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曹娥江大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科技的发展,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新的改变同时,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与日俱增,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方面对人力的需求也随之提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运用,则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效缓解了电力行业人力不足的问题,我国很多变电所,也开始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节省人力资源。本文就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剪辑;影视作品;运用
前言:人力资源是各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当前社会优秀人才短缺,为了节省人力,提升管理效率,我国变电所也积极运用自动化技术,以代替人工工作,实现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当前,这种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工作人员予以定期维护和适当调整,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简述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采用无人值班监控自动运行系统,不在监控中心设置专门的值班人员,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以及管理成本的有效节约。同时,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中,一般的电网运行故障都由系统自行处理,也大大提升了电网运行水平。当前,国外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已经在其变电所运用了这一管理模式,我国220kV变电所,也已经开展了推行这一管理模式的普及工作。
目前,主要应用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分层分布式运行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下,主要由调度部门下达指令,操作度负责巡视部分二次设备和无人值班变电站,并结合调度部门指令,进行相关配合工作。该模式具有层级分明、减员增效的作用,但是监控中心权限较低,信息传递流程较长,限制了现场作业的有效开展。第二种为集中式运行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下,集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监控、巡视等[1]。其权限相对较大,因而信息时效性能够得到保障,但是落实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水平。
2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不足之处
2.1 管理意识不足
采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后,一些工作人员不免会认为所有工作都可以由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一般的监控、巡视工作,只是形式上的工作,不需要太过仔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放松警惕,导致一些系统中没有写入指应对指令的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影响了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给变电所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2 指令发送模式混淆
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包含分层分布式运行管理模式和集中式运行管理模式两种。同时,调度中心发送指令的模式,也分为两种[2]。第一种是预令与正令统一到达集控站,这种模式下,指令中必须包含详细的操作地点,这便导致实际工作中,操作站工作量较大,操作地点信息出现混乱的情况。相应指令难以得到及时执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时效性,极易造成巨大损失。第二种是预令发向集控站、正令发向操作站,这种模式下,依然采用原本的联系方式,操作也相对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调度员应急操作混乱
调度员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当于系统中的指挥官。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应用中,调度员通常负责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基于确保安全调度的目的,发出一系列指令,指挥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工作人员队伍的操作行为。同时,工作中也会包含一些硬件开关的操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调度人员也会通过下达各项指令和遥控操作,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引发内部指令混乱,反而造成紧急事故无法得到良好解决。
2.4 信息过于复杂冗余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下,变电所收集、处理的信息不断增多,而在事故发生时,这些复杂、冗余的信息,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工作人员难以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导致事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一定程度上给电网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3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3.1 强化管理意识教育
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的运用中,管理人员也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相关知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无人值班”,意识到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人工工作,而是需要工作人员与先进设备的良好配合予以实现,从而避免其放松警惕,注重监控及巡视工作的良好完成。
3.2 优化内部分工结构
变电站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的运用中,应对工作人员内部分工结构进行优化。将所有人员按照巡视、留守、操作、技术、管理五个方面划分分工[3]。这些人员在接收到指令后,立即按照指令分工合作处理事故,实现相互补充,从而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虽然这种方式有可能会增加一定的人员数量,但是也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对所发送指令的混淆,实现工作效率和事故处理精准度的提升。
3.3 构建应急指挥系统
为了确保紧急事件的良好解决,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的应用中,可以再构建一个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分层管理的方式,对紧急事件处理决策指令进行执行。从而,避免出现调度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过多的操作,防止内部指令混乱的情况出现。
3.4 信息自动分级分类
在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的运用中,工作人员可以为系统设置信息自动分级分类功能,实现上传信息的自动分类,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能够及时筛选出最重要的信息,找到故障部分,从而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结论:
无人值班变电所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变电所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应对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充分认识,并通过强化管理意识、优化内部分工结构、构建应急指挥系统、设置信息自动分级分类功能等方式,对不足之处予以弥补,真正在实现人力节约的基础上,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刚.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探究[J].广东科技,2011,2(2):121-123
[2]江姗.浅议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22):71-72
[3]牛莉,马红梅.论电力变电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特点[J].民营科技,2012,11(11):275-276
论文作者:徐亮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变电所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指令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这一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