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中医院妇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疗法与头孢唑林钠的联合疗法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1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90例。两组均使用西药头孢唑林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疗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炎性包块大小以及盆腔游离液体深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疗法与头孢唑林钠的联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强。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 中药疗法;头孢唑林钠;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41-02
盆腔炎性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存在于女性内生殖器官和盆腔腹膜等部位的炎症[1],以中青年妇女为高发人群。患者的症状主要是低热、性交疼痛、疲劳以及腰骶酸痛等,该病症的病程较长,患者多伴有反复发作现象,因此可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寻找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取180例该病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疗法与头孢唑林钠的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18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90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0~49岁,平均年龄为(34.2±1.2)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0.5)年;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4.3±1.5)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5±0.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平均年龄以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使用头孢唑林钠 (1.0g/支,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23691) 进行静脉滴注治疗,2g/次,2次/日,同时每日1次进行腹部微波理疗,选用DWY-IV型微波治疗仪机,方法:将其探头常规平置于患者的耻骨联合部位,并使用干毛巾隔开,然后将其输出功率调节为20w,每次的治疗时间为20~30min。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药疗法:(1)中药口服:膈下逐瘀汤加减,其药物成分主要是炒五灵脂 12g,赤芍15g,丹皮10g,乌药10g,乳香、没药各10g, 川芎 10g, 当归 15g,延胡索 10g,蒲黄 10g,枳壳10g 公英15g 。辩证治疗原则[2]:针对白带增多患者,需加入车前子和萆薢; 针对腹痛患者,需加入小茴香和川楝子;针对气虚患者,需加入黄芪和党参;(2)每日1次应用复方红藤汤进行灌肠治疗,药物成分为红藤30g,元胡15g,紫花地丁20g,败酱草30g,蒲公英20g,三棱15g,莪术15g,水煎至100mL进行保留灌肠,药液温度需为39~41摄氏度。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炎性包块大小以及盆腔游离液体深径;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症状均完全消失或显著缓解,其白细胞计数小于或等于10*109L-1,且其子宫等部位不存在压痛感,临床B超检查结果提示,炎性包块消失和盆腔游离液体均消失或显著减少;好转:症状有一定改善,其白细胞计数小于或等于10*109L-1,子宫等部位仍有轻微的压痛感,临床B超检查结果提示,炎性包块消失和盆腔游离液体均有一定减少;无效:症状无任何明显变化或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应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不良反应
两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临床上,慢性盆腔炎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原因包括性生活方式不洁、急性盆腔炎转化、放置节育器、宫腔手术感染以及产后感染等[4],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以及淋病奈瑟菌等则为盆腔炎性疾病的常见致病菌[5],所以,在以往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治疗时,抗菌药物如头孢唑林钠的使用率较高,但是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多伴有反复发作现象,所以如果长期使用头孢唑林钠,致病菌的耐药性也会逐渐增强,从而会影响治疗效果,且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菌群失调等,所以治疗效果极其有限。腹部微波理疗,其温和的热性刺激有助于促进患者盆腔内部的有效血液循环,对其营养状态起到优化作用,以促进炎症的迅速吸收,效果确切[6],配合口服中药及保留灌肠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改善盆腔循环,是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
本研究中,观察组90例患者中医辨证均为气滞血瘀型,采用中药疗法与头孢唑林钠的联合疗法。中医研究认为,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为湿热之邪瘀阻胞宫,会导致胞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或素多抑郁,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停于冲任、胞宫,脉络不通,不通则痛,引发本病。致使患者出现月经紊乱、下腹胀痛或刺痛,白带显著增多等病理表现。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膈下逐瘀汤中,炒五灵脂、蒲黄、乳香、没药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赤芍、川芎、当归、丹皮可清热祛瘀,活血通络; 延胡索、乌药、枳壳有着显著的行气化瘀作用,兼具止痛功效;公英清热解毒,上述药物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7]。与此同时,观察组应用复方红藤汤进行灌肠治疗,方中红藤、紫花地丁、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促进炎性组织吸收;元胡、败酱草可祛瘀止痛,消痈排脓,经灌肠操作,可以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并持续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渗透,以长时间地发挥消炎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8]。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炎性包块大小以及盆腔游离液体深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这充分表明,应用中药疗法与头孢唑林钠的联合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但是观察组中仍存在4例无效病例,其原因主要是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所以,在对盆腔炎性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时清洗外阴以及勤换内裤等,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纪肖容.45例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J].北方药学,2012,09(7):47-48.
[2]何锦妮.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5(13):130-130,131.
[3]张海燕.浅谈盆腔炎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32-133.
[4]王自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6(4):167-167.
[5]马玉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1(11):9-10.
[6]秦伟丽.盆腔炎汤保留灌肠配合小剂量氟罗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14(3):263-264.
[7]王化平.依诺沙星注射液治疗妇科盆腔炎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1):89-90.
[8]杨鉴冰.盆腔炎方内服结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72例[J].陕西中医,2013,24 (9):74-75.
论文作者:周京晶,高薇炜,余婧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头孢论文; 盆腔炎论文; 患者论文; 性疾病论文; 盆腔论文; 疗法论文; 两组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