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_农民论文

试论西部地区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地区论文,化与论文,试论论文,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史来看,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依托。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农村人口向中小城镇集中的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而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30.4%。而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为41%左右。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并已经明显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则更低,仅为21.5%,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一、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循环效应。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西部非农人口比例上升得特别缓慢,即城市化发展的速度缓慢,而人均GDP则上升迅速,使得西部城市化发展水平不能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说明西部地区没有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经济的规模、集聚效应,从而阻碍了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表1 西部地区非农业人口、人均GDP、人员就业状况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要求,诸如经济规模、人口聚集、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等等。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更要求人口的聚集。工业化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产业的就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由于工业化的决定作用,使得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就业比例逐渐增加,从而使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逐渐得以提高。由表1可以看到,当西部非农人口率为13.69%时,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为21.94%;当西部非农人口率为19.23%时,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达37.62%,显示二者具有一定关系。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78年至1984年之间,西部地区非农人口率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之间呈现出同向增长的关系;1984年至1998年间,西部非农业人口率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背离,表现为西部地区非农人口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的地区非农人口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的增长速度则越来越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后一时期农村工业化现象较普遍,使得大批劳动力被吸引在该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没有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通过以上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西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从业比重、人均GDP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它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西部地区现阶段非农人口率水平还比较低,与我国目前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的原则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西部城市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表2

二、解决当前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人们在谈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时,最为集中的话题之一,便是农民的“收入上不来,负担下不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感觉到,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所面临的严峻困难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一大障碍。“九五”期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速度7.20%的一半。由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从1997年的2.47∶1扩大为2000年的2.79∶1。仅以上数据就足以反映当前农民收入状况的严峻性,然而还必须看到,这只是全国农民收入状况的平均数据。在我国各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平均数据往往总是掩盖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2000年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96.09元,而贵州则只有1374.16元,前者为后者的4倍以上)。

尽管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是就业的不充分。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达32797.5万人,占总量前68.4%,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份额仅为15.9%。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这是农民仅靠农业导致收入难以增长的关键所在。

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粗放的耕作方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等,但其中有限耕地上农业劳动力的总量居高不下,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自身也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吸收的新就业人员不仅没能增加,1997、1998两年合计还减少了药1000万从业人员,致使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总量从1997年又出现反弹,并连续3年呈增加趋势。1999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已比1996年回升了651.4万人,2000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虽比上年略减,但仍比1996年多537.1万人。“八五”期间,我国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减少了1001.9万人,而整个“九五”期间,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463万人,致使本来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三、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世界各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而我国农民增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也恰恰在于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所面临的困难。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GDP中农业比重下降而农业中就业人员增加的巨大反差,无疑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最沉重障碍。近年农民增收困难,与我国城镇化进程缓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出路只有加速城市化进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工业化的同时,人口的城市化过程。经济发展实际就是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也是人口在地理上向城镇和城市集中的过程。还没有一个国家能违背这样一个规律而能顺利地得到发展。从农村来看,城市化进程吸纳了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使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提高了农业土地的劳动产出率;集镇和城镇使生产力、人口、市场等等集中,节约了居住、企业等占用的耕地,而且生产力、人口和市场在地理上的集中,由于节约交通费用,提高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利用率,城镇中信息中得到了协作和分工,消费和市场集中地也使商业经营有利可图,城镇中信息和技术集中快捷,节约了交易费用,……。这一切,都使城镇形成了聚集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联产承包制只能稳定农民的生产经营,但是解决不了农民增收较慢的问题。

从城市来看,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比劳动力的比率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的工资水平增加;而工业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劳动力流动进入第三产业提供了必要的两个条件。因此,城市化,既是一个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也是增加就业,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过程。

四、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措施

1.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

对于如何确定西部地区的城市结构,我们认为应从总体上扩大规模,同时根据其内部差异进行分类建设。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偏小。据王小鲁等人的研究,100万人~400万人的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但西部地区的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极少。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有若干个有较强经济活力、功能完善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既能够有效联接东部和中部,广泛地接纳各种外来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既能够有效联接东部和中部,广泛地接纳各种外来的商业机会,又可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腹地辐射渗透,从而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因此,扩大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是一个基本原则。由于西部地区中沿江、沿边、沿干线的区域经济基本已经发展到中部地区的水平,部分区域还比较富裕。这类区域的特点是大中城市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小城镇建设步伐比较慢。因此,对这部分地区应在继续加强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中小型城市的建设步伐,将一块块“飞地”连接起来,以充分发挥其空间聚集效应。对于其他经济基础尚比较薄弱的区域,我们认为近期建设的重点应是大中城市,为培育“增长极”服务。在其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再利用其扩散效应重点建设小城镇。

2.制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战略

我们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将主要是一个农业产业化的过程。而对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和统一规划,又会促使企业向城市集中。这样,西部地区就可以形成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城镇建设三者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模式。

3.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的基础上,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就经济成份而言,西部城市经济与东部城市经济之间的主要差距不在于国有经济,而在于非国有经济。因此,应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发展。要改变所有制上的“歧视性”政策,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创造使其发展的必要制度条件,将其发展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整体规划中。

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壁垒

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及相应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使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打破僵化的户籍制度,如试用户籍登记备案制来代替户籍审批管理制,降低城市的进入“门槛”,鼓励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开店办厂和经商务工。

5.迅速积累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是发展西部经济的当务之急

由于推进城市化进程需要巨额资金,因此尽快建立完备的投融资体制是一个基础条件。其关键在于用好用活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西部投融资的优惠政策。城市化过程也是一个现代化、知识化程序,只有在拥有足够的知识和人才的前提下,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才能顺利推进。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差,引进人才困难,即使是本地人才往往也难以留住。要尽快发展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积累发展后劲奠定基础。另外,迅速形成教育、科研、经济一体化的机制对西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加快这一机制的形成。

五、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的重中之重

1.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如果将全部或者绝大部分人口都向大中城市转移,由于投资居住等成本较高,人口迁移的速度将很慢,结果会形成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钟摆式的流动人口,更容易造成巨额的社会流动人口,容易形成社会的不稳定状态。并且,由于不能在特大、大中城市中尽快定居,农民将自己在农村的承包土地,看成是一种社会保障,容易使土地荒芜,土地利用率下降,土地也不能在种植专业户手中集中。而农民在小城市和小城镇中投资、居住、就业,其有了稳定的住所和就业机会,并有了相当的与小城镇居民适应的社会保障,其对土地的依赖将会减弱,土地就会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2.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扩张经济增长需求不足约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从1997年开始,由于市场经济的调节,我们突然从总供给不足约束、需求过旺的经济增长方式进入了一个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约束的经济增长方式。总需求不足将会成为一个常态,并且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也遇到困难,因此,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将会成为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而通过小城镇,一是可以调动各方,特别是农民的投资资金,在城镇基础、企业、住宅建设等方面投资,扩大投资需求。按照以后10年进入小城镇4亿人口计算,每人按照5万元计,这样前期每年平均有1万亿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中期每年平均有2万亿元的投资,后期每年平均有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可形成全国总投资需求的1/3到1/4;其投资可以拉动建材、钢材、机械制造等产业的生产。二是在小城镇就业的人口多了,其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方式城镇化,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多了,农村中由于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加上小城镇的带动,收入提高了,对目前城市中发生的供给过剩和消费断层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形成旺盛和持久的消费需求。并且,国家为扩大农村需求而进行的电网改造投资也因人口在小城镇集中而节省得多,其线损、管理成本等也会下降。

3.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广阔的容量,成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时间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

估计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分流和吸收1/2的农业剩余人口,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压力,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环节。未来10年,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需要转移、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和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的压力较大的时期。而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成为容纳转移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场所。如果对小城镇建设不予重视,农业劳动力将全部冲向大中城市,形成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并且由于转移和就业容量有限,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口,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4.要起真正使小城镇发展起来,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要做

一是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前提下,采取较为灵活和积极平衡的土地审批制度,采取预征和利用村落改造节省出来的土地进行用地平衡。否则,对小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很紧,审批时间较长、手续繁杂、不容许进行土地的动态平衡,小城镇就无法建设和发展。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在小城镇中取消农民户口、非农户口、商品粮自理户口和暂住户口的差别,对所有进城镇的家庭都实行一种同一的户口制度,取消在就业、就学、就医、参军等方面的户口歧视;其他地区的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并迁移进入城镇。三是在小城镇中对企业注册、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体制,使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有资金来源。四是减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各部门对投资、小企业、购买住房等方方面面的费项,减轻小城镇发展的税费负担,使进入小城镇发展的家庭和企业有利可图,刺激他们在小城镇中进得来、住得下和留得住。

人口在城乡间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将大大减轻政府对农业的救济和保护性支出,也将减轻中央政府和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负担。如果人口不流动,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和收入的差距,就要由政府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负担来平衡。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是,合理地规划建设城市,维护人口流动中的治安,打击人口流动中发生的各类犯罪,使城市化过程稳定和有序地进行。

标签:;  ;  ;  ;  ;  ;  ;  ;  ;  ;  ;  ;  

城市化与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