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龙镇中心卫生院 16413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倾向的危险因素、超声造影表现及其在鉴别良、恶性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56 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56 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手术病理与术前超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假瘤样息肉是胆囊息肉的最主要病理类型335 例(94.1%),其次为良性腺瘤和恶变息肉。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敏感率为36%~90%,当无胆囊结石时,术前超声诊断率可高达99%。其原因可能在于胆囊黏膜皱襞、附壁小结石均可能被当作息肉,导致息肉检出的假阳性率的产生。因此当发现胆囊结石时,需要从不同方位进行检测,防止部分恶性息肉被遗漏。本研究还发现,CDFI指标是预测良恶性息肉的危险因素(OR=29.58,P=0.024)。结论:胆囊息肉恶性倾向的危险因素众多,因此,在今后的治疗中,要重视胆囊息肉恶性倾向的问题,尽量在前期就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危险性。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特征;超声诊断;危险因素;息肉大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56 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54例,女202例,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50.07±13.86)岁。
1.2 方法
设计临床和手术病理资料登记表,收集3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胆道症状(上腹痛、黄疸、恶心呕吐)、有无合并胆囊结石以及手术病理资料。分析各指标与息肉性质的关联。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三组,即假瘤样息肉组、良性腺瘤组、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组。其中,假瘤样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分析
本组3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年龄≥50岁181例(50.8%),<50岁175例(49.2%)。在年龄≥50岁组中,假瘤样息肉、良性腺瘤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性别、症状以及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2 胆囊息肉手术病理特征分析
在纳入分析的3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病理提示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9例(2.5%),良性息肉347例(97.5%)。良性息肉包括假瘤样息肉335例(335/347)、良性腺瘤12例(12/34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瘤样息肉组中,胆固醇性息肉324例(324/335)、炎性息肉6例(6/335)、增生性息肉5例(5/335)。良性腺瘤组中,单纯性腺瘤7例(7/12)与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5/12)。比较分析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与良性腺瘤的病理类型,发现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以乳头状或乳头管状腺瘤为主(OR=17.5,P<0.01)。
2.3 胆囊息肉的超声征象分析
在本组356例息肉样病变的病例中,行术前超声者345例(96.9%)。术前超声发现息肉者148例,假阴性率为57.1%。本研究中,合并胆囊结石组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息肉183例,假阴性率91%;在未合并胆囊结石组中,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胆囊息肉仅14例,假阴性率9.7%。二组间的手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的假阴性率差异显著(P<0.01),提示胆囊结石是影响胆囊息肉超声诊断的重要因素。
结合胆囊息肉的病理诊断,分析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148例。对回声性质、病灶边界或形态、胆囊壁病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息肉大小5个常见超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息肉的病灶形态或边界、CDFI、息肉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cm息肉最多见于良性腺瘤和(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CDFI指标在预测良恶性息肉的多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OR=29.577,P=0.024),其余指标均不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在本文纳入的356例分析资料中,腺瘤伴恶变组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假瘤样息肉组与良性腺瘤组。本组资料中,50.8%的病例资料≥50岁,88.9%的恶性息肉≥50岁,所占比例较其他两组高。经分析发现年龄因素可能是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P=0.04)。已有的研究也显示,胆囊息肉恶变年龄的临界值在不同研究中结果不同,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年龄≥50岁是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年龄增大与胆囊息肉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关研究认为,术前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敏感率为36%~90%,当无胆囊结石时,术前超声诊断率可高达99%。其原因可能在于胆囊黏膜皱襞、附壁小结石均可能被当作息肉,导致息肉检出的假阳性率的产生。因此当发现胆囊结石时,需要从不同方位进行检测,防止部分恶性息肉被遗漏。本研究还发现,CDFI指标是预测良恶性息肉的危险因素(OR=29.58,P=0.024)。既往的研究也报道,胆囊腺瘤与胆囊恶性息肉病灶内可呈现较为丰富的血流分布,CDFI中动脉血流阻力与血流速度可作为诊断胆囊癌的指标。当动脉血流阻力>0.6时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可达91.7%,特异度可达93.8%;血流速度>20cm/s时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87.5%。其原因是由于肿瘤内血管增生,血供增加,血流量增加,形成胆囊癌CDFI。如何进一步客观量化分析胆囊恶性息肉的CDFI特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恶性倾向的危险因素众多,因此,在今后的治疗中,要重视胆囊息肉恶性倾向的问题,尽量在前期就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危险性。
参考文献:
[1]卢育才,李健,李恺,郭绍举,张竞超.1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B超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11)
[2]陈浩.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9(36)
[3]孟庆成,张同琳,傅贤波.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与病理对照的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01)
论文作者:王友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息肉论文; 腺瘤论文; 胆囊息肉论文; 超声论文; 病理论文; 因素论文; 术前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