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设计中计划制定的思想与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计划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7-05-10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09(2007)04-0017-09
1提出背景
训练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训练主体在运动训练与比赛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对通往这一目标的实践活动方式的构想。这就像在盖房子之前,要由建筑师画出设计蓝图,由施工部门制定施工方案一样。它不仅可以存在于实践主体的头脑之中,还可以借助于物质手段表达出来,表现为确立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构建“目标一模型”和制定运动训练的实施计划(见图1)[1]。
图1基本内容
计划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作的部署和安排[2]。计划是预先拟的工作内容和行动步骤;打算,做出计划[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训练计划的制定,是对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它实质上是训练活动的实施方案,包含有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规划实现运动员状态转移的通路,把训练过程具体化,统一训练参加者的认识和行动[4]。其制定主要是依据项目本质、训练目标、训练阶段、队员能力层次、个体特点等进行。
作为运动训练实践活动,在确立训练目标之后,就应该创制实现目标的工具,即明确训练指导思想,通过“目标—模型”分析与模拟。进而提出为完成训练目标所需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为组织实施和有效控制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
2基本思想
2.1哲学时空观及其对运动训练的方法论意义与现实作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取一定的运动状态。运动的物质必定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列宁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5]。物质、运动和时空,三者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6]。
我国运动训练领域近年来注重和开展了时空方面的研究。如张英波(2000)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认为: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是构成训练活动的空间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构成训练活动的时间因素,运动训练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实施运动训练计划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受时空因素的影响,时空因素可分为内时空因素和外时空因素。各时空因素间的协同水平越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满意度越高[7]。运动员自身对空间位置,运动时间的感知能力的高低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以往是经过动作技术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时空感觉体验。孙亦光(1998)提出对运动员空间时间感知能力的专项训练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相应介绍了一些对运动员进行时间空间感知训练的方法和检测的手段[10]。都祖德等(1997)运用科学的时空观对1996年足球甲A联赛中踢球、接球、抢截球等主要技术在对抗条件下运用状况进行观察与分析表明:我国与欧洲强队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质量存在全面的差距。这些差距具体分布在构成足球技术的3个时空阶段中,即分析时空、赢得时空和控制时空。这在理论和实践上不仅揭示出我国运动员“技不如人”问题的核心,而且对我国足球技术训练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方面均开拓一些新思路和新措施[11]。针对跨栏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李光敏(2005)运用科学的时空观和运动技术的学习理论从时间与空间方面对跨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旨在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跨栏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15]。
2.2运动训练组织的系统化与节律推进和螺旋上升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本途径,运动员只有通过多年系统训练,才能使运动成绩稳步提高,最终实现预期的训练目标。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必须注重全面发展与系统安排、动态发展与阶段提高、个性发展与品质修养、渐进发展与极限趋向等方面相结合,竞技能力训练目标与训练计划的建立和制定应当具有系统性、节律性与可操作性。
系统训练的科学基础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一是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肌肉乃至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去实现。二是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的变化,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退以至完全丧失。三是比赛状态的时限性与训练安排的阶段性。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应激、适应、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在更长一些时间的跨度内,如几个月至一年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同样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发展竞技能力各种因素敏感期的特殊要求,使各种运动素质发展的时期呈现出鲜明的时序。例如在快速力量项群各个项目中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开始训练时间较为集中(所有项目都是12—13岁),体现了本项群运动员群体形成起始状态在时间因素上的规定性。随时间因素训练年限的增加,训练内容和负荷性质也呈现出逐步向更加符合专项竞技能力需要转移的趋势,证实了达到竞技能力发展的高水平阶段需要相互协同相关因素的复杂程度越高,需要的时间越长,而竞技能力保持的时间越长[7]。
关于训练系统性问题近年来研究较多,如有人采用多种方法对我国中长跑运动的现状和训练系统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认为中长跑运动训练必须注重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16]。关于全国排球联赛实行新赛制条件下如何保证训练系统性的问题,作者进一步提出处理好赛与练的几个关系:(1)训练的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关系。要以“基本训练小周期”的模式组织训练。(2)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的关系。要合理安排技术训练的比重。(3)技战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关系。在赛季中身体训练的比重不应低于30%。(4)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要使各队明确运动负荷重要的不是追求负荷量而是负荷强度。(5)新老队员的衔接关系。要在联赛期间抓好有希望的年轻队员的训练[17]。
近年来有研究与实践强调了程序训练与程序参赛问题。由于训练程序所提供的训练项目实质上是各训练内容及其子因素内在关系在逻辑上的定性反映,因此,程序训练法可使教练员便于系统认识某一运动训练过程中各个训练内容内在关系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关系的系统性、相关性和层次性[18]。在实践上我国水上项目在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过程中,通过从“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到“以我为主,注重过程”的转变;从牢固树立“心理为技术服务”的概念,到坚持程序化参赛,实现上皮划艇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在运动训练设计与实践现实中,我们既能看到训练安排的系统性,也能看到习以为常的实施中断裂,在训练安排中主要表现为组织安排不稳定。多数教练、多数时候都注重了训练的系统性。如著名教练孙海平对刘翔的训练安排,是以两周的训练内容为一个基本单元,其训练内容长年基本稳定,变化的是负荷(其中强度相对稳定,量逐步增加),当刘翔有外出活动后,还要找补回来。在比赛安排上也是如此,刘翔全年比赛很多,而孙海平教练就很好的注意并做好了这一点。一是赛前准备基本在一个半小时,而赛后即进入专项力量等训练,特别是全年训练安排由过去的从一般身体训练到专项身体训练再到专项训练的叠加的结构安排改变为专项训练、专项身体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全年共同发展的方式,见图2负荷强度由过去的由低到高的结构方式转变为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设计(根据不同水平运动员),逐渐向量延伸,在此强度上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见图3[19]。
图2 训练内容的结构变化(依罗超毅改制2006)
图3 训练负荷的结构变化(依罗超毅改制2006)
总结我们在比赛安排出现周期节奏断裂情况,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较大。正如肖天同志指出的那样:目前,训练与比赛脱节、赛前状态调控成为带有普遍性的大难题,比好了说不清楚什么原因,比砸了也说不清楚什么原因[20]。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连贯的系统,任何一场比赛都是运动生涯(节律交替发展)一部分、一个环节,休息(假)的结果,既丧失了运动能力,扰乱了生物节律,打乱了训练节奏,更失去了发展竞技能力的最佳时机。调整与休息的时机在准备期,这期间可根据周期变化安排一些力量素质、有氧耐力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其时间长短、训练方法和负荷量度主要是依据比赛目标、周期变化与个体情况而定。
2.3负荷安排的极限化趋向与方式
2.3.1 负荷的渐进性与极限化趋向
马特维也夫教授指出:既然在竞技运动中具体体现了最大实现运动成绩可能性的定向,因此,这就与极限性增长训练负荷,与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与克服不断增加的困难联系在一起。很久以前就发现,由于从事要求其做出不同寻常表现的活动,人的能力在更高程度上得到发展。在不断提高效果的一定条件下,随着逼近于极限,功能性活动刺激了机体中的积极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了提高机体的功能可能性,发展和最大地表现其活动能力[21]。
2.3.2 负荷的波浪式推进与跳跃性提升
在运动训练安排中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案来保障渐进性增长训练负荷和极限性增长负荷趋势的结合。在调节运动训练负荷动态时主要采用两个方式,一是阶梯型,二是波浪型。阶梯型安排限制了递增性发展训练程度的积极脉冲;而波浪型的负荷增长,则在较高程度上增强了发展性脉冲,同时也没有排除遵循渐进的必要性。
在运动训练系统发展过程中,是渐进性和跳跃性(即渐进性的某种中断,负荷的“跳跃”,这时候负荷阶段的增长,直至该阶段可行的最大值)的统一,这也是训练过程现实的辩证表现之一。负荷动态中的“跳跃”,对机体的功能可能性和适应可能性提出了最高的要求,作为刺激训练程度增长的特别有效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样的“跳跃”只有当通过渐进地提高训练要求,做好预先准备的时候才是正确的。换句话说,要是与适应可能性和增进健康发生矛盾的话,它们迟早会对运动成绩产生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未与较高速度提高负荷相结合的渐进性将导致减慢发展,然后停止训练程度的增长。也就是说,在训练负荷动态中渐进性与跳跃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总体是相互对立统一的。2.3.3 负荷临界点的把握
在运动训练中合理地使用最大负荷的一般方法规则和条件是从可行性原则、个体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健康方向原则中产生的。负荷的绝对水平越高,那么最大负荷的合理安排和调整,使其符合于机体的可能性、机体对负荷反应的个体特点等问题,以及对最大负荷效应的深入监督问题也就越是尖锐。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有一个训练负荷的“临界值”,超越了这一临界值,就不是提高,而是降低积极的训练效应。运动员的训练程度水平越低,这一临界值就越小。
事物存在着质与量的统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不可割的,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质和量的这种统一就叫做度。度表现质和量的统一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度是事物保持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即质制约着量的活动范围,在一定质的基础上,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引起这个事物性质的变化。第二,度还包含有区别不同质的关节点。所谓关节点,就是规定质的数量界限的极限,即保持事物一定质的数量界限的两个顶端,也就是极限点。这种关节点,即是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制点,又是事物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的转折点。例如,在一定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水的度包含着区别不同质的两个关节点:0℃是水与冰的关节点,100℃是水与蒸气的关节点。因此,事物的量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和量的统一,创造了一个新的度。运动训练也是一样,负荷量与强度统一的度,经过量的累积,突破了关节点实现了质变,又创造出一个新的度的统一下的新负荷量与强度统一,尔后以此类推、往复。而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与能力层次情况下安排在什么层次负荷度的统一下的负荷量与强度,以及在这个度的负荷下,通过新的量的累积实现质的突破是我们运动训练实践者需要认识与把握的。认识一个具体对象的适中的负荷量度与通过量的累积实现质的突破,这是检验我们准确定位不同实力的运动员,把握适度的负荷关键。
2.4力量素质、技术动作与能量代谢的专项化的有机整合
2.4.1力量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
力量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四点:一是力量训练的系统性,只有系统发展才能实现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二是力量训练的针对性,突出专项所需。三是力量训练必须保证动作质量,既不做无效的力量训练,也不宜通过高强度来发展最大力量。四是合理安排训练方法与手段,例如①负重大小:重量大刺激深,力量增长快;负重中等使肌肉变粗,提高力量及速度,改变神经系统机能;负重中小能提高肌肉力量,提高速度及耐力,对增长肌肉体积不明显;负重小能增多肌肉毛细血管及线粒体的含量。②训练次数:普通专项运动一周练3次,最少不要少于2次,或每日抽出一定时间重点进行训练。③练习的速度:单一节奏效果差,中等、快速、慢速三种交替训练力量增长快。但发展爆发力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动作。
2.4.2运动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规范专项基本技术,尔后是改进现有技术。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点:(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同分割性。这是运动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运动技术只能通过运动员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因而,人们长期将运动技术又称为“技术动作”“动作技术”等。(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在任一特定时刻,运动技术的规范要求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运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运动技术应具备相对稳定的动作结构。在比赛中,应力求保持这种结构。同时,随着比赛环境及比赛对手的变化,有效的运动技术应能随这些变化而有所调整。(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不论何种运动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具有运动的规范性和公认的动作规格。然而,由于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等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特点,所以,运动技术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对每个具体的运动员来说,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不会完全相同,而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22]。
2.4.3力量、技术、代谢在专项化上的整合统一
(1)突出适宜强度的有氧训练进行整合发展。重点是要考虑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能力层次、不同训练个体进行系统、针对的训练,这是教练员安排训练的基本功,也是训练的艺术性所在。
(2)通过力量训练安排与发展进行整合统一:一是看是否与具体专项技术动作所需要的肌肉(群)相吻合;二是看是否与专项技术动作轨迹相吻合;三是看是否与具体训练对象的技术动作定型与能力层次(负荷量度)相吻合;四是看出方法、手段与专项能力、专项技术、专项供能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相吻合。其安排方式多可能过循环力量训练进行:一是由5—8个练习组成,发展综合力量素质或专门性力量素质,要求取动作结构与负荷层次要与具体专项技术要求、训练对象的技术。
(3)通过改进不同水平的“动力定型”进行整合突破。马特维也夫把竞技能力的每一次新的提高都看作是对前一状态的否定,而通过连续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竞技能力的提高呈现出螺旋型上升的动态。依据这一原理,在运动训练中必须强调新的、更高的身体能力基础上发展和完善技术动作。当这一技术动作一旦达到“动力定型”后,必须继续增强身体能力基础,随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技术动作。如果不注意增强身体能力基础而一味强调重复这一技术动作,不仅无法使其继续提高和完善,相反,会产生消极性影响,例如,出现“速度障碍”等。
(4)通过模拟实战训练、检验性考核和参加比赛进行整合强化。考核、比赛既是一种检验、评价,也是最好的训练课,通过模拟实战训练、检验性考核和参加比赛既可以整合专项素质,也是通过累积实现质变的最有效手段。
2.5运动员个性化发展与意志品质修养
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个性典型特征的表现,并受具体的时代、社会特征所制约。因为人有个性,才使人产生对自然、社会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才使人有目的地、有选择地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对自己的愿望、动机、行为和个人品质做出评价;因为人有个性,才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程度的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人能卓有成效地改造客观现实和个人的主观世界。可以说,人有个性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3]。针对运动训练来讲是基于教练员与运动员个性及其关系,体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并表现出所属的时代的、社会的某些本质特征。教练员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还要在运动员个性发展上发挥作用[24]。
运动训练是挖掘人体最大潜力的事业。任何体育大赛,冠、亚军之间都是毫厘之争,成功的基础、取胜的关键,靠的是精神、拼的是毅力、比的是狠劲,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需要朝气蓬勃的热情、坚持不懈的斗志和决战决胜的信念。米卢有句经典语言:态度决定一切!这既符合现实需要,也符合客观规律。军事上有一个公式[25]:成功的可能性=手段×意志2,说明了意志品质对于成功的意义。孙子曰:“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优势不可恃,恃吾有以待也”。它启示我们要先知道事情的最坏结果,才能趋利避害,争取事情的最好可能。研究证明[26]:通过限制自己的选择范围,甚至恶化自己的选择,可以带来优势,比如说破釜沉舟,可以置于死地而后生。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人的潜能有时在危险的时刻才能激发出来。在比赛中“破釜沉舟”相当于给对方一个信号:我没有退路了,我别无选择,我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胜利,要么死亡,而我是不怕死的。当对方认为这个信号是可置信的,就会屈服,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所以,“两军相逢勇者胜”,其实这个“勇”字,也就是做最坏的打算,置于死地而后生。
3 实践艺术
3.1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想站得高,看得远,统观全局,预测未来,不为细枝末节所左右,不为现象假象所迷惑,就得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又可以说是哲学思维、辩证思维。对于领导者和教练员来说,这种思维实际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境界,它标志着一支队伍或一个人的素质和认识水平,是体育界每一个领导者和教练员必须选择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27]。
在辩证思维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是理解和把握辩证法全部学说的钥匙。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之间或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列宁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统一,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而统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作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彼此转化的东西。统一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辨证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28]。
在运动训练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对统一的方面看不到、看不深,或处理得不好。这里列举了从项目大的类别上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实在运动训练中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是时时、处处存在的,紧要的是牢牢地记住列宁所说的:“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
3.1.1速度力量性项目重点处理好大力量与高速度训练的对立统一
肌肉全力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收缩的速度是相互矛盾的输出量,一个量的增加会引起另一个量的下降。那么,要想达到个体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即爆发力,必须有适宜的负荷[29]。
力量训练使肌肉力量增加的同时,也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增加,但这种适应性变化具有速度对应性,速度较慢的力量训练在慢速范围内可以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与力量;而小阻力高速度力量训练中,肌肉收缩募集的运动单位相对较少,主要是快运动单位。速度或力量训练可选择性地使快肌糖分解纤维(Ⅱb型)或快肌有氧糖分解纤维(Ⅱa型)变得肥大;在抗阻力或力量训练及部分速度训练时,可使与肌纤维收缩有关的蛋白质增多,从而改善训练所要求的力量和做功。耐力训练时,主要增加慢肌纤维(I型)的线粒体数量,有助于提高有氧代谢生成ATP的能力,从而提高耐力。因此,实际训练中要根据专项的要求,协调阻力大小与速度安排,循序渐进[30]。
从肌肉力学的角度审视所有体育技术动作的效果,速度和力量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它们构成了肌肉功率P=F*V的一对决定性的因素。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这一对因素又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短跑运动员以低阻抗用力、高伸肌速度的特点输出最大功率,跳高运动员则以高阻抗用力和稍低的伸肌速度完成最大的功率输出。假如这2个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输出相同功率的话,他们的力—速曲线呈现出各占一端优势的交叉。若同是跳高,姿势不同,力—速关系也不同,力量强是俯卧式的特点,速度高是背越式的优势。很明显,从生物力学的视角来看,成绩的提高最终决定于肌肉输出最大功率水平的提高,后者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打破原有的力—速平衡,建立新的力—速关系以使运动员的功率输出曲线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跳高实践中,力量型和速度型的分野、矛盾和统一就表现着人们企图提高功率输出的探索和追求。胡鸿飞教练提出以速度为先导,首先提高速度,这实际上是对包括俯卧式在内的直线助跑速度低的一种否定,而后在高速助跑下加强力量和技术的训练,这又是对俯卧式踏跳力量强的肯定和继承。如此,逐渐构建新的力—速关系,这种否定、肯定和继承是对旧的技术功能平衡模式的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是一种扬弃式的飞跃,是一种辨证的发展[31]。
3.1.2技能性项目重点处理好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的对立统一
在技能性项目中,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比较普遍,如花样滑冰的内容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有跳跃、旋转、托举、抛、捻、转等技术难度动作;二是有步法、舞蹈、音乐、编排等艺术表现。这两部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比赛的最终得分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技术水平分,二是艺术表现分。从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认识,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取消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构成花样滑冰。在一般情况下,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在表现形式上,比如说跳跃的三周半、四周是难度,从打分上它归类于技术水平分,这是事实;换上角度从花样滑冰艺术整体性上来欣赏,三周跳四周跳又是最精彩的动作之一。因此,跳跃在一般意义上理解是技术难度,在特殊意义上理解它又是艺术表现。同样在音乐的主题下,流畅优美的舞蹈表演,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是艺术,但从特殊意义上理解它又有技术难度,要靠扎实的滑行基本功来完成,从专业内行角度上说这些内容要真正练到家,难度绝不在跳跃之下。这两者之间就是一种辩证关系,任何一种截然把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27]。
3.1.3体能性项目重点处理好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对立统一
运动员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取决于三个方面:(1)能源物质的贮量。即ATP、CP、肌糖原等在骨骼肌中的数量。(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代谢过程酶活性在训练影响下的改变,神经、激素等对代谢的调节,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和各器官间的协调等。(3)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运动员的恢复过程不是运动时消耗过程简单的逆反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休息,营养和各种消除疲劳的措施都可以加速恢复过程。ATP消耗后,必须尽快恢复ATP的量,才能维持运动能力。同时,提高ATP再合成速率和代谢调节酶、激素,如肌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肾上腺素等也十分重要。
不同的能源物质供能输出功率不同,表现出的运动能力也不同。因此,要注意运动时选择什么能源物质供能,或什么能源物质供能比例增多,运动能力才能随之改变。如100跑、50m游泳、跳跃、投掷等应尽量发展磷酸原系统(ATP、CP)供能能力,400m跑,100m游泳应尽力提高糖酵解供能,中长跑,马拉松、1500m游泳也要有良好的糖酵解代谢能力。因为这是变速、终点冲刺时能量的来源。竞技运动能力越强的运动员,本运动专项无氧代谢输出功率的能力就越大,参与运动比赛供能的百分比起越多,因此,无氧代谢输出功率是关键时刻拼搏战胜对手的物质基础。从运动时能量供应的需求来看,糖酵解供能的效率比有氧氧化好,但是,糖酵解速度快,其代谢生成的乳酸可以保留约50%有的有效能量可以在有氧氧化过程中被利用。因此,既要重视发展运动员糖酵解系统的供能能力,这不但2—3分钟最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十分重要,而且对长跑、球类等耐力性项目中的优秀运动员在加速、冲刺时格外重要。如果没有氧化对糖酵解时其代谢生成的乳酸的有效利用,也就发挥不同糖酵解应有的最大化的供能。同时,通过有氧氧化的供能才能实现ATP的再合成,这就是运动时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对立统一。
总之,运动时由ATP直接供能,随之,通过CP、糖原、血糖、脂肪酸、甘油和蛋白质分解出的氨等进行氧化,产生的能量供ATP再合成,以保证ATP的继续供能,维持运动。由于不同项目运动、不同运动时间、不同负荷强度和量度以及环境等因素,人体内相应进行以某一过程为主的供能代谢一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过程,这两个基本过程包括磷酸原(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和脂肪氧化系统,这些系统是一个连续的、相互统一的过程,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营养基质消耗之间的关系、代谢动力学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能量输出和功率及效率的关系,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是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科学化训练的切入点。
3.2负荷概念的整体性
运动负荷是竞技运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身体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有机体所施加的刺激,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贯彻训练的始终。任何训练活动都必须通过加之于训练者的负荷而产生训练效应,使运动员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力求实现训练的目标。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各个训练因素由运动负荷串接在一起,组成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各个部分亦由此决定。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这样两个方面。前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后者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负荷的量和强度分别通过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人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指标去反映负荷量和强度的大小。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的大小常常通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负荷的量和强度构成了负荷的整体,它们彼此依存而又相互影响,任何负荷的量都是以一定的强度为条件而存在的,任何负荷的强度又都以一定的量为存在的必要基础。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一个方面的相应变化,我们在比较负荷的大小时,一定要将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22]P121—122。
姚颂平教授(2006)也专门撰文阐述了马特维也夫对负荷量、强度的认识:在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经常把训练负荷量与训练负荷强度简单地看作是量与质的关系是不准确的。训练负荷量和训练负荷强度都是量度的概念。负荷量反映的是用某一单位量度的总量,例如m、kg等,而负荷强度指的是单次练习中使用某一刺激强度的量或若干性练习中使用同类强度的总量,而从量变到质变反映的是运动员机制承受的训练和比赛总量向提高运动员整体训练程度和竞技能力方向的转化。所以,训练负荷量与强度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训练总的量度,当这一总的量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在长期的研究的基础上,马特维也夫揭示的“延缓传导”规律性指的就是训练负荷量的效应,并不是立即“传导”到运动成绩中,而是当训练负荷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后,才逐步向运动成绩“传导”的,充分反映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31]。
3.3训练效应的累积性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在统一整体的负荷量度运动训练实施过程中新的量,其评价依据主要是每个具体的不同负荷量度、不同负荷量度的总次数、不同负荷量度的组合方式。实现训练效应的具体情况,还要看具体的项目本质、训练阶段、不同训练对象与能力层次,训练系统中当前的训练目标、训练设计、训练实施、训练态度与训练保障,以及运动员现实的形态、素质和机能情况的总体情况。训练负荷(在训练量度的统一下的一定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整体)对训练对象产生的应激适应情况,主要看具体的不同负荷(量与强度)、不同安排、不同次数产生的效应。负荷的效应一次负荷或多次负荷都可以产生三种情况,负荷量度不够没有产生超代偿,负荷量度达到不同对象现阶段所需的超代偿刺激,过度负荷训练出现劣变或其它情况。负荷结果可能一次是一次或多次产生竞技体育所需的超负荷的超代偿。不同负荷、大负荷、超负荷的量度、次数与组合产生的超代偿可以是一次性的、超重负荷的、适中负荷的、较大负荷的基本情况,我们提倡的是结合不同专项、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对象及其能力层次的适中、多次、组合的负荷刺激,这样的负荷量度、次数与组合能使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实现训练负荷效应最佳、运动能力峰值最高、运动寿命最长,并有一个良好的身心健康。在一个大周期内的负荷组数主要看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训练对象与能力层次,新的一组负荷量度与过去一组负荷相比较是个跳跃。
运动负荷的累积效应是指多次与组合的负荷实现超代偿。在新的一组(大周期内)负荷量度中与上一组相比较,一般而言表现为时间上有所缩短、次数上有所减少、组合上有所稠密。在新的一轮(新的周期理论上应是负荷实现新的台阶,当然也可以重复过程或有所降低,这主要看训练目标、训练阶段和运动员实际情况)一般也会呈现出与上一轮相比较,一般而言表现为时间上有所缩短、次数上有所减少、组合上有所稠密。以此类推,波浪式推进,螺旋上升。当运动员随着年龄、伤病和其他原因出现机能变化或下降时,可能是徘徊或迂回或螺旋式下降。
3.4感性判断的必要性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要注意通过认识规律寻找训练感觉,建立感性认识判断是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的基本功,也是体现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境界、成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认识发展的阶段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统一的,即感性认识阶段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阶段也有感性认识的因素。一是感性阶段有理性因素。这是因为人们对一个特定对象的认识,在揭示它的本质,并形成相应的概念之前,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认识,都是整体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它不是从没有任何的空白状态开始的,他在以往的实践和认识中已经获得多种理性的认识,这些认识都会在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发挥作用。二是理性阶段有感性认识因素。这是因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生认识,已有的感性认识仍然保留在意识中。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还会继续获得新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并没有终止,相反,“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32]。
运动训练是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一种创新性工作,存在着量化分析与直觉判断的矛盾,不可能做到完全地精确计量。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这似是而非的把握之中,这种把握恰恰是最需要体现智慧和悟性的[33]。
训练艺术是指在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教练技能。由于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复杂性,不仅过去,就是将来也很难用数字、公式来定量描述它。一些优秀教练员之所以能培养出世界水平的运动员,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种复杂多变、不易被定量描述,也不易被人们把握其规律的能力和技巧,这种能力和技巧实际上就是一种训练艺术。
训练艺术的精彩性表现在它离开数学领域而无须数学分析就能从复杂的训练工作中做出重要的判断。教练员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训练艺术是训练科学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也是训练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由于艺术本身是种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因此,训练艺术也体现了教练员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而训练艺术带有经验性的成份,有待于上升到科学化训练,发展为科学化的训练艺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使训练在自己的操作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组训的过程也是心灵享受的过程。
3.5干预支持的同步性
疲劳消除、身心恢复是运动训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优秀运动员频繁的高强度比赛必然增加机体的负荷,如何尽快地促进疲劳消除和身体恢复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赢得比赛的资本。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主动恢复已取代被动恢复,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手段代替过去的单一手段,并通过适度的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换项训练来促进主动恢复,注重良好的睡眠、平衡膳食和适应专项特点、课次情况和个体特点的营养支持与补充。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之所以拥有较长的运动寿命,并能够保持高水平的运动能力,与这种先进的训练恢复观念与做法有直接关系。
疲劳消除与机能恢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有自然恢复和积极恢复两个层次。自然恢复通常指睡眠和调整性训练。积极恢复包含了许多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和加快恢复的措施,它主要包含物理手段、药物手段、营养手段和心理手段四个方面。
(待续)
标签:肌力论文; 运动量论文; 训练计划论文; 运动强度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负荷曲线论文; 负荷预测论文; 运动论文; 肌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