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回归与双语问题_双语论文

港澳回归与双语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语论文,港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广东和港澳都是双语社会。广东的“双语”指的是粤、闽、客方言与普通话,但方言的势力范围大大超过普通话,香港的“双语”指的则是汉语粤方言和英语。随着港澳回归,不仅粤、港、澳将迅速扩大交往,而且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将大大加强。这样一来,在广东和港澳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就成了一个非常紧迫的实际问题。

本文通过对港澳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在“九七”即将来临之际,要因势利导,加强双语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港澳回归 双语 普通话

China's Resumption of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the Problem of Bilingualism

Pan Jiayi

Abstract People in Guangdong Province,Hong Kong and Macao are bilingual.The bilingualism in Guangdong Province refers to such dialects asCantonese,Hakka and Fujian dialect on the one hand,and Mandarin,to be exact,Putonghua the standard Chinese speech on the other hand,with the former getting the upper hand in the scope of influence.In the case of Hong Kong and Macao,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The bilingualism in Hong Kong,for example,refers to Cantonese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on the other.With the date of China's resumption of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and Macao drawing nearer and nearer,people inthese two regions will have more and more intercourses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the people not on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but alsoin other provinces,which makes it all the more imminent to popularize Putonghua both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in Hong Kong and Macao.

After making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to the Putonghua-speaking faculty among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and Macao,the author isof opinion that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bilingualism mentioned above should be guided adroitly around 1997 in favour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and suggests some ideas for strengthening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 China's resumption of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ove r Hong Kong and Macao bilingualism Putonghua

一 问题的提出

去年九月,汕头大学从港澳地区招收了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来校就读法律和中文专业。由于港澳生来校后不大会讲、甚至听不大懂普通话,我们便把“写作”课临时改为“汉语和写作”,由我先开汉语课并进行普通话训练。为了了解学生的普通语程度以便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在上第一堂课时,从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学汉语》一书中挑了几篇生动有趣的短文,让每个学生用普通话读一篇,同时录了音。当全30多个学生都读完以后,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这个班的港澳生除了极个别北京籍学生读得比较好以外,绝大多数读的都是带有浓重“粤味”的普通话。有许多字,因为一时“转换”不过来,就索性按广州话来读。一些学生也许是意识到不会用普通话读书太难堪,所以一边读还一边说Sorry,或自言自语地用粤语小声插话:“死咯”、“好衰”、“点读啫”?

我把录音带拿回来又听了几遍,发现港澳生念的普通话,基本上仍保留着粤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通病,这就是:

1.平舌、翘舌和舌面音相混,都读成舌叶音。(词=迟=齐)

2.n、l相混,都读l。(脑=老)

3.部分k声母字读成f。(库=父)

4.部分e韵母字读成o。(歌读go)

5.部分u韵母字读成ü。(书=须)

6.en韵母字读成an。(门=蛮)

7.eng韵母字读成ang。(朋=旁)

8.ou、ao、u、iou混读。(谋=毛、刘=楼、道=度、高=勾)

9.部分i韵母字读成舌尖元音—i。(西=丝)

由于读音不准,造成了一批不同音的词语变成了同音词语。如:

难道=难度 东西=东司 迟到=齐到 画儿=袜儿

市里=戏里 门口=蛮好 问你=万里 一顿=一段

叫嚷=叫痒 谋士=毛细 开始=开启 执行=急行

做事=做戏 胸膛=轰堂 恼怒=老路 批准=批转

刷子=砂子 贷款=兑款 皇陵=亡灵 大赛=大菜

有个别字还有好几种错读,最典型的是“牛”字,就有ngou、ngao、ngiu、ou、ao、liao等六种读法。

港澳高中生的普通话是这样,估计大部分港澳市民的水准也差不了多少。这就是说,在九七和九九港澳地区回归大陆后,推广普通话确实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既然回归了祖国,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就必须能够掌握本民族的共同语,也就是本国的“国语”,这样才有利于国家政令的传达;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交流。然而,在一个长期以粤语和英语为主要交际工具的社会里,要一下子使普通话被每个成员认可并掌握,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回归祖国以后,港澳地区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推普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既快又稳且有收效的路子来。

二 粤港两地双语现象种种

广东和香港都是双语社会。但“双语”的含义不一样,就香港来说,“双语”指的是汉语和英语,而汉语则主要是粤方言,普通话实际上并没有成为香港地区的日常交际用语。就广东省来说,“双语”是指粤、闽、客三种地方方言和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前三种是本省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普通话(国语)则是外省人之间以及本省人与外省人交流时所使用的交际语言。

本文所要阐述的“双语”,是专就粤方言和共同语普通话来说的。

先看看广东。在广东三种方言中,粤方言(白话)一直是“强势方言”、“向心型”方言,这同粤语区经济发达、使用人口多,以及省会广州讲粤语有极大的关系。因此,粤语比闽、客两种方言更具排它性。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讲粤语的珠江三角洲最靠近港澳地区,所以两地经济贸易和人员往来最为频繁,这无形中也就突出了粤语的价值和地位,使得本省其它两个方言区的人以及外省人为了同珠江三角洲和港澳打交道、做生意而争相学习讲粤语,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人,更是以会讲粤语为荣,造成了近年来大江南北的“粤语热”,所谓“粤语北上”,也正是这个时期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粤港两地商贸往来频繁的产物。

但是,随着广东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以及粤港两地与内地经济往来的日益加深,另一种社会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数成千上万讲普通话的打工族和商贸、科技文化人才大量涌入广东,他们所讲的“普通话”实际上是“外乡话”。因为在入粤的人中,数量最多的是打工阶层,而他(她)们多数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广西和福建等几个南方省份。除四川讲北方话外,其它几省讲的均是与广东话平辈的南方各方言。一时间,广东便成了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全国各种方言互相交融的地方。外乡人要在广东谋生存、求发展,广东人也要借助于外乡人的劳力和脑力来开拓和发展自己,正是在这种经济价值规律的制约下,无论本省人还是外省人,都急需掌握一种可以同对方沟通的交际语言,那么,什么话才能充当这个角色呢?毫无疑问,当然就是全国推广了几十年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也正因如此,这些年来,从腰缠万贯的“款爷”、手拿大哥大的“老细”,到摆摊档的小商、卖菜的村姑,和数以百万计的打工族,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操起了咸淡不一的“普通话”,这种普通话实际上就是带有各地浓重乡音的“地方普通话”或曰“蓝青官话”。然而,靠着这种非标准式的共同话,却能使买卖双方,本省人与外省人,特区人与内地人满足了交流思想和沟通感情的需要,做成了一笔买卖,达成了一个个协议,而这种社会现象对广东省来说,则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一次普通话大推广和大普及,使许许多多的地方,由单语社会变为双语乃至多语社会,试看今日的珠江三角洲,哪个县市乡镇都是各种方言区的人杂处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外地人多于本地人的程度。最典型的就是深圳市,它如今已成了一个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多语社会,也可以说,它是全国八大方言区的人共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试验场,其意义之深远是不容忽视的。这对于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和提高,以及方言势力的逐渐消失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回过头来看香港。香港社会是一个在官方行政事务和法律、金融等方面用英语而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汉语的双语社会。香港所用的“汉语”就口语讲是广东话(粤方言),而在书面上则是白话文。香港居民中95%以上是中国人,无论他们原来属哪个方言区的人,一生活在香港,他们的语言便被熔进粤方言的大熔炉里去了。正因为粤语根深蒂固,更加之港英政府过去并未切实在香港有意识地推广和使用“国语”,所以,无论哪个阶层的香港居民,能用普通话表达思想的都为数极少,更何况没有使用普通话的环境和需要。只是自中英谈判香港回归大陆以后,才在港岛出现了学习普通话的需求和气氛,各种推普机构和普通话学习班相继筹办起来,电台有了普通话节目,中小学开设了普通话课程,而为了与内地、新加坡、台湾经商或到内地旅游参观之需而办的短期培训班就更多了。这些活动渐渐地使香港人产生了“普通话”意识,有许多人还十分积极地参与了推普的活动。随着“九七”的很快到来,这种意识和要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为推普所做的工作也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多数的香港人已看到了掌握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这正如王培光先生在《三语二文环境中的中文科普通话科的分合问题》一文中所说的:“香港人学习普通的需求是来自各方面的,有经济上的,如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工作,都有使用普通话的需要;文化上的,藉着普通话更认识中国文化;民族意识上的,透过普通话这民族共同语的掌握来认同中华民族;政治上的,因为1997年香港将回归以普通话为共同语的中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普通话有助于中文书面语掌握。”①建立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引导和促使推普的行动了。

三 走以普通话为主的多语之路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在粤港地区(尤其港澳地区)实行双语制(即普通话与粤方言)进而实现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多语社会的难度,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带来的实施上述目标的现实和美好前景。因此,如果我们能承认困难面向现实、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我想深圳模式的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多语社会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实现,然后在香港澳门地区实现,绝不是一种空想。

在粤港地区实行普通话/粤方言的双语制的确有很大的困难。困难之一是由于粤方言是一种强势方言,加之操这种方言的地区在当今中国均属于经济上的“龙”“虎”之辈,其它方言区的人对此趋之若鹜。因此,母语为粤方言的人,便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语言优越感,他们学讲普通话更多地是从功利出发,这种心理障碍对进一步提高推普的成果显然是不行的;困难之二是在粤方言本身,无论从语音、词汇语法哪个方面看,粤方言与普通话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甚至在书面上也反映出来。在别的方言区,极少见到书面形式的方言字,而粤方言则不然,有一批固定的常用方言字在粤港书报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

畀(~钱) 咗(食~) 嚟(翻~) 咁(~样) 冚(~棉被) 嘅(你~) 佢(我你~) (~钱) 啱(好~) (~猪) 餸(买~) 唔(~去) 有(~人) 啩(唔系~) 乜(做~) 嘢(好~) 孖(~仔) 冧(~落嚟)

这种现象很容易使粤语区的人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它们是“书面语”,写文章时照搬,讲普通话时也往往把它们用上。例如,我在山西时就听到一位香港艺员在参观五台山后,用带着浓重粤味的普通话说:“参观五台山那天好衰,又下雨又冻,好彩商店里有冷衫卖,我就特登拣了一件平平的随便买回来穿先。”这样的普通话,其它方言区的人是听不懂的,因为尽管用了普通话的语音,但里面夹了那么多粤方言词。所以人们听后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粤语区推普,不仅语音很重要,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也非常的重要。我们承认了以上两方面的困难,才能针对性地去克服它。比如对心理上的障碍,就要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的办法去解决;对于粤语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就只能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普通话训练去解决。

现在,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港澳,都由于商贸的发展和文化交往的需要而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九七”(“九九”)以后,随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也随着更多的内地人进入港澳,普通话在港澳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更加重要。如果说,现在的香港是粤语和英语的市场的话,到那时,粤语、英语、普通话三者都会受到人们同样的重视,用普通话交际也就再不是稀罕事儿了。然而,“九七”(“九九”)后,可以预见到的另一现象则是粤语热的第二次高潮也将随之到来。由于港澳的回归,会使内地许多想在港澳参观、旅游、经商、读书的人争相学习粤语,这种双向的学习和交流,对促进港澳地区和广东粤语地区双语制的建立和巩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语委关于实行推普分级制的语文政策,我们在粤港地区可以先推广粤式地方普通话,例如儿化轻声不计较,平翘舌音的区分也不要要求太严,甚至n、l之间的区别也暂时不必太在意,就是一步步来,把最影响交际的一些语音现象先纠正过来,然后逐渐掌握更多的标准音。先从学校做起,老师和学生要成为推普的排头兵,然后是公务员和窗口行业人员。如能这样因势利导,有计划地采取措施步骤,我想,在“九七”(“九九”)回归以后,香港、澳门的语言面貌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实现深圳模式也是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委:夏之放

注释:

① 转引自施仲谋:《香港该如何进行普通话教学》

语言建设通讯(香港)1994年第44期

标签:;  ;  ;  ;  ;  ;  ;  ;  

港澳回归与双语问题_双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