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_素质教育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_素质教育论文

九十年代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般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动向论文,中国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着眼于21世纪的90年代中国幼儿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加大了改革力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总结起来,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幼教立法

1990年7月,159个国家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发表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当时任总理的李鹏代表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这两个文件,向我国儿童以及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保证我国政府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儿童应有的权利,促进全社会对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的关心和重视。

为了确保上述两个文件在我国得以实行,根据本民族具体情况,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两项得力措施:其一是1992年2 月国务院制定并颁发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简称NPA)。NPA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姿态,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共有10条,其中涉及婴幼儿营养和健康、入园率、完善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立法等内容。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儿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二是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优工程”,倡导优生、优育、优教。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了使幼儿园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率化,1990年2 月原国家教委发布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它与1989年8月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幼教工作者如何从保障儿童学习权利的角度来考虑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的管理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90年代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了教育质量。

90 年代中期, 原国家教委曾颁发《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到200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包括学前班)率达到45%以上,大中城市基本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问题,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为实现这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原国家教委又制定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九五”期间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基本的要求。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是促进幼小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造就新一代国民的重要一环。1997年3月,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并试行《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就家长如何教子做人,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等内容予以规定,要求广大家长深刻领会《规范》精神,自觉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科学育儿。

以上这些举措是建立健全幼儿教育法规的重要标志。幼教立法旨在使幼儿教育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使幼儿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90年代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促进了幼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的一系列根本的转变。

在儿童观方面,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的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

从幼儿教育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则强调孩子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在游戏中求发展;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幼儿基本素质的全面衡量是测评的主要内容。实行平日考察、阶段性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的结合是评价方法的主要要求。

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强调的环境不仅指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一切空间,而且包含了幼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生活的一切空间和受到影响的一切因素。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蕴藏在大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变自发、偶然的环境影响为环境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是一场长期的、深刻的教育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澄清观点,提高认识,避免幼教陷入误区误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对一些幼儿教育观点的认识存在模糊性,导致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偏颇,甚至陷入误区。随着幼儿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幼儿教育科学的发展,幼教界对一些理论观点展开讨论,重新再认识,对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和误导进行了拨乱反正,使幼儿教育走上更为科学发展的轨道。

其一,批评“早期教育决定论”,强调“终身教育”。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发展速率不同。6岁前幼儿是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并且在这一年龄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敏感期”,加强这一时期的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并且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这一阶段的发展只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就决定了发展的方向、程度和水平,更不像有的文章所说的“5 岁以前就完成了90%的教育”。知识不断翻新和信息高速公路化的学习化的社会是人人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

其二,批评儿童早期“过度”开发,强调“适度”开发。儿童早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能力,有待于开发。要开发,必须根据可接受原则,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使儿童“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而不是超越儿童的年龄范围,超前教育,实施“掠夺性”开发。超前教育,把儿童在后一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前到前一阶段来完成,必然要以牺牲现阶段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掠夺性”开发超负荷增加孩子生理心理负担,违反了教育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殆害无穷。

其三,批评早期教育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的教育。儿童在未来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只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必然导致儿童片面的发展。国内外人才学研究成果表明,在成长道路上,从小注重“情商”培养,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极为重要的。幼儿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稳定的情绪、独立、自信、诚实、合作、毅力、好奇心、同情心等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

其四,批评幼儿教育重书本知识学习,而忽视实际本领的掌握的做法。书本知识毕竟只是一种间接经验,不易为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所同化所吸收,更不利于重组和改造孩子已有的经验。幼儿教育要设法使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孩子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向孩子,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学习直接经验,掌握实际本领。

其五,批评教育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幼儿的特长培养而忽视了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根据各个幼儿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特点,通过或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技能技巧的专门训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要求。但特长培养必须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幼儿教育要立足于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四、加强对独生子女家庭早期教育的研究与指导

90年代,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已占多数。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家庭早期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研究结果表明,对独生子女家庭早期教育的看法来自于对独生幼儿个性特点的认识,而独生子女个性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又是由于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生活条件与特殊地位决定的,其中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有利的因素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较优越,家庭经济较宽裕,接收知识信息渠道广阔,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也有较充分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神对孩子施以教育;独生子女与成年人,尤其是与父母接触较多,联系较为密切,从与长辈的交往中学会自己拿主意的机会也比较多,自信心与自尊心较强。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等不良品性;父母爱子心切,对孩子寄予厚望,这一方面可使孩子有上进心和成功的欲望,另一方面给孩子带来精神负担;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心,过度保护,使孩子易产生依赖感,养成缺乏独立性、不善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等个性特点;独生子女缺乏小伙伴的相互作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由于既没有兄长陪他游戏,也没有弟妹要他照料,再加上封闭式现代单元住宅局限,造成缺乏同辈伙伴之间互助互爱的实际锻炼,这样容易形成孤僻性格,缺乏同情心,缺少爱心。

独生子女不是“特殊儿童”,更不是“四二一综合症”的“问题儿童”,与非独生子女比较,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独生子女本身不成问题,问题出在教养者。家庭早期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尤其是针对现今我国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实施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际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强调了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同伴交往。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的交往,社会适应性差,这是缺陷,而为孩子创造与幼小伙伴交往的条件与机会,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嬉戏玩乐,多参加群体活动,则能弥补这一缺陷。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近几年,关于独生子女的挫折教育、逆境教育、磨难教育的文章很多,争议也很多,但文章普遍强调解除一切替孩子着想和操作的保姆式的教育,给孩子适当的劣性刺激以提高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则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再有,针对父母对孩子的极端关心但孩子则不领情,也就是说在爱心中长大的孩子恰恰缺乏爱心的现象,教育者强调,从小开始就教孩子“学会关心”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幼儿教育以科学的幼教理论为指导,关注农村幼教改革与发展,重视提高幼儿教师以及幼教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问题也是90年代中国幼教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

标签:;  ;  ;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