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发展的十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十大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专业化发展趋势
专业性银行存在的机理。自1998年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以来,混业经营蔚然成风,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赋予了综合性大银行以更低资本运作更大资产的自由空间,一度曾认为小型专业化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但事实相反,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传统银行的价值链被分解、再造,一批高效率的专业化银行诞生,以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及各种中间服务的兴起,为专业化银行提供了多种放大资产杠杆的工具,从而可以绕过资本充足率的限制。
围绕风险资本回报率,专业化银行与多元化银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综合性银行凭借其广阔的资金来源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以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并凭借其多样化的业务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资本需求,提高资本杠杆。而新兴的专业化银行则通过电子化和中间服务实现轻资产运营,提高资产回报率;通过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转移、分散风险,降低风险资本的占用,从而提高风险资本的杠杆率,实现以最少的资本运作最大量的资产,以单一业务的规模效应对抗综合性银行多业务的范围经济。
专业化银行创造高效率。专业化金融机构很多,如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德国银行Volksbank和美国中小企业信贷协会,以中长期项目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欧洲复兴银行,专业化的结算业务银行—英国的四大清算银行,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分销商—Charles Schwab,专业化的国际贸易融资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化的运营能力降低资本需求和运营成本,凭借创新的金融手段转移、分散风险,以提高资本杠杆,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和更快的规模扩张。2005年在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比综合性银行高0.8个百分点,净资产回报率高3.4个百分。
专业化银行不等于小银行。一般认为专业化银行是规模较小的银行,但实际上,在2005年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包括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金融集团)中就有9家是专业化银行,包括专业化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MBNA)、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Fannie Mae、Freddie Mac、Countrywide)、专业化教育贷款银行(SLM)、专业化资产管理银行(纽约银行、Mellon、Principal Fin'l)、专业化服务机构投资人的银行、专业化发行风险管理产品的银行、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以及专业化的零售银行(North Fork)等,它们无论在资产规模还是市值规模上都已相当可观。
图1 美国专业化银行与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回报率分布
二、全能化的发展趋势
专业银行的缺陷。虽然专业化银行具有高效率,但也有其天然的缺陷,那就是高经济周期性风险。由于金融业自身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业务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在提供了更高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周期性风险。2005年在美国前30位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b系数平均为1.07倍,而综合性银行仅为0.57倍,高收益、高风险成为专业化银行的特征,在经济周期危机到来时,往往成为综合性商业银行的并购对象。
在这次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专业银行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另有几十家专业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破产或被收购,如在抵押贷款业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第二大次贷专业金融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抵押贷款服务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
在专业化金融机构纷纷涌现的同时,也产生了花旗、汇丰这样的全能金融集团。花旗、汇丰的产生源于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天然缺陷—高经济周期性风险,专业金融机构的周期性波动,为业绩相对稳定的综合金融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并购机会,现代全能商业银行是在经济周期低谷到来时,通过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基础上形成的。
全能银行存在的机理。现代全能银行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与专业化并购的基础上的,是金融上的统一体和经营上的独立体。一方面,全能银行是在专业化银行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合并后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具有专业化银行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合并以后的多样化资产组合增强了集团整体抗经济周期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在专业化银行的周期性低谷中进一步套利扩张。全能化与专业化的银行并不矛盾,专业化银行的发展为全能银行的战略并购提供优质元素,全能银行是套利并购专业化银行的特殊产物。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专业金融机构的经济周期风险暴露无余,另一方面全能银行的经济周期低谷生存和扩张能力表现得更加明显,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全能银行成为并购的主角,在金融危机中低成本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
全能银行与综合性银行的差别。这里的全能银行概念与通常讲的综合性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根据国际经合组织2005年的报告显示,资本市场、银行、保险和对冲基金之间的混业经营提高了全球金融市场效率,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势不可挡,不过综合化的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1998年10月花旗集团并购旅行者集团为标志,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百货公司式的综合运营模式成为银行业务的主流,综合化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金融资产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风险分散协同效应;以花旗集团2005年剥离旗下的旅行者寿险、年金公司以及几乎所有的保险业务为标志,以追求业务风险资本回报率为目的的全能银行模式逐渐成为主流。由庞大而复杂的公司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趋势已经减弱,新型全能银行不再是无所不包的金融百货公司,取而代之的是核心业务突出、经营灵活而结构松散的现代全能银行,这种全能银行是通过低成本套利并购专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并购或者剥离业务的指挥棒是风险资本回报率,而不再是协同效应,因为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外部机构合作的形式实现。
三、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战略并购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首先战略并购的规模扩张功能,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规模和信贷资产规模,为业务多元化扩展提供了资产规模和客户规模基础;其次在扩大了的资产规模平台上,某些业务的规模门槛被突破,战略并购的多元化业务功能为商业银行引入了新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这样通过规模并购扩大了银行的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通过业务多元化的扩张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激活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增加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进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推动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收益结构调整。商业银行通过战略并购进行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扩张往往交替进行,规模扩张与业务拓展相互配合,呈现梯形扩张路径。
商业银行业务的规模化门槛。从对美国银行业的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银行有最佳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业务又有不同的规模化门槛。在美国FDIC担保的7380家银行中,仅有27家专业化的信用卡银行,116家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银行,而专业化的抵押银行有796家,专业化的企业贷款银行多达4720家。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信用卡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要求的资产规模门槛也最高,其次是以汽车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居中,而企业贷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集中度最低,规模化门槛也最低。
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沿着资产规模化与多元化的两个轴呈曲线分布(见图2),图2的左下角是规模化门槛最低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依次往上是一般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财富管理业务,居民循环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投资银行等业务。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新业务的规模化门槛被不断突破,银行可以开展的新业务也越来越丰富。反之,银行要引入新业务,就要扩大资产规模,突破资产规模门槛限制。
图2 商业银行业务的规模化门槛
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发展的时机和梯形路径。通过梳理国际银行业发展史可以发现,收购兼并是国际活跃银行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全球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跨国界跨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着银行朝着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这种并购产生了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这样的超级银行。国际商业银行战略并购成功经验共同的特点是,把握经济周期低谷形成的金融资产价值低估的时机,进行套利并购,规模化和多元化扩张交替进行,形成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和综合化运营平台。
四、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资产证券化推动银行发展的机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一端连接信贷市场,另一端连接资本市场,贯通了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的联系,成功地把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为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化资产。资产证券化成为连接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的桥梁和纽带,成功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业务的互动发展。资产证券化通过把商业银行利差收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差运营模式。同时,证券化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周转率,为商业银行引入了“轻资产战略”,实现轻资产运营,直接推动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出现。
以美国抵押贷款服务供应商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CFC)为例。作为一家新兴的金融集团,2005年末Countrywide的股权资本只有128亿美元,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资本金为400多亿美元,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的资本金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相比之下,Countrywide在银行最重要的资本金上处于明显的劣势,资本金成了制约 Countrywide的拓展业务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资本瓶颈限制, Countrywide选择了表外资产证券化为主的贷款出售模式,从而将大部分风险资产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将近10倍。
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轻资产运营。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把贷款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出去,Countrywide金融集团2005年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资产将超过1万亿美元,是资产证券化出售后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9.3倍,表外资产证券化将贷款资产压缩了90%。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高,以2002年为例,当年Countrywide金融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总额为 4524亿美元,是证券化出售后表内实际资产的17.1倍。
在权益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Countrywide不进行资产证券化,资产快速增加将导致资本充足率大幅下降,2002年的资本充足率将由13%降为1.41%,2005年则由11.7%降至1.15%,显著低于美国银行监管法规中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门槛。在资本金不变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的市场份额扩大了17.1倍,从而具备了在抵押贷款领域与大型综合银行抗衡的实力。
通过资产证券化改变资金循环模式。资产证券化使Countrywide成功摆脱了商业银行以存款支持贷款的运营模式,资产负债表内90%的贷款资产被表外被证券化融资,资金的来源呈现多元化,2005年的资金来源中,存款以外的资金来源占约80%,包括商业票据来源44.3%、回购下的证券融资占19.5%,存款不再是资金的主要来源,2005年只有不到20%的资金来源靠存款支持,在2003年以前这一比例更低,只有不到5%。
短期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非存款正在成为专业化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化使得专业化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分离,出现了新的资金循环模式,商业银行传统运营模式被打破,网点较少、吸收存款能力较弱的专业化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五、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主要选择
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历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有两种组建方式:一是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或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母公司本身有主营业务,同时控股两个以上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作为母公司的称为银行控股公司。二是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主要是投资管理和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本身不参与具体业务的运营。
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概念最早在《1998年金融服务法》中被正式提出来,并在《1999年金融现代化法案》中正式确定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未来美国金融综合化经营的制度框架,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金融体系由分业转向混业。此后,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如,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纯粹金融控股公司花旗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金融控股公司成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模式。在美国银行业突破分业经营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金融创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制度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很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已被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施跨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股权组织模式。
金融控股公司是各国金融综合经营所选择的主流模式,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并成为美、英、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金融机构选择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采用纯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英国则采用银行控股公司模式。随着华尔街五大投行在次贷危机中破产、被并购或者转型为银行金融控股公司,传统独立投行模式消失了,采用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将是未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主流模式。
六、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ERM)。其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包含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在过去的20多年间,银行业管理领域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银行的管理重点由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过渡到以风险计量和风险优化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计量处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承担的风险应该严格限制在自身资本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换句话说“有多大的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必须从经营收益中提取足够的拨备,以缓冲预期损失;同时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不低于8%,以缓冲未预期损失。当银行遭遇风险损失时,首先被吃掉的是拨备,其次是银行资本,损失越大消耗的银行资本越多。
对于股东来说,资本要求等价于一种强制性的资本风险暴露。商业的最高原则是不做亏本的生意,资本要求则进一步提高了股东权益对风险损失的敏感度,这在客观上为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一种约束机制,有助于增强储户对银行信心,稳定银行体系。
从股东的角度判断一家银行是否在增进股东价值,关键要看该银行从风险中获得收益是否大于风险导致的成本。所谓的风险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风险可能导致的资本损失额,资本损失额与风险大小正相关,二是资本的底线回报率。
底线回报率即资本投资的保本率,实际上是股东满意的回报率,是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前一个变量的估计困难些,风险损失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实际有可能发生的资本损失,对于这样可能发生的损失,银行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提高估计结果的精确度,而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性的“正确”答案。
但是,精确的成本计量对所有的企业都是重要的,银行也一样,只有能够准确知道面临的风险成本,银行才能够在事前就知道是否应当承担某一项风险,以什么价格承担该风险,以及在事后评估出某项风险确实提供了多少收益。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的前总裁维特(Allen Wheat)有一句名言:“我们从不承担未经计量的风险”,这句话道出了风险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活跃银行,对风险的计量从未像今天这样受重视,风险计量不仅广泛用于资本分配、风险定价和业绩评估,也广泛用于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报告以及向股东和市场的信息披露。风险计量不仅大大提高了银行风险的透明度,也促成了银行管理的可视化。
七、基于流程再造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变革
风险计量有助于从技术上实现风险管理的可视化,但要真正使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变得透明,还需要一个好的业务流程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ISO9000质量体系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创造价值活动提供服务的支持流程。由此“流程银行”是指一种商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银行流程再造是商业银行为适应市场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向流程银行这种管理模式靠拢,对原有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最大化地实现盈利。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上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排名前1000家的大多数银行都进行了银行再造。改革的结果就是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核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确立了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实现了前台、中台、后台分离,建立类似工业企业的一体化流水线作业的流程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活跃银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建立组织模式:一是横向管理,按照地区来组织推动,以分行为运营中心。二是按照业务系统来组织和推动,以总行部门为运营和指挥中心。传统的商业银行,无论是欧洲、美洲或者亚洲,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改变为以业务条线为主,强调银行的垂直管理,分支行的职能被大大弱化,总行业务部门的权限被加强。现代商业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适应银行流程再造的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组织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花旗银行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组织结构,虽然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但分支机构的规模一般都不大,职能也比较单一,大多数业务集中在总行完成。“大总行”通过“大部门”来实现,部门内汇集了主要的专业人才,分工细专业性强。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反复,但基本趋势仍然表现为业务线的调整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简单。经过调整,众多的业务线逐渐向两类业务线靠拢: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这表明其组织模式向单元制模式演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组织结构由过去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决策层次少,管理幅度大,相应每个层次所直接控制的员工增多,强调内部的良好沟通,以便决策能够得到高效率执行。
组织结构扁平化已经成为国际银行普遍采取的组织模式,美国商业银行数量在过去的20多年因重组并购减少50%,由1980年的15000余家减少到2005年末的7533家,但网点总数却不断增加,平均每家拥有的网点数由1980年的3.8家猛增到2005年末的11.6家。尽管国际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差别很大,但普遍采取以业务线为路径的垂直风险报告体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组织管理流程共性为“总行(事业部或区域中心)和分行(网点)”的两级管理形式,网点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
八、金融衍生工具创新速度加快
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虽然过度的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但经过监管规范后,衍生金融工具是银行业金融创新重点的趋势不会改变。
具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大的趋势:
一是场外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逐渐成为衍生交易的中心,场内市场的地位将下降,场外衍生工具创新更加活跃。主要原因在于:与交易所市场相比,场外市场更加灵活和富于个性,在为客户安排合适的产品组合方面具有优势;场外市场也吸收了交易所市场一些有价值的、深受客户欢迎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场外市场的吸引力,例如,2003~2007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CDS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之巨,达到62万亿美元;虽然经过次贷危机以后,监管部门对场外市场的监管将加强,但同场内市场监管相比,对场外市场的监管仍显宽松。
二是衍生金融工具重组步伐将加快,一体化程度提高,逐步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全球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衍生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集中的倾向日益明显,无论是场内市场还是场外市场都是如此。1996年底,在场外市场,美国商业银行的账面衍生产品名义本金达20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8家银行约为19万亿美元,占94%左右。在欧洲,衍生市场合并的主要形式是交易所的兼并和关闭,例如瑞士交易所(Soffex)和德国交易所(DTB)于1996年底宣布实行战略联合,将它们的清算系统连接在一起。英国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IFFE)则收购了商品交易所。未来衍生市场的合并势头会进一步加剧,场外衍生业务将越来越集中到全球性金融机构手中,在全球范围内满足客户的衍生交易需求。
九、柜面服务向电子渠道转移
电子银行是银行传统柜台业务的延伸,它们使银行不再受营业地点、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电子银行正逐渐成为未来银行的主流模式。
对客户而言,电子银行给银行客户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方式。一是电子银行的服务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客户在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time),以任何方式(Anyhow)均能获得现代金融服务。二是网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客户坐在家里,连通计算机网络,点击鼠标即可轻松办理各类银行业务,除现金、支票等需要实物介质的业务之外。网上银行几乎可以办理其他所有的银行业务。
对银行而言,节约大量运营成本。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银行业对单笔交易成本的统计,网点为1.07美元,电话0.55美元,ATM0.27美元,网上银行仅为0.1美元,网上银行的业务成本大大低于网点。美洲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已接近全部交易笔数的70%,汇丰银行50%以上的交易型业务已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包括电子网点)完成,而韩国的互联网用户中有90%使用网上银行。
国内银行的电子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电子银行在功能方面已经与其不相上下,甚至还更为丰富,在普及推广方面虽与国外商业银行有差距,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6亿人,手机用户超过5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数量达到3.7亿户,这表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为电子银行未来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客户基础。电子银行所具有的方便、快捷以及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办理多种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在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子银行将逐渐成为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
十、金融机构品牌呈现单一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脱媒”的加剧,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提供的产品、服务及价格的差异越来越小,银行挽留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鲜明的品牌形象对银行的竞争更加重要,银行只有通过品牌形象把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才有更多的成功机会,21世纪的银行业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
为了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各大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花旗银行在基于“客户至上”的核心理念基础上,提出了“24小时不睡觉的银行”的口号,将市场定位为“金融流的创造者”,使花旗的品牌深入人心。汇丰银行的市场定位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环球金融”强调汇丰的全球能力,“地方智慧”则体现了汇丰对客户的重视。美国银行为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强调自己是“建设者”、“邻居”、“朋友”,用这些温和的宣传,表达她们从事的不仅是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而是在帮助他人与社会实现更高的社会目标,从而使美国银行“更高标准”市场形象得到广为称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并购的增多,环球金融机构的品牌呈现单一化的发展趋势,全球性的银行集团,花旗、汇丰、瑞士信贷等,都在并购完成后进行品牌重建,摩根大通从2005年4月起将著名的资产管理品牌“弗莱明”(Fleming)从其下属基金公司从名字中除去,只有区域性银行,如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保留了多品牌战略。
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资产规模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资产证券化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并购贷款论文; 金融论文; 并购融资论文; 美国银行论文; 电子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