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代庆甫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代庆甫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教学问题。本文从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灵活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后安排等三个大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初中数学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枯燥单调,学的也乏味无趣,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进行,如何改进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呢?笔者长期从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课前充分准备

1.教师平时应加强内在素质,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它使学生尊重教师、崇拜教师,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所以,数学教师平时也应该广泛学习科学、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知识,并加强内在素质和行为规范,这也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决不能忽视。

2.教师要重视提前备课

提前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提前和基础。教师要端正备课思想,明确备课意义和目标。如何备课?教师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案等方面考虑备课。可以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了解重难点知识的纵横联系,同时在备课时,教师还要重视备学生。此外,由于数学新教材出现的许多新知识和新问题都不是靠以往的经验所能解决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提前备课,并预备预案,从而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本领。

3.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目的是对以往知识储备进行整理加工,并在自学教材中获取新的信息,或在搜集资料中归纳整理,将旧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结合,形成新的知识储备。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在学生预习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去解决。同时,预习时要明确任务,要控制深度,这样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二、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并灵活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

1.设计探究问题

新授课的探究问题,能够及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一堂成功的数学课首先要有一个成功的导入问题。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提问具有强烈的悬念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兴趣,较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究教学语言

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教学的趣味性,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充满生气,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对知识的巩固和作业的极大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并加之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以情感染人。

3.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即作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通过亲手操作,学生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等特性。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运用多媒体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传统数学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通过声、光、电的有机组合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始终处在引导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

三、课后安排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重视在课前准备,要重视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并灵活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但课后的安排也同样重要,不容忽视。

1.教师反思

在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反馈,不断完善。教师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自我反思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展开自我反思,进行反思性教学,使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2.学生作业

(1)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既完成练习,又复习旧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积极完成课后作业

教师提前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避免学生进行题海战术,提倡探索过程,最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总之,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从简单的三个角度进行浅层次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补充的地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需要占用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平时加强内在素质,课前充分备课,课堂中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并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课后安排合理,并积极要求学生,那么,笔者相信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第五中学 239200)

论文作者:代庆甫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论文_代庆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