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高邮市汤庄镇卫生院 江苏 高邮 225646)
【摘要】 目的:对中药与西药联合在女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与西药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到女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甲硝唑;头孢呋辛;药渣外敷;保留灌肠;女性盆腔炎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84-01
盆腔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妇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腰腹部坠胀感、全身乏力、白带增多、腰腹部酸痛等,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较大影响,病情严重情况下易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女性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1岁到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74±7.59)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3个月到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96±1.57)个月;其中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2岁到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6±7.95)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4个月到7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14±1.6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将甲硝唑注射液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天进行1次静脉滴注,1次滴注的药量为1.0g;与此同时将4.0g的头孢呋辛溶于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其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为0.9%,然后将混合溶液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1天进行1次静脉滴注;对患者连续治疗1周作为患者的1个治疗疗程,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实施2到3个疗程的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与西药联合进行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中药灌肠和药渣外敷治疗,其中药药物成分为:25g败酱草、15g三棱、15g蛇舌草、30g蒲公英、25g黄柏、15g甘草、30g红藤,将上述中药进行小火慢煎,取有效药液为100ml,并将其药渣有效过滤后为患者保留灌肠,在患者睡前进行灌肠,取患者灌肠有效卧位为左侧卧位,对灌肠药液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使其控制在39摄氏度上下,待灌肠完成后指导患者30分钟内的有效体位为卧位,对患者的排便间隔进行有效延长,以便于确保中药作用时间,1天对患者进行1次中药灌肠治疗;与此同时将上述中药的药渣对患者的下腹部实施外敷治疗,其药渣外敷的穴位包含了神阙、关元等穴位,将纱布有效覆盖于药渣上并实施固定;对患者连续治疗1周作为患者的1个治疗疗程,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患者实施2到3个疗程的治疗[1]。
1.3 疗效评定标准
无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妇科检查结果、临床体征及症状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出现加重;有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妇科检查结果、临床体征及症状同治疗前明显改善;显效表示的含义是: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妇科检查结果无异常,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或者完全恢复[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对照组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301012 866.67%
观察组30 2 82093.33%
P值////<0.05
3.讨论
盆腔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妇科疾病,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较大影响,病情严重情况下易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其药物包含了中药药物和西药药物,从我国中医角度上讲,可将盆腔炎有效归结到“妇人腹痛”、“带下”等疾病范畴内,患者肝脾肾亏虚、正气不足而使胞宫受湿、淤、寒,因此祛湿解毒、疏风散气、通络活血是治疗盆腔炎的主要目的,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药与西药联合进行治疗,其中药中的三棱具有促进炎症吸收的功效,红藤具有化瘀活血的功效,蒲公英等具有利湿清热的功效,将上述中药合用具有疏风通络、活血利湿的功效,将药渣对患者实施外敷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得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综上所述,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到女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卫群.中药保留灌肠和药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6(15):516-518.
[2]高燕.清盆汤+保留灌肠+微波理疗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5(9):351-353.
[3]钟爱琼.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熨烫治疗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4(17):364-366.
[4]丁文,刘春,王婷.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9(11):672-674.
论文作者:陈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患者论文; 中药论文; 灌肠论文; 西药论文; 药渣论文; 盆腔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