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而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快捷方便的交通通道,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也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考验。本文对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过程以及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提出地区国省级干线公路布局注意事项,以提高国省干线公路布局性能水平,满足交通建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护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交通问题。
关键词:地区国省干线;交通布局;公路规划
1前言
在我国,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国省干线公路,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是连接省、市、县、主要城镇等交通集散地的地理主动脉,也是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的重要纽带,具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突出作用。地区国省干线公路的合理布局可以保证干线的协调和合理性,促进区域经济与交通干线的融合发展。
2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流程
(1)背景规划。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现有国省线公路,区域国省道的实际布局规划十分复杂。背景规划中,应结合路网的实际情况,根据公路规划和形式,进一步实施规划背景,强调布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证国省干线公路具有布局要求
(2)规划方法。国省线公路规划期内,提前规划方案具体规划对象范围、布局和国省干线公路网络的功能,而且还确定干线的位置,然后根据布局规划的流程,构建道路网络的指标体系,站在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看,设计布局规划方法。
(3)规划依据。我国地区国省干线公路,选择区域总体规划为指导,选择现有的道路网络的基础上,分析相关公路网的计划、纲要,得出规划依据,规范国省干线布局规划流程,明确规划的方向,加强控制的布局。
(4)公路网评价。公路网络评价是国省公路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运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对地区国省干线公路规划的现状进行评价,与相似的地区进行比较,逐步找出公路网络中存在的建设性问题。
(5)调整方法。调整方法是布局规划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内容。调整方法是布局规划的必然趋势,根据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区域特征,提出了有关调整目标,设计好调整的分配工作,根据国省干线规模,明确公路规划的布局标准。
(6)调整方案。调整方案是基于方法形成的,根据上述声明调整方案,加以落实,合理调整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必须围绕国省干线公路布局方案,经过比较,选择最适当的解决方案。
(7)调整计划评估。通过国省公路干线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对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进行逐一评价,并选择优化的实施方案。
3地区国省线公路布局思路
3.1节点选取
节点是连通公路网的控制点,也是一个区域交通需求的代表点,相应区域的经济、人口、交通都抽象在结点上,故结点也是路网规划中需要连接的点。选取节点是进行路网规模分析和布局优化的基础。选取公路网节点,需要进行现状调查,包括经济、人口、资源和交通运输现状情况,研究分析地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以确定哪些地点作为路网规划的结点。
3.2确定合理发展规模
公路网发展规模,主要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规划节点分布及交通发展水平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公路网的合理发展规模,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结合公路网规划的实际情况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连通度法、类比法、国土系数法、趋势外推法等。
3.3形成布局方案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通常采用四阶段法和直接连线法。其中,四阶段法是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拟定路网布局初步方案,而后在以现状交通分布(现状交通出行OD矩阵)为基础,通过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和交通分配四个阶段预测公路交通量,根据未来公路网交通流的情况,调整路网布局方案。这种规划方法一般适用于国省道干线布局规划,应用于农村公路网规划时具有一定困难。主要是难以获得县域内完整的农村公路交通数据,同时国省线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首要的任务是连通作用。在实践中,国省线公路网布局规划主要采用直接连线法。首先研究分析规划区域内路网节点重要度以及路网最大重要度树,在以现有公路网和上位规划干线路网布局为基础,以预测得到的公路网总规模为约束条件,先布局重要度较大节点之间的联络路段,而后以此为基础继续完善路网,实现下一层次节点之间、下一层次要节点与优先布置路网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实现公路网的优先配置。在此过程中,在图上分析走向和等级结构,布局上强化通达性,形成出路网布局的初步方案。
3.4方案优化
对拟定的初步方案进行深入调研,充分征求发改、规划、国土、旅游等县(市)直属有关部门,充分吸纳乡(镇)、行政村相关部门的意见,注重与周边相邻地区公路网规划方案的衔接,注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布局,最终形成地区国省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
4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的注意事项
首先,把控地区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控制战略的战略定位,明确道路网的具体位置,识别交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了解道路网建设中的瓶颈。掌握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的基础信息,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标准化的布局要求,注意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主要交通枢纽,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合理规划。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战略定位,必须以良好的控制功能为导向,科学指导全省干线公路布局,避免规划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地区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布局规划能够达到标准、科学的状态。
其次,了解国家和地区在地区国省交通规划布局中的政策取向,合理规划国家和省道的规模。国家公路政策取向应注重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连接首都和各省会的通道,以确保各行政中心的畅通性,确保交通枢纽的科学性。由于国道还承担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客货运,因此促使普通国道可发挥干线的功能,以实现进出方便,并确保长途、短途运输效率。它强调国省干线的普遍性,应区别于高速公路的服务。国省线是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与联系的纽带,属于省际公路网的重要单元,弥补了国家公路网的缺陷,使路网更加发达。在布局规划中,要注意不同属性的集配渠道和运输方式,充分连接控制和连接,体现干线的功能和集配功能。省级公路规划布局,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市、县、乡的关系,完善省级干线运输和建设流程,主要节点规范,良好的规划设计目标。
最后,应注意地区国省公路布局规划之间的关系。一是优化处理国省干线沿线经济政治关系。二是处理毗邻国省道连接的路网,实现地区国省道干线公路布局规划,保持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完整性,完善国省干线建设。
5结束语
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过程中,要全面按照相关原则,同时规范好规划的流程。在具体的规划实施中,还要落实改进措施,调整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中的不合理及不科学的内容,利用注意事项,限制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的一系列操作内容,维护地区国省干线公路的有效性,规避潜在的规划缺陷,以此来达到交通建设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慧丽 谭桂菲.河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适应性研究[J].公路,2018(04)
[2]钱平.浅谈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需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1)
[3] 郝为乾. 我国省域间公路网布局均衡状况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
论文作者:任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干线论文; 布局论文; 公路论文; 地区论文; 公路网论文; 交通论文; 路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