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_陈蓉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_陈蓉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4005

摘要:在医院中,妇产科属于重要科室,其护理工作强度比较大,而且工作时间也缺乏规律性,必然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本文就主要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安全隐患;防范

引言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允许以外的机体、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死亡。产科的护理工作关系着婴儿和产妇的直接健康,因此,为了保证婴儿和产妇的健康,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一、妇产科安全护理的意义

研究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是为了消除在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实现身心的安全护理。产房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区域,是医院管理和医院安全的中心,它针对健康但是需要特殊治疗与护理的人,而分娩又是一个高危的生理过程,任何疏忽都可能危机到母婴生命的安全。因此改变医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已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使得家庭以及社会对妇产科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高风险的科室,妇产科极容易发生护理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护理的质量逐渐成为衡量妇产科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逐渐成为影响广大群众就医选择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因素。为了医院和妇产科的发展,采取一定的措施杜绝产房工作中护理安全的隐患问题,尽可能的减少护理的纠纷,已经逐渐成为妇产科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分析

1、护理人员方面的不安全隐患

(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临床护理人员在实际临床护理中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是导致护理纠纷、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以及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对患者权益的尊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安全事故以及护患之间的纠纷和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医患双方身心都受到了伤害,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

(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助产护理人员来说,其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尤为重要,不容马虎。如果护理人员在实施互利的过程中,粗心大意、只是机械式的执行医生的嘱咐,对出现的病情不能及时的进行记录,对于患者出现的异常先兆不能有警惕性的记录和报告,都有可能导致延误治疗,使其失去最佳的治疗、抢救时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往往表现在不能有效的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去执行各项操作,就会出现种种的安全事故。此外,由于妇产科的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常常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现象,这就会导致护士没有更多的时间给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以及基础护理,也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专业技术有待提高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操作不当引发的护理纠纷,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操作引发的护理事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操作失误,引发的护理差错,直接造成临床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及患者家属认为护理人员存在治疗护理技术失误,而造成的护理纠纷事故。因此,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操作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也需要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影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患者及其家属方面的不安全隐患

(1)患者自身的心理障碍

妇产科患者一旦患病或者是由于分娩入院后,多数都会合并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障碍。特别是孕妇,在分娩期其体内激素的变化较剧烈,导致其神经系统的技能状态不佳,内分泌系统不稳定,同时还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患者发生心理障碍,性情大变。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产妇在分娩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产后抑郁症会导致产妇有自责自罪、心情不好、精神失落症状,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自杀等念头。这些问题均是临床护理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需给予高度的警惕,严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患者及家属不遵医嘱

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也是确保临床护理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妇产科病房中,往往存在着患者及家属不听从护理人员对其叮嘱相关住院注意事项的现象,不能很好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还有部分患者、孕产妇甚至会出现私自离院,导致患者及孕产妇在离院期间发生危险,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三、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相关风险意识

作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一定的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建立学法制度,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细节护理,如对产前孕妇认真听胎心,作好胎心监护,对产后产妇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防范新生儿重度窒息和产后出血的发生,护理安全要求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从事妇产科工作的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及熟练的护理操作。由于社会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医疗新技术逐渐发展,要求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尽快掌握新护理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力。

3、合理的安排工作

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相对繁琐和复杂,护士需要长时间的处于工作状态,因而护士面对的压力比其他科室大,这会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状态,因而科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度,科室领导关心护士的日常生活,使护士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工作中,进而降低出现护理差错的几率。

4、重视专业技能培训

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进而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包括专业知识、操作规范、抢救方法等,并实施定期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和操作,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妇科护理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处理。另外,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耐心听取患者内心的诉求,并予以解决,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与患者充分沟通,避免出现误解和纠纷。

5、加大对患者及家属的入院教育力度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住院教育:(1)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应遵从医嘱、遵守住院规章制度的重要性;(2)对相关规定进行详细介绍、解答患者的疑虑,对特别注意事项要着重强调;(3)要加大对患者及家属遵医嘱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督促。同时要经常性的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态度,良好的沟通态度才能使患者更信任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实现治疗效果。如果互相都不尊重,拒绝沟通,或者互相隐瞒,那就无法实施护理。

结束语

总之,妇科护理由于其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相对其他患者的护理而言风险更高、难度更大,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也较高,护理人员不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并有效预防,减少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吕玉华.刍议妇产科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2,(26).

[2]罗群英.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与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1).

[3]李丽平.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

论文作者:陈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_陈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