺术手段,更需要详略得当地突出中心、表达中心。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对于家庭的窘境三言两语带过,而对于人过中年、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的动作却浓墨重彩、倾力渲染。对于父亲的语言,文章总共出现了四句话,这四句话也是极其简短的,也正是父亲这种简短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天下父亲的共性——深沉的爱;也是这种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把生活的重担独自扛在肩上,装在心里,如山巍峨、如水柔韧的既阳刚又阴柔的父亲。这个父亲的塑造是家庭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当时社会父辈的缩影。可见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在于语言的多寡,而在于我们对人物的认知解读得是否到位。
三、着眼于语言,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水到渠成地深化情感、升华文章的中心。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力量,感受到作者的价值观,从而引领读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如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一封书信体文章,作者运用大量修辞对圆明园进行描写,着力刻画圆明园独一无二的奇迹、杰作,表达了作者对世界艺术珍宝圆明园消失的惋惜;同时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强烈地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表达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恨,字里行间表现了雨果正直、坦荡的心灵。作家有国籍,作家的思想没有国界,议论性的语言,是雨果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有力回击。
“说真话,诉真情”,真话源于作者对文字的敬畏、对读者的态度,更是作家职业使命感的再现。文以载道,抒发真情实感,传达大众心声。
论文作者: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文章论文; 英法论文; 父亲论文; 读者论文; 学生论文; 雨果论文; 圆明园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