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2098219901018xxxx
摘要:自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建设得以有序的展开,在此背景下,民生建设被提上了日程,而市政工作作为民生建设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市政工程包括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卫生、城市防洪、交通设施、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由此可见,市政工程为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而且,质量较高的市政工程有助于多方面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然而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面临着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相关调查显示,尽管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开始建立施工安全监管体制,但是该体制在工程的具体施工阶段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机制的设立目标为:工程建设单位以法律规范为依据,选用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措施,避免市政工程出现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1市政工程安全监管概述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机制的含义为: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安全施工监管单位与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以“以人为本”作为始终贯彻的指导性原则,根据地方政府、国家立法部门颁布的安全施工方面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安全施工技术规范与标准为行为准则,针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服务与生产安全进行系统检查。这就表明,由于现代化市政工程建设阶段的作业多处于高空、地表或地下,因此,市政工程安全监管体制具有易受施工技术水平影响、施工团队组成人员较多、较复杂、工程施工承包方关系不明朗、施工环境多变等热点。此外,我国现实施的《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条例》《安全施工法则》等法律明确规定: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目标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意外安全事件的发生。正是因为市政工程与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
2市政工程安全监管机制的现实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市政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其工程质量与施工阶段的状态不仅关系着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关系着政绩、民心等多层面的因素,而该类因素亦为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政府部门所应面对的考验。同时,正是因为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部分政府领导人员过多的关注市政工程所涉及的承诺、工期、政治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控与技术水平需求。加之个别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尚未树立保障工程安全的意识与观念,即未充分重视“安全第一”的现实意义,为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建设行业、市场缺乏规范性
工程建设行业、市场缺乏规范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我国市政工程领域内的招投标市场有所发展与进步,但是,其仍然受传统经济模式的严重影响,存在着多处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地方。例如:部分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经常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随意哄抬工程造价,或为了赢得标书,不惜故意压低投标价格,致使工程建设行业逐渐进入了恶性竞争的循环圈。此外,个别分包商并不具备市政工程所需的资质,亦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性。
2.3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安全监督与管理机制为推动市政工程施工顺利展开、保障施工项目安全性能的支撑。然而,就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总体趋势而言,部分项目建设单位虽已经建立了安全监管制度、规章,但却在执行过程中因制度内容缺乏灵活性,造成该机制无法与具体市政工程施工现象情况相吻合。这就表明,若市政工程建设单位的安全监管机制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则工程将在施工阶段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3.1不断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之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是安全监督工作的主体,而市政工程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因此我们市政监督单位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监督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使之更好的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只有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才更有针对性,检查才不会出现漏洞,才能保证国家新安全法规和文件落实到位。
3.2依托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首先要对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重视,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更要承担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直接责任。建议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确立,并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原则,一般工作内容以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流程予以明确。通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推行,让监管管理人员能够对安全监督管理有更好的认识。借助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具体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开展上也能得到更好落实,这对于不断加强监管人员实际安全监督管理能力也有明显帮助。
3.3加强安全监管的统筹和规划,提升监管实效
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要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上获得全面性提升,必须加强对监管工作的统筹和规划,在此基础上,有方向和目标地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例如,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可以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较好划分,从而增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层次感。不仅如此,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作为安全监督管理主体,也需要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进行较好的统筹,特别是要加强对一般危险性工程和特别重大危险性工程实施管控,确保市政工程监管阶段实际需求能够得到全方位满足,进而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上的覆盖性与影响性,达成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
3.4注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创新
由于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所选方式方法对工作开展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需要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方式方法的创新,并借助这一做法推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不断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类型管理类工作开展这一大背景下,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可以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信息化技术以及特定软件进行较好应用,从而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传统人力资源的依赖,在提升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来。
3.5确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相关评价与反馈机制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需要进行相应评价与反馈机制,并借此增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性。建议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定期对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阶段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这一状态下,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也能通过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状况的好坏与否,发现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方法的实际有效性,从而有参考地进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方式方法创新。此外,具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好坏,也要定期的给予评价和表彰,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结论
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不仅要常态化,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更加要不断巩固和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内外部环境以及实际需求会发生明显变化,这也要求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单位及时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方向与策略的调整与创新,以此更好提升安全监督管理实际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越.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26):57-59.
[2]方达宽.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浅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2):36-36.
[3]张仕廉,袁霜.我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空间差异及演变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5):132-137.
论文作者:陆振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市政论文; 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