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的控制核心,其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管理全过程,是做好工程质量、技术指标及成本分析的重要手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单位通过全过程造价控制实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为现场施工管理提供明确的导向。因此,建筑单位对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重要意义
引言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整个建筑工程最终的盈利情况关系密切。全过程造价已经涵盖了建筑过程的所有环节,而且更加全面、系统,反应的更加准确,这有利于建筑成本的合理控制。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仍然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明确,我们要在使用这一管理方法的同时努力改进,将理论与实践科学的结合,使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更加高效。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一个有序的过程的,也就是始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就是决策阶段。然后才需要经历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直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阶段。在这一个完整的过程之中,处处都存在一些难以预估的因素,进而导致某些环节中的施工造价成本相应增加或者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若不对这些费用进行合理的管控,势必导致工程项目最终的造价升高,从而影响到工程项目最终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应运而生,其将造价管控措施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之中,能够最大限度额防范额外费用的产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最终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2全过程造价控制原则
在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遵循提前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建筑工程全过程,但是在由于建筑工程中大部分的造价控制都是基于设计图预算。因而,工作人员需要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坚持提前性原则,加强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前为接下来各阶段工程造价工作奠定基础,以免在施工后再进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在造价控制中,还应坚持主动性原则。在对各环节进行造价控制时,应主动及时将各环节造价限额与实际值进行比较,一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立即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予以应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工作,普遍为被动形式,无法对造价控制问题进行良好地预防。为保证工程造价控制能够获取最佳结果,还需要坚持主动性原则,主动实现对各阶段造价的控制,主动找出并解决存在问题,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行动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行动前的准备是保证行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很多建筑企业都缺乏行动前的准备,对准备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准备的不够充分。大多数企业把精力全部放在了项目开发环节,根本没有对项目的相关情况做深入的了解,例如建筑项目的设计深度要怎样定位、工程的标准应该如何确定才更加合理、投资额度在什么范围上才算合适等等。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问题时有发生,从而使工程造价也随之改动,为全面造价管理工作增加难度。
3.2关于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很多环节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工程造价环节,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漏洞,这就导致全面造价管理缺乏法律依据,严重影响了全面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致使造价管理过程中,调整工程造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投资成本的增加,使工程前期的预算工作失去意义,而且还容易产生一些不合规的造价变动,影响工程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技术与成本的匹配度不合理
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存在技术使用与成本投入不合理的现象,形成了“重技术,不重成本”或者是“只重成本,轻技术”的现象,没有使技术与成本合理匹配,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造价的不合理性。
3.4工程合同内容不精细
合同内容是建筑工程招标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份科学合理的工程合同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保障,可以对工程各个环节发生的矛盾与纠纷进行处理,使之有据可依。然而我国很多建筑方面的合同都不是十分严密,尤其是对责任划分和事故处理方面存在含糊的条款,对于一些需要明细约定的地方做的过于简化,还有就是很多工程合同中规定采用融资的结算方式,这都对全过程造价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4.1有利于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单位在参与实际的造价控制管理中,很容易忽略了造价控制对资金投入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过高,而降低了经济技术指标。因此,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在于,全方面的对各个阶段及施工环节进行有规律、有目的、有目标的资金规划及预算,并加以控制。这对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风险降低及成本核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更为企业造价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4.2有利于完善造价管理系统
一套完善造价管理系统,不仅能使造价控制实时处于可控状态,还有利于指导各个阶段投资目标的完成。因此,建筑单位应当以宏观调控为基础,全面推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充分利用造价控制的管理优势,解决工程施工、阶段投资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及时反馈出造价管理系统存在的漏洞,并改进。因此建筑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水平及能力,积极鼓励各级现场造价控制主体运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进行施工管理,确保总体的资金投入与各阶段资金投入相吻合。
4.3有利于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结算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接近尾声的一个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而言,也是最为繁杂的一个阶段,其涉及到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造价信息。在过去,没有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时候,一旦到了最终结算,所有造价信息都汇集到一起,使得结算人员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同时也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既降低工作效率,又无法提高造价控制的准确率。因此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引入,很好的解决了结算阶段出现账目凌乱、审核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段、分环节进行造价控制,并落实相关的责任主体,然后最后再进行汇总,如此即可轻松解决结算时容易出现账目出入大、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又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造价控制的精准性。
4.4有利于整个工程目标利润的实现
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着整个工程前后,因此,在投资决策期,制定好总体的资金投入规划,然后分设各个阶段的资金投资,以总体目标为基准,各个阶段逐段进行造价控制,以确保所投资金都能最大限度创造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工程的利润目标。
5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细化每一个环节的造价控制,不断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工程造价,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丽芳.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门窗,2014,09:57+60.
[2]张硕华,田富强.刍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全过程控制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8:238.
[3]温利红.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12.
[4]李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J].科技资讯,2013,09:154.
论文作者:邱倚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