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思考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思路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3)06-0102-10

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影响,目前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尽管“西快东慢”的格局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局面,但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东部地区在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增速下滑较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与要素资源较难匹配,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振兴乏力。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缓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要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坚持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增强中西部人力资本和科技支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1.经济总量与增速变化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遏制了区域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得到显著增强。

从近十年统计数据来看(表1),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迅速,占全国的份额逐步提高,而东部地区占全国份额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的份额变化不大。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份额由2003年的55.2%下降至2012年的51.3%,减少了3.9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由18.5%、17.2%增至20.2%、19.8%,分别上升了1.7和2.6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份额有所下降,由2003年的9.1%降到2012年的8.7%。可见,在以“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优势逐渐开始显现,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

观察近两年的季度经济增速可以发现(图1),虽然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却出现了大幅波动。其中,东北地区的增速降幅最大,从2011年一季度的12.50%降至2012年二季度的10.17%,降幅达2.3个百分点;中部和东部地区其次,降幅均为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1.3个百分点。总体上看,与2011年相比,2012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增速普遍下滑。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增速最高,其次为中部,东北居第三,东部增速最慢,经济增速继续呈现“东慢西快”的特点。

注:图中阴影部分GDP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数据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ibe.cei.gov.cn/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图1 2011—2012年中国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及增速

从各个省份和直辖市的经济增速上看,2012年除上海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速均高于7.5%的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23个省市。其中,天津增速最快,高达13.8%,其次是贵州和重庆,均为13.6%,云南为13%。另有陕西、四川、甘肃等七个省份的GDP增速在12%以上。未能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中,多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山东、浙江,分别为9.8%、8%,北京和上海的GDP增速排名最后,为7.7%和7.5%。从统计结果看,西部地区有八个省份位列GDP增速前十位,而东部地区则在后十名中占据了八个名额。

2.工业总量及份额变化

图2显示了2007—2012年中国四大区域工业增加值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由图可见,东部地区工业比重依然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但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东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由2007年的57.8%下降至2012年的50.5%,减少了7.3个百分点,降幅较大;同期,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由18.2%和15.2%增至22%和18.4%,分别上升了3.8和3.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略有提升,大约增加0.4个百分点。

注:图中阴影部分GDP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数据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2012年工业增加值数据根据其增速推算得出。

图2 2007-2012年中国四大区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份额的变化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通常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由表2可见,2007—2012年,除东部地区外,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提高,工业化进程在加快。中部地区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为56706亿元①,是2007年的2.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43.2%上升到2012年的48.8%,提高了5.6个百分点,居各地区之首;其次是西部地区,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在下降,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这表明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速放慢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加快,服务业比重上升,正朝着后工业化阶段迈进。

3.主要工业产品的区域分布

2012年东部地区各主要工业品所占份额比2007年普遍下降,只有彩电份额上升较快,天然原油、生铁、钢材、汽车、纱五种产品有小幅增加;中部地区的水泥、彩电、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纱等产品份额有所增加,其中纱的产品份额上升幅度较大,提高了11.2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除了原煤和彩电外,主要工业品生产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微型计算机上升最快,达到24.1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除天然气、生铁、水泥、集成电路和卷烟外,主要工业品份额都有所下降(表3)。

总体上看,目前东部地区在集成电路、彩电、微型计算机、钢材、初级形态的塑料等工业品的生产能力上仍占有绝对优势,但优势地位相对下降;中、西部地区的原煤、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品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表明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在快速升级;东北地区在原油、汽车、生铁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结构调整变化不明显。

4.投资和出口的区域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8%的年均增长速度,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仍能够实现“保八”目标,这主要得益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1],但各地区投资的拉动作用差异较大。统计分析显示(表4),2008—2011年(2009年除外),除东北地区外,各地区固定资产对名义GDP增长的贡献率都有提升。其中,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由2008年的14.3%提高到2011年的24.5%,增加了10.2个百分点,对GDP的拉动作用由2.6%上升到4.4%,提高了1.8个百分点;同期,东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仅增加了1.5和2.2个百分点。相反,东北地区投资贡献率下降2.6个百分点。可见,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强劲,东北地区相对较弱。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方面看(表5),2012年,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24.6%和23.5%,远远高于东部地区的16.8%。分省区看,增速超过30%的有新疆、贵州、黑龙江、吉林、甘肃、江西;增速最低的是东部地区的上海(3.2%)、北京(9.86%)和广东(9.93%)。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在各区域经济增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受欧洲债务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世界整体贸易发展低迷,中国的出口状况也不容乐观。总体来看,2011—2012年各地区的出口增速减慢,但地区差异明显,出口增速也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图3)。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出口增速纷纷放缓,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中部、西部地区出口增速分别为19.9%、29.9%,东部地区出口增速仅为6.5%。其中,西藏、重庆、河南和四川等中西部省市的出口总值增速分别为114%、107.6%、47.4%和44%,位居前四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

图3 2011—2012年中国四大区域出口总值增速变化

5.内需市场格局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不断提高,尤其中部地区正在成为中国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表6)。统计分析显示,2008—2011年,各地区最终消费对名义GDP增长的贡献率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部地区由2008年的8.7%增长到2011年的21.5%,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居各地区之首;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期分别提高2.8个和2.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变化不大。与投资对名义GDP增长贡献率的增幅相比,最终消费对名义GDP增长贡献率的增幅程度较大,其中中部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前者为10.2,后者为12.8。

二、不同类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权衡

1.东部经济转型升级与控制增速下滑需兼顾

在东部地区三次产业中,2004—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2.4%,第二产业增长17%,第三产业增长18%。从构成看(表7),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提高了2.8个百分点。这表明,东部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其中北京和上海已迈进“三二一”的“服务主导型经济”阶段,北京市的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5%以上。

然而,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增速下滑较快的问题。从2011—2012年分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看,东部增速从2011年初开始逐步回落,经济放缓甚至下滑幅度增大。东部地区的工业增速在全国四大区域中是下降最为严重的。图4显示了东部十个省市工业的运行情况,虽然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正向增长,但是其增速都呈现大幅回落趋势。海南省的下降程度最为明显,增速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25.8%降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9.8%,降幅达16个百分点。上海市下降了8.8个百分点,跌幅居东部第二;浙江、广东、福建、天津四个沿海省市的降幅分别为8.1、7.3、6.7和3.2个百分点。

由于受大型投资类项目减少、宏观调控政策收紧、信贷资金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投资增长慢于全国,且增速处于下滑趋势,在四大地区板块中处最低水平(图5)。这种状况可能产生两个不同的结果,一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投资萎缩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东部地区正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摆脱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投资的下滑有可能会倒逼东部地区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引擎。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ibe.cei.gov.cn/数据计算整理。

图4 2011—2012年东部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

图5 2011—2012年东部地区分季度投资及增速

从出口方面看,在全球经济复苏减缓、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升级、外需市场降温、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人民币升值等情况下,出口利润空间缩小,同时区域内成本、政策等传统优势弱化,东部地区的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图6)。2012年,东部地区全年的外贸出口额为17540.38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6%。尽管东部仍然是全国出口的主要地区,但其增速明显减缓,由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降到一位数,外需拉动力严重减弱。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

图6 2011—2012年东部地区分季度出口总额及增速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地带,其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以外向型经济为引擎,拉动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三大核心增长极。但由于对海外市场依赖度高,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外贸增速下滑严重,出口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地方财政收入锐减,进而影响到投资增长,尤其是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反过来又制约了东部产业的转型升级。

因此,在“稳中求进”中,东部地区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速与转型升级的关系,在稳定增长速度中追求结构的上进。一方面东部地区应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使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转到“创新驱动”上来。同时要逐步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将注意力适当转移到国内市场,挖掘内需潜力;要率先推进收入分配等各项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避免在转型升级中经济下滑过快。

2.中西部推进工业化与要素资源供给需匹配

近几年,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97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增速居全国四大地区之首;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为116487.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2%。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也出现小幅下滑,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不仅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图7)。

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大幅度提高,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上升(表8)。中部六省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706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52%,年平均增长率高达到20.3%;西部实现工业增加值47335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52%,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28%。同期,中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8%,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比重为40.4%,增加了3.5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

图7 2011—2012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但是,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却面临着要素资源匹配难的难点。首先是作为综合要素资源集聚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以2011年为例,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分别为40.1%、60.8%,中部地区分别为47.6%、45.5%,西部地区分别为40.2%、43.0%。显然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率已超过东部地区,但是城市化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从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的偏差来看(表9),2011年东部地区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偏差为-20.7个百分点。这说明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提高;[2]而中部地区的偏差为2.1个百分点,说明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西部地区的偏差为-2.9个百分点,表明其工业化仍然相对滞后。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于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特别是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慢,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导致工业化过程中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的不匹配,“用工荒”和人才短缺现象日益突出。2004年以来沿海省份开始出现的“用工荒”,现在已经扩展到内地许多省份。尤其是随着东部地区不断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加速“西进”,以致劳动力丰富的中西部省份也开始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不仅是技术工人短缺,普通劳工也开始短缺。据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0—2010年的十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共减少了288万人,主要是四川籍民工到省外务工人数不断增加所致。安徽、河南等中部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低,科技人才数量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2006年中国中西部地区18个省市的科技人才数量占全国比重为32%,中部地区每万人中有27.2个科技人才,西部地区每万人中有19.8个科技人才,这个数量都远低于当年全国平均值。[3]目前这种格局仍然没有改观,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中西部地区需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科技等要素的匹配性,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注重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促进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同步,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有大突破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重工业基础雄厚的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后,东北经济开始趋于好转,但近年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011—2012年各季度数据显示,东北三省的工业增加值与其经济总量的走势保持一致,处于相对平稳水平,三省中吉林的增速最高;东北三省的工业增速普遍下滑,其中辽宁工业下滑幅度最大,其次是吉林,黑龙江最小(图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http://gov.acmr.cn/数据计算整理。

图8 2011—2012年东北各省工业增加值增速

同时,东北地区经济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因素,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表10)。2012年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3∶51.9∶36.8,与全国相比,东北三个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高6个百分点,其中辽宁和吉林高出8.5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均低于全国,平均低8个百分点,其中吉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8个百分点。物流、研发、金融、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普遍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

二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2012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373.6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80.1%特别是辽宁省已达到86.8%,吉林省达到79.3%,而同期全国为70.3%。东北三省的投资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小,尤其是出口更弱。2012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0.9%。

三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表11)。201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5%、82.3%、72.3%。而2004年,三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5%、83.2%、79.3%,除了辽宁省与全国的差距有明显缩小外,吉林、黑龙江两省与全国的差距都在扩大。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产业的整体规模、集聚度、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上还有很大欠账;东北地区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需要迈出更大步伐。

三、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及对策

综上分析,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在经济转型缓速发展的新时期,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推动沿海地区在稳增长前提下率先转型升级,引导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增强要素匹配度和内生增长动力,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

1.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

在宏观经济把重点转向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同时,要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动摇,继续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目前在缩小区域差距上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拐点”,但毕竟持续时间还比较短,还不能表明它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必须坚定地认识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要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是要继续遏制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的扩大,把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二是把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作为优先目标,使各地区人民都能尽早享受到大体均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为此,除了国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之外,还要积极鼓励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有序流动,特别是重视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率先发展起来的沿海发达地区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引导产业和企业有序转移,加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支持其发展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最后,广大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加快发展中着力调整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2.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

一是激发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活力。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搭建区域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交流平台,改善金融、税收、贸易等软环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为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活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门槛,通过税收、人才等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升级;激活民间资本,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能源、医疗以及金融性投资领域;依托东部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重点提高山东、浙江、广东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海洋生物、现代海洋化工、海洋运输物流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二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中的层次,推动其从加工装备基地向自主性先进制造基地转变;调整出口结构,大力支持自主性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低碳环保产品等的出口,增强企业自主品牌创建,培育出口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推进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进出口基本平衡政策,大力发展进口贸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国内发展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加大政策支持,推进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园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

三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发挥区内比较优势,规划不同地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调整东部地区的经济布局。如增强北京总部经济之都的辐射力,支持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的金融、贸易、设计中心的发展;积极迎接新工业革命以及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同时加快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等不具优势产业向内陆省份的转移;积极发展东部地区内的中小城镇,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为中心,建立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推动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协调互动发展,治理并改善大都市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突出问题。

3.增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科技支撑

人力资本始终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需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知识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以此改变产业与技术、人才不匹配的格局,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强人才教育投资,以基础教育为先,特别是针对西部文盲、半文盲率较高的农村地区,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降低失学率,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夯实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加强高等教育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调整其专业和学科,使教育培养可适应当地人才需求结构,使高校成为地区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发展的不同需要,改革现有劳动培训体系,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实施当地急需的技术培训。

二是提高劳动力与产业的空间匹配性。统筹规划产业专项规划、重大项目的布局,建立产业人才需求网络体系,对接产业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互动的合理布局;改善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软硬环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口可就近就地就业,缓解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根据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培育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劳动力市场与产业发展的互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人口管理政策,确保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三是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要统筹规划,解决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脱节的问题,坚持产业发展与城镇融合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因地制宜,立足当地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实际条件,特别是针对中西部的限制开发区域,合理确定地区城镇发展规模和产业发展重点;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就业制度等改革,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平等就业。

4.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

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政府改革入手,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采用经济调节职能代替行政干预,取消不合理的项目审批制度。制定诱导性的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出让制度,促进东北地区产权的自由流动,有效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推进企业改制步伐,从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放宽对个体私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促进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改善地区投资的软硬环境,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加快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进程。

二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以重大装备为特色,加快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步伐,发挥东北地区的科技、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在保持、发扬重大装备制造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环保设备、机器人及自动化、燃气轮机、物流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及其他数字化设备、新型材料及其制品和软件等新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适度“轻型化”和“高技术化”;利用东北地区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大力发展介于原材料制造业与最终产品制造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制造业的中场产业;重视产业链末端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

三是转变发展思路,推进转型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开创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从单纯的技术改造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从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向集群竞争优势转变,从国有存量改革向扩大非国有经济增量转变,从政府主导型改造向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从相对封闭的内循环经济向对外开放前沿转变,从只重视产业振兴向完善城市功能转变。同时,建立国家层面的东北地区经济协作机构,协调东北地区内部各省市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推进东北三省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注释:

①文中2012年各省市及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是根据其增速推算而得。

标签:;  ;  ;  ;  ;  ;  ;  ;  ;  ;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与政策思考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