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曾维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曾维旭

广西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背景出发,设计出富有情趣又有实效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充分的交互性活动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彰显出信息技术课堂的活力和美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多样化

一、结合现实生活,适当运用比喻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中低年级的很多同学对它还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师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些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对《管理好文件的“家”》一节中对文件夹“重命名”作介绍时,教材提到了对已经建立好的文件重新取个名字(重命名)但并没做过多的解释。我是这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含义的:在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人口众多,同名同姓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谭香这名同学(此时有学生小声说,本学期泰国玛和撒拉坎大学附属小学的国外小朋友过来参观体验学习也是这个名字,笔者微笑点头)。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身份证号(我笑着说:我们班里的谭香同学的身份证号和泰国小朋友的身份证号就不一样,等同学们年满16周岁办理身份证后就能严格区分了,学生笑)两种途径。其中身份证号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用姓名来代表一个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名称,就是书中所说的文件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名字。文件夹的名字“身份证”同我们人类的身份证一样,可以唯一地标识一台计算机。但是,因为文件夹以及文件夹内的文件太多,我们想要记住它同样不太容易,所以我们也用文件夹的类型(相当于生活中人类的名字)来指定网络计算机中的文件名字。

二、采用形象直观教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我在上《计算机的组成》时,为了避开复杂难懂的计算机结构,首先给小朋友介绍了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大家看一看各个设备的后面有些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朋友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查找,有的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的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还有的小朋友说主机后面有很多很多线,然后我又引导他们顺藤摸瓜看看这些线都连到了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教学,小朋友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设备,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画矩形》这一课时,教师以学校校园样貌为例,并分为三个任务让同学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是利用矩形工具画学校建筑,第二个任务是利用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画学校的时钟。这两个任务,学生基本可以正确地完成。第三个任务是利用放大镜工具和曲线工具画出我们飘扬的五星红旗。学生利用五角星工具和shift键很快就画出了国旗的样貌,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同学画的五星红旗中的五颗星星排顺序和大小都不一样。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先让学生回想国旗的样子,再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观察。此时,学生已经自己发现了错误,但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修改,而是通过操作画第一个五角星时,让学生观察数字的变动。此时,学生就立刻理解了,画第二个五角星相对小很多,剩下的五角星就可以利用学习到的复制和粘贴工具进行操作,再把五角星移动到准确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五星红旗画出来的时候是有对比的了。

三、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

合作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承担好组织者的职责。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在学生进入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第三,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第四,要合理调控合作过程。教师既应是平等的参与者,又应是冷静的观察者和有效的调控者。

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要重在过程而非结果,重在全员参与。因此,应该根据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在研究中所获得的成果情况和学生所得到培养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实施研究性课题时获得了哪些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形成了什么样的信息素养,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应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和学生作品展示的方式。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首先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课题),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借助网络等信息工具,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于受知识水平限制,所选研究性课题与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课题有所不同。要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浙江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曾维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曾维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