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凌军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凌军

上海河道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摘要:水利工程当中施工技术的精准及专业,乃是整个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及保证;作为水利工程当中一种较为常见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则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促使工程价值得以实现的构成基础。由于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诸多,在混凝土施工当中,需对其技术予以严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有效运用予以分析,以此为相关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施工 应用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技术,因此在针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在检验中,都需要加强重视。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水利水电的施工也是我国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深受我国建筑企业和建筑研究人员的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以确保建筑物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混凝土来构成建筑物的主要框架,方便进行后续的工程。混凝土材料的成分配比与成分质量是影响混凝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各个成分的含量和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对象的具体要求,确定混凝土中各个成分的配比,然后向可靠的厂家购买原材料,确保工程建造的质量水平。

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

2.1混凝土在水闸中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闸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工作。若是在水闸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及后期使用。水闸的建设方式有两种,涵洞式和开敞式。若是场地比较空旷宽敞就可以利用开敞式的水闸建设;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比较狭窄的山间,则需要使用涵洞式,这样不仅节省空间还能够充分的发挥水利水电建筑的作用。在利用混凝土技术需要注意的以下两点:准备浇筑水闸底板时,必须利用混凝土在最底层进行铺垫,这样的设计既能够稳定整体的结构,还能够防止水闸建筑下沉;混凝土浇筑应该加大控制的力度,注意底板的面积。若是水闸底板的范围比较大,就需要加强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以此确保底基的坚固性。

2.2大坝建设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而且隐蔽的工作,对施工的技术和工艺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在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的遵守接缝的顺序,就是想要对横向接缝进行灌浆,在对纵向接缝进行灌浆,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后水坝的完整性。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现代工业建筑实施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技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高低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桥梁工程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漏材料大多数都是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实现,在混凝土浇筑环节,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在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并对模具、钢筋等预埋件进行充分的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及积水,钢筋上的污垢也要清除干净,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在对水利工程建筑时,应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并在下层混凝土进行初凝之前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对平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遵循从低至高的原则,逐层升高以保持水平分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每一层进行振动时,应该注意混凝土的紧密型,保证振动到该层的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没有气泡冒出,并且混凝土浆不再下沉,表面平坦并存在泛浆的现象就是混凝土的密实标准。

3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措施

3.1加强施工设计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需要拥有合理科学的施工设计,这也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够确保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加强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需要相应施工设计人员了解水利水电施工设计的重要性和相关理论,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科学的路线进行设计,确保施工位置能够符合地理位置的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利水电的施工不与周围的环境出现冲突,避免在日后使用中出现改动;因为水利水电施工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的内容,所以建议相应的设计院应该对实地进行调查,确保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重复修改的情况。

3.2优化浇筑技术,提高浇筑质量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应不断优化浇筑技术,提高浇筑技术水平。首先,应该使用先进的砼板和及施工技术,在浇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而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大体积砼的浇筑可通过调整砼水泥用量及在浇筑体内埋设水管进行大体积砼内部的降温。

3.3提高施工检验环节人员的素质

混凝土施工检验人员的工作就是对现有施工地点的各项工作进行检验,这样就能够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想要提高施工检验环节人员素质需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检验人员的技术含量,很多检验工作人员都是依靠以往的经验进行检验的,这样的检验方式不能够支撑整体工程质量的检验,因为在现场很多技术性的事件都是需要拥有相应技术才能够解决的,所以想要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就需要加强其技术含量的储备;应该对水利水电施工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现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充分做出应对的准备;建议完善检验人员的薪资,调整惩罚奖励,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正视自己的工作,更加了解检验的重要性。

3.4养护方面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的情况来看,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可以降低湿度、温度等给混凝土性能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缩、干裂等问题。同时,通过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如保温措施、保暖措施的应用,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硬度。所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并制定可行的养护措施,如使用布将其覆盖,可以大大降低水分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凝结处于良好状态,对于避免混凝土长期暴露在外有着极大作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在养护时,需要加强其入模前绝热温度变化值的有效控制,一般是大约45 摄氏度,而混凝土内部、外部之间的温差不能超过 30 摄氏度,并且,每天的降温速率应保持在大约 2. 5 摄氏度,才能真正消除混凝土的干裂、缩水等问题。与此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完成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养护时间是 28 天以上,如果是比较重要的部位,则其养护时间应适当增加几天,以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确保混凝土养护过程能完整记录下来,在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依据上有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提升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质量,能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水平,全面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邱发志.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

[2]李冬.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

[3]于晓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0).

[4]叶小伟.水利水电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15).

论文作者:凌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凌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