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辩证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上)_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辩证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上)_家庭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指导新路——辩析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新路论文,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辩、析模式的基本思想

何谓辩、析模式?辩、析模式是指在家教指导工作中,指导人员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家长对一些有争议的价值观、教养态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在争论或交流过程中思考,在比较和衡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并实践自己选择的一种家教指导模式。辩、析模式包含了交流、认同、选择、实践的过程。

辩、析模式开展家教指导的基本思想是以价值观指导为基础,创设诱发社会认知冲突的客观情境,促使家长在争论和辩、析中主动寻求、选择正确和合适的方案,逐步改变家长的观念和行为。

基本思想中以价值观指导为基础的提法是参考了价值澄清学说以及总结以往的家教指导的经验教训而确立的。价值澄清学说在美国的学校德育中被广泛地采用。而我们参考这一理论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人的行动受价值观的支配。一个人是否接受某一事物,取决于他对这一事物的价值意义的估量。同样,家教指导的内容,教师的说教,只有当家长对它赋予较高的价值后,才会内化为家长稳定的行为方式。因此家教指导工作,价值观的指导占重要的地位。我们看到幼儿园指导家长从各个领域去培养孩子,而家长唯独对智力的培养感兴趣,不惜时间、精力、财力。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家长根据自身的经历,社会竞争的要求,孩子日后的成功和幸福,作了多方面的估量,并赋予很高的价值后,才会有这样的行为的。它不是迫于教师的规定、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第二,没有自由选择,很难唤起家长对自己行为的自知、自明和自责。

以往的家教指导总是告诉家长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家长在指导中处于被动状态,难以使家长头脑中所固有的观念、态度、行为方式有所改变。我们主张在指导中创设诱发冲突的情境,不急于向家长宣讲要求和规范做法,而是让他们在冲 突中主动寻找答案,让争论和解决冲突的过程变成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每个人都思考自己,也去了解别人。在交流中撞击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改变对家教问题的认知。

辩、析模式实施的基本程序

采用辩、析模式进行家教指导工作时,必须按照下列的程序操作,才能使指导工作朝预期的目标发展。

1.收集有意义的事实,了解家长的需求,确立指导方案

在制订家教指导方案前必须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家长的价值观、教养态度、文化修养、性格特点和家教行为方式,了解家长对指导工作的需求,收集典型的家长实例。调查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对家长的访问交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信息;另外可以通过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观察测量,以及与幼儿谈话了解家长的一些家教情况,这些都是进行指导的依据。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后要做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家教指导计划。譬如我们重点工作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合群性,这一计划的确定就是通过对幼儿发展水平的测查,了解到幼儿合群性发展落后于市区幼儿的总体水平,同时通过补充调查发现家长存在重智轻社会性培养的倾向,而幼儿的社会化问题在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上述这些情况,我们制订了一整套的指导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围绕培养合群性而展开工作。

2.确定家教指导的目标体系

在制订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家长文化水平、性格、家教行为特点和需求等实际情况,否则会出现目标订得太高,无法实现,目标订得太低,又使接受指导的家长得益不多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根据幼儿教育的总目标来制订指导家教的目标,这是因为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是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规定了培养幼儿的方向,反映了社会的要求,而家教指导目的又是要促使家长按这个方向培养幼儿的,所以指导目标不应脱离幼儿教育总目标的要求。因此,家教指导和幼儿教育总目标方向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但又是互相独立,不可替代,它们构成了家教指导的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家教指导是以家长为对象的,指导的目的又是为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对家长的指导是直接的关系。然而指导工作不止于此,它要通过指导提高家长家教水平对幼儿发生影响,因而,家教指导又与幼儿有了间接的关系,在确定指导目标时,既要有直接目标,也要有间接目标,单有直接目标,会使指导工作缺乏固着点,而仅有间接目标则会无法检查家长家教水平的达成度。

直接目标(对家长) 间接目标

认知 态度 行为能力

(对幼儿)

①认识到活动在幼儿 ①乐意为孩子辟出活 ①和孩子共同布置 学会布置、整理

Ⅰ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动空间,适当添置玩具 家庭的幼儿活动角 活动角爱惜玩具,

玩后物归原处

①认识到活动、交往 ①允许孩子去家庭以 经常带孩子散步、 学会观察方法,

、友谊是幼儿心理发 外、附近的地方玩活动观察、接触积累一些自然常

展的需要

②鼓励孩子接触周围 周围的自然社会、 识和与人交往的

Ⅱ ②认识到放手让幼儿 的自然和同龄人 引发孩子对它们的 经验

接触社会有利合群性 兴趣

发展

①认识到创设交往环 ①欢迎和接纳孩子的 ①和孩子共同商讨

境是培养合群性的重 同伴来家活动感兴趣的游戏主题 逐步建立分享的

要途径 ②对孩子间的一些纠 和内容,能让孩子

规则,玩具轮流玩

②认识到友好小组活 纷持宽容的态度,耐

玩得开心 ,不争夺,学会协

Ⅲ 动能帮助幼儿克服孤 心引导协助解决 ②尝试组织幼儿活 调

僻、自我中心和不合 动小组

群 ③了解自己孩子的

一些个性特点

①认识到人与环境相 ①信行幼儿的自主活 ①能引导幼儿妥善 学会通过协商解

互作用的重要意义. 动,放手让幼儿自己

处理活动时的纠纷 决冲突,增强合作

懂得幼儿之间的争执 选择游戏②尝试总结组织活 意识,能合作游戏

Ⅳ ,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 ②鼓励幼儿自己协商 动小组经验

和积累社会经验,成人 解决活动中产生的矛

不要横加干涉盾

有了直接和间接目标后还要考虑目标的层次性,由易到雄,循序渐进。如果把一个目标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是由若干的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相对下一个层次而言又是一个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每一个目标都是上一个层次的基础。下面是一个子目标的层次和分类目标。

子目标 指导家长提高创设交往环境的能力

3.冲突情境的创设及刺激物的运用

目标确定后,怎样使指导活动充满吸引力,使家长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这是让指导者头疼的问题。我们认为引发家长认知的需要、兴趣,造成家长认知上的冲突是一个关键。而创设冲突的情境、刺激物的选择呈现,必须根据具体的目标要求而定,可以是小品表演、实况录像片断、一个故事或一段铁事,甚至也可以是一个问题。但这里面要蕴含着争议性,能导致家长争论、引发家长积极思维,在解决矛盾和冲突过程中,去调整和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比如:

指导目标家长如何教给孩子交往的策略

刺激物 一段轶事

某某家长讲到,一次孩子想和小伙伴玩,并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几次三番向那个小朋友要,但都没能得到,只得回来求助于他爸爸。这位家长就跟孩子说,你去花花(赞美)他好了,比如讲他怎么聪明、好看啊等等。孩子照父亲的话做了,他也得到了想玩的玩具。

指导者选择这样一段铁事作为引子,是因为预见或已经了解到对这种做法的不同观点(虚伪,不择手段等),轶事里隐藏着发动论战的导火线,它能引起家长对那个有争议的问题做广泛、深入的讨论。

4.辩、析有关事实

在家教指导过程中,要给家长机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随意打断话题;指导者将有关问题适时地穿插在其中,引导家长思考和辩、析,作出恰当的选择,认同经讨论得出的一些结论。家长A:邻居家养了一条狗,常蹲在门口。那地方又是儿子上下搂的必经之路,儿子很怕狗。我就让他去和邻居打招呼。儿子鼓足勇气去和邻居讲。后来邻居把狗送走了。

家长B:这位邻居太好说话,把狗送走了,要是碰到一个不太通情达理的人,怎么办?

家长C:自己儿子怕狗,就叫人家把狗送掉,这种做法不太好。

家长D:你可以跟儿子讲一些有关狗的常识、故事,告诉他玩赏狗不会咬人,消除他对狗的恐惧心理,培养他爱小动物的感情。

指导者:孩子遇到怕狗的问题,鼓励他自己去解决,培养他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的想法是好的,但对于狗的问题,还有比教孩子去跟人说上学和放学时不把狗放出来更好的办法吗?

家长E:你鼓励孩子去和人打交道,也用不着让别人家把狗关起来,可让孩子多上那家去玩,在狗的主人的陪伴下,和狗多接触。狗很有灵性的,经常到他们家,狗会知道是熟人而不乱叫的。这样不是既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又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吗?

通过这样的争论,各抒已见,那位家长会对自己的选择做进一步思考,逐步接受大家的一些看法

5.让家长实践自己的选择

指导人员不能将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辩、析事实,做出恰当选择上,还应让家长去尝试完成、检验自已的选择。如果没按自已的选择去做,只是满足于口头承诺,那么即使是指导活动的场面热闹,发言踊跃,仍只是一个空中楼阁。难以提高家教的质量。因此,我们认为家教指导的目标不是通过场指导活动就能完成的,它要有个较长的过程,而实践在这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指导人员要经常了解家长是否在按自己的承诺行事,在实践中发现并找出下一轮的指导的内容,也可以为家长提供作些具体的帮助。

标签:;  ;  ;  ;  ;  

家庭教育指导的新途径--辩证模式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上)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