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腾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预应力技术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公路桥梁的建设中,预应力技术发挥的效用也会越来越大。本文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应用
预应力技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预应力技术应用的范围较广,可以有效地节约建筑材料。在公路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技术不仅仅应用在桥梁建设的主体结构当中,而且还应用在边坡锚固等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刚度,保证公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可以减轻自重,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结构的抗渗、抗裂和抗滑性能,增强工程结构的刚度,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常见问题
1.1张拉力较大
为了增加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往往会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浇筑完成的三天之后,为保障混凝土拉张强度而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拉张处理。在完成拉张后,需要缓缓增加强度,如果过快增加强度,而弹性模量又没有显著变化时,就会使混凝土预应力严重降低,从而导致桥梁公路的正常承载力降低,长期就会致使桥梁公路出现裂缝。
1.2钢筋管道堵塞问题
现今我国的桥梁公路施工在浇筑的混凝土工作之中,往往存在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的问题,还有些施工人员没有做好浇筑的混凝土防护措施,这些都是导致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的原因,一旦有堵塞现象出现,张拉后钢筋就不能正常通过,这会使张拉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张拉后钢筋长度与理论长度有出入,后果就是成本增加,工期延误,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安装预应力钢筋管道,定位管道要精确,防止出现管道扭曲与弯折的问题。
1.3收缩力过大问题
现今我国的桥梁公路筑造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路面收缩力过大的问题,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拌合混凝土的过程中,添加外加剂一定要适量,不能过多,水灰比例要调整好,采用该种方式保障混凝土强度,提升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4张拉力控制问题
我国预应力技术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国家相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出针对这一技术的规范标准,对于张拉力的控制,我国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根据油压进行张拉力的计算,施工人员没有掌握好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这是我国对于张拉力控制始终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5预应力结构裂缝问题
一旦预应力结构出现裂缝,无论预应力的控制多么精准,桥梁与公路的施工质量都不会得到提升。一般来说,预应力结构裂缝是有温差或者干缩问题造成的,而且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裂缝并不均匀,无法弥补,这会大大降低桥梁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时候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就必须重新浇筑,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误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2.1预应力技术在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公路桥梁的荷载变大,因此,想要提高公路桥梁使用的质量,延长公路桥梁使用的寿命,需要做好加固施工工作,这时候就需要应用预应力技术对有关的构件提前施加预应力,使构件产生拉应力,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加固钢筋的应力符合要求。
2.2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箱桥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需要将预应力技术有效的应用在混凝土箱梁当中,正确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做好相关的测验工作。同时,在对混凝土箱梁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施工。另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箱梁的质量,施工人员一定要重点做好钢筋的下料工作和钢筋的焊接工作。
2.3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受弯构件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程的稳定性,一般都会使用碳纤维材料对公路桥梁的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处理,而在对受弯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预应力技术,应用此技术有利于提高公路桥梁受弯构件的极限拉应力和承载力,从而最终实现提高整个工程承载力的目标。
2.4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空心板当中的应用
在公路桥梁施工当中,需要应用钢绞线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使用的钢绞线必须要具有高强度、低松弛的特点,并且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一定要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跨径控制在30-35m左右。
2.5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简支T梁中的应用
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施工当中,采用的钢绞线的性质和上述相同,仍然是高强度、低松弛,而跨度保持在20-50m之间。为了将桥面更好的连接在一起,需要采用现浇梁端湿接缝方法,同时还要在支负弯矩区桥面中设置扁锚预应力钢绞线。
3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技术
3.1预应力技术的钢绞线下料以及编束
在预应力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钢绞线应该在公路桥梁的施工现场进行制束,并根据计算得来的尺寸以及施工设备的实际工作长度进行下料,另外,每张拉端的工作长度不得小于70 cm,如果采用P 型锚具则不得小于80 cm。钢绞线的下料步骤:先用钢管在下料场地搭设一个固定的架子,再用吊车把整圈的钢绞线吊到下料的场地架子上,并将其牢牢箍紧,再把钢绞线的包装拆除,最后根据计算得出的尺寸在下料场地量出需要用作下料束钢绞线的长度,以后就按照这个尺寸进行下料。钢绞线下料严禁采用氧焊割断,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将其切断,而且每根钢绞线切断之后,必须用电工胶布把钢绞线头扎紧,从而防止钢绞线松散。另外,钢绞线必须在平直的场地上进行编束,并且要每隔150 ~ 200 cm用20 号扎丝捆紧,从而确保钢绞线始终保持平行,不会出现打卷、缠绕或是交叉的现象。
3.2预应力技术的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并根据锚具的特性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后张法张拉按照0→初应力(0. 1δK)→0. 20δK→0. 75δK→δK→δδK(锚固)的顺序进行张拉,这种张拉方法是根据束号从小到大进行张拉,如果束号相同,则先张拉中间,再张拉两端。在实际的张拉过程中,必须遵循双控原则,以张拉控制应力为主,对实际的拉伸值进行校验,如果实际拉伸量与计算延伸量的偏差超过百分之六,则必须停止张拉,并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另外在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所用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设计中没有具体要求,混凝土则不应低于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标准值的75%。
3.3预应力技术的封锚
在孔道压浆之后,需要将锚固端的水泥浆用水冲洗干净,并把槽口的凿毛以及多余的钢绞线切除。在切割钢绞线时,必须预留3 ~ 5 公分的长度,并将切割的钢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连接、绑扎,从而方便安装封锚模板。在安装完封锚模板之后,要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一般都采用C50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在浇筑完成之后,立即用水茅草将其覆盖,定期对其进行养护。
4结束语
预应力技术结构简单,并且方便使用,还会在安全方面更优于其他相似的技术。通过预应力不仅能够提高受力构件的刚性、抗性和弹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使用,从整体上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程善德.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2]金永亮.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
论文作者:轩朝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技术论文; 钢绞线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