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中“来”和“来”的词结构_吴语论文

吴语中的“来”和“来”字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吴语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吴语中表示方位的“来”起源于动词,逐步虚化为介词和语气助词,由介词“来”构成了4个“来”字结构,也能用作动词和介词,进而成为表示进行体和存续体的体助词,再虚化为语气助词。本文试用明清以来散见于各种小说、曲艺和传教士方言著作中的吴语语料证明“来”和“来”字结构的这些语法功能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着重说明吴语的进行体、存续体与普通话有关用法的异同,并列举了当代普遍流行于吴语各地的这类词语。

关键词 吴语 来 来字结构 功能 演变

吴语中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的“来”与普通话中的“在”是同一语素。“在”的声母从“[dz]”变到“[z]”,进一步流音化变作“[l]”。“在”是中古海韵上声字,俗写作平声的“来”字。“来”常可变读为“拉”或促声的“勒”、“垃”等,这些音变都是“在”虚化轻读的结果。

“来”在吴语中的使用有一个逐步虚化的过程。其最初源于动词,表示位置,如:“(末白)大老爷在哪里?(花旦白)来楼浪。”(珍珠塔21回187页)。“来”又可表示达于某点的“到”,如:“爹爹也弗要来娘房里去,哥哥也弗许听个嫂同床。”(山歌4卷337页)进而虚化作介词“来”,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的“在”,如:“俉且坐子说说看,住来啥场化?”(描金凤2回20页)表示所起的“从”或所止的“往”,如:“盘缠也不过三块洋钱,勒我搭拿仔去。”(海天鸿雪记13回271页)“齐家囡女嫁来齐家去,半夜里番身齐对齐。”(山歌4卷327页)

“来”的介词用法往往很自然地与名词性词组后的方位词形成“来……里”、“来……浪”、“来……搭”之类的介词结构,“里”、“浪”实际上是由方位名词虚化而来的后置介词,与由方位动词虚化的前置介词“来”一起构成“来”字结构,这种“来”字结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用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姐儿来个红帐里做风流。”(山歌2卷309页)“勿瞒朝奉说,刚刚淴个浴,忘记来浴堂里哉!”(描金凤3回26页)“倪大家瞎说瞎说,事体也忘记脱哉,俚倒一径摆勒心浪,特为写信来问勒。”(海天鸿雪记17回293页)

“来……里”等经常使用以后,抽去了里面的名词性词语,在吴语中形成了4个固定的“来”字结构:(1)“来搭”;(2)“来里”;(3)“来浪”;(4)“来化”。

“来里”多用于近指,原是“在这儿”的意思,又作“来俚”、“来哩”。“里”源自方位名词“里”。

“来浪”原来表示“在上”的意思。“浪”即“上”,声母“[z]”流音化作“[l]”。

这4类“来”字结构和“来”一样也经常作表示方位的动词和介词用。“来搭”类作动词用,如:“勿得知二朝奉阿来朵屋里?”(描金凤3回25页)作介词用,如:“只见鼻子里向有条小金蛇垃朵鼻孔里钻进钻出,真真奇怪哩!”(文武香球6卷36回41页)“困来笃床浪勿起来哉,算啥个一出!”(海天鸿雪记6回225页)“叫天使捏之宝剑咾挡住拉笃路上。”(苏州土白圣经史记3卷44章1页)“来里”类作动词用,如:“奶奶,采苹来里。”(珍珠塔22回194页)作介词用,如:“倪住家来里夷场浪,索性让俚哚白相相。”(海上花列传32回266页)“来浪”类作动词用,如:“样式事体,有倪勒浪,决不会亏待耐的。”(官场现形记8回116页)作介词“从”用,如:“倪叫老二,刚刚来浪上海来,今朝七点钟到格搭格。”(九尾龟148回983页)作介词“在”用,如:“有仔点勿快活,闷来浪肚皮里,也无处去说啘。”(海上花列传52回439页)“来化”类作动词用,如:“勿多几个人,倪两家头也来海。”(海上花列传18回145页)“来化”类未虚化为介词“在”,故未见作介词例。

“来”字结构在介词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成为体助词。它们经常在句中用在动词前表示“进行体”,即表示动作在动态地进行中;用在动词后表示“存续体”,表示动作在静态地延续着。

4种“来”字结构在表示进行体和存续体时,在不少场合带有一些实义。“来搭”类带“在那儿”远指义,如:“对门隔壁个姐儿侪来搭结私情,得教奴弗动心。”(山歌1卷276页)“浪子一日独自在门首立地。”(*浪子奇观2卷12回2页)。“来里”类带“在这儿”近指义,如:“昨夜头算算看,还少五六百两银子,来里打算。”(描金凤1回9页)“来浪”类带“在上”义,如:“咦,个是榻床哉,必定困来上。”(缀白裘4集2卷86页)“来化”类表示“在内”义。如:“(丑)客人,斟来哈哉。”(缀白裘1集4卷217页)“第双鞋子脚着垃壗勿自在。”(*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86页)“有仔格洞,一径缩勒海仔勿出来哉。”(海天鸿雪记15回279页)它们后来都发生中性化,表示“在”或中性无远近的“在那儿”(不是与“在这儿”相对的“在那儿”)的意思。在近代小说曲艺中,“来化”类还都用作“在内”义,但在现今的上海话、苏州话里也已中性化作“在那儿”解了,如上海话:“我坐辣海。”“来里”类现正趋于退化。

吴语的进行体和普通话的进行体并不完全对应(宫田一郎认为倒与英语的进行体大致对应,1988)。下面分几点阐述吴语进行体(参考宫田文):

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与普通话“在V”同。如:“泥水匠无灰砖来里等,隔窗趁火要偷光。”(山歌1卷279页)“倪末来浪替耐发极,耐末倒杀死格糟蹋自己格身体,阿要讨气。”(*九尾鱼66回457页)“叫我通报,我勿肯咯,所以来朵吵闹。”(珍珠塔2回11页)“挨挨挤挤来观看,军役旁边就动蛮。皮鞭立拉抽开去,跌倒起身原要观。”(十五贯弹词4回429页)

2.表示进行,句尾可跟相当于普通话“了”的语气助词“哉”,普通话无此用法,只能译作“在那儿”。如:“‘秋云呢?’那些做手道:‘来浪来哉,来浪来哉。’”(商界现形记2回15页)“小姐不好哉!老爷奶奶来朵相打哉,快点去劝劝。”(珍珠塔4回38页)“相公请上,小人拉里叩头哉。”(悲翠园6出21页)“等我去报拉大官人得知,刘穷来里偷家婆哉。”(缀白裘3集3卷169页)“来浪来哉”或译成“在那儿来了”或“正来呢”。

3.表示以前进行的事一直持续到现在,可勉强译作“在那儿”或“V着”。如:“勿壳张当时末来浪答应,骗得倪欢喜煞,到仔故歇原是放仔倪个生,还要说倪敲耐格竹杠。”(九尾龟45回330页)“禀上老爷,那人胸前还来朵有热气个,如今抬到船边来了。”(珍珠塔6回48页)“当时来浪答应”可译成“当时在那儿答应。”或“当时答应着”。

4.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准备着不久发生。普通话可译作“在那儿”。如:“玉甫是自家来浪要生病!嗽芳生仔病末,玉甫竟衣不解带个伏侍嗽芳,连浪几夜天勿曾困,故歇也来浪发寒热。”(*海上花列传42回351页)“格个断命客人来浪要困快哉,倪勿去管俚。”(*九尾龟3集卷2)“来浪要困快哉”可译成“快要睡了”。

5.否定某种进行状态。整个句子相当于普通话的“别在那儿……了”。如:“佩兰一手拉着秋谷的衣袖,道:‘勿要来浪假痴假呆,搭我去坐来浪。’”(*九尾龟44回312页)“耐勿要来里肉痛,我赔还耐末哉。”(*海上花列传50回425页)“大阿哥,唔弗要拉哈横撑船。”(缀白裘1集2卷94页)“去罢,去罢,勿要来里瞎缠哉。”(*海上花列传48回413页)“勿要来里瞎缠”可译成“别在那儿胡搞了”。

普通话的进行体使用范围窄,以上2至5的吴语进行体用法在普通话中都没有。

吴语的存续体跟普通话的持续体“V着”不同。下面分几点阐述吴语存续体:

1.表示动作完成后形成的状态在延续。有的与普通话的持续体“V着”相似。如:“搭倪到里向去,好好里坐来浪。”(*九尾龟66回462页)“一双鞋子做了六个说,鞋尖头浪绣个大仙鹤,穿来短了寸半巴。拿块木头垫来化,脚后跟上有点硬巴巴。”(双珠球3回21页)“两个侪跪来搭,直到更深夜尽。”(山歌8卷395页)“好好里坐来浪”可译成“好好地坐着”或“好好地坐在那儿”。有的与普通话的进行体“正V呢”用法相似。如:“小姐勿好,闹了一夜哉,故歇困着来里。”(珍珠塔11回97页)“故歇困着来里”可译成“这会正睡着(zháo)呢”。有的与“V着”和“正V”都不对应,可译作“在那儿”。如:“荣伯伯住来里,吃个一钟寡酒了转去,”(描金凤7回65页)“又弗是你撒食养来搭个,了要你鸟说胚介撒村。”(山歌9卷434页)“我搬来里子一个月日,你也弗直得来看看张张。”(山歌8卷385页)“荣伯伯住来里”可译成“荣伯伯住在这儿。”

2.表示动作的结果保持着。如:“要去看阳宅,咯是两个月前头约来里个,误弗得个。”(白雪遗音4卷869页)“耐去相信俚,今朝俚又新做仔两个,故歇才叫来浪。”(海天鸿雪记2回199页)“我故歇刚去看俚,落里晓得俚还勿曾来,我写仔张票头来浪就走。”(海天鸿雪记2回197页)“写仔张票头来浪就走”可译成“把张票子写了放在那儿就走”。上海话“英文学辣海,以后总归有用场个。”译成普通话是“英语学好了记在脑里,以后总有用”。

3.表示事前已经准备好了或做好了某事。相当于完成体,常与语气助词“哉”相结合。如:“先生,通商厨房叫格菜送来来浪哉,添格四个荤盆野摆好来浪哉,马上侯格花雕野炖热来浪哉。”(商界现形记8回62页)“四个荤盆野摆好来浪哉”的意思译成普通话是“四个荤盆也已准备好放在那儿了。”上海话“青菜切辣海了,等一歇炒。”可译成“青菜切好了放在那儿,等一会儿炒。”“儿子呀,放心,侬个罪饶赦拉哉。”(*上海土白新约全书6章16页)“侬个令妹受茶拉蛮?”(*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126页)“到对面个村上去,就看见一只缚拉个驴子,还有小驴子一淘拉,解脱之咾牵来。”(*上海土白新约全书21章48页)“耐只嘴阿是放屁,说来哚话阿有一句做到。”(海上花列传2回11页)后两例是用在定语中。“侬个罪饶赦拉哉”可译成“你的罪已经饶赦了”。上海话“剩辣海个饭我吃脱了。”的意思是“我把(到吃前)剩在那儿的饭吃了。”

4.肯定某种性质或状态延续着。有的类似“正…着呢”,如:“我里老爷勿空来朵。”(珍珠塔2回10页)“该两日定归吃酒碰和,闹忙煞来浪。”(海天鸿雪记3回207页)“唔笃大人阿要几时出来?倪倒牵记煞来里。”(九尾龟47回341页)有的只能译作“在那儿”,如:“勿要说起,冻杀来里哉!”(描金凤3回24页)“(末)你抬头,我抬脚。(丑)阿晓得我有点抬头弗起拉里了?”(缀白裘9集4卷194页)“那阿是少来?再拨两根没是哉。拿去,添足来亨格哉。”(缀白裘5集2卷100页)“耐是说倪仰扳耐勿上啘,好仰扳耐格人,倪蛮晓得勒里,耐也勿必再勒倪面孔浪说反话勒装埋虎哉!”(海天鸿雪记14回275页)“这个是弗消分付,我会拉里。”(缀白裘8集4卷202页)

5.表示存在、具有状态的延续。语义较实,可译作“在那儿”、“在里面”等。如:“弗番道,我还有来里。来,拿去!”(缀白裘5集2卷100页)“里势阿有个把人来朵。”(白雪遗音4卷849页)“肩浪背一个包古,看来沉重,必然有点财帛来化。”(六美图7回4页)“我倒看你不出,你竟一肚皮春秋拉合。”(报恩缘3出9页)“你竟一肚皮春秋拉合”可译成“你竟有一肚子春秋在里面”。

6.表示动作的将来延续,也可作祈使命令用。可译作“在那儿”。如:“耐明早搭倪吃酒,阿要今夜头就住来里?”(商界现形记2回12页)“天色晚了,我要借住来里哉。”(党人碑9出31页)“拿点红纸头嵌拉哈子嘿是哉。”(缀白裘8集1卷29页)“雪香道:‘啥人说嗄?搭我坐来浪!’”(海上花列传6回43页)“阿要今夜头就住来里”可译成“今夜就住在这儿吗”。

从近代小说曲艺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来”字结构从作“在那儿”解到作体助词这种从实用到虚用的过渡。如:“经手是外头请个,其总管是外舅范毓峰来咚管个。(雪岩外传7回447页)“天色晚了,我要借住来里哉。(党员碑9出31页)“等我情哥郎来上做介一个推车势,强如凉床口上硬彭彭。”(山歌2卷309页)这三句里的“来”字结构的含义都呈从“在那儿”向“进行体”、“存续体”过渡的中间状态。尤其是从结构上看“来”字结构经常跟在动词的宾语或补语之后,虚化不够,有的表示“在那儿”、“在这儿”、“在上面”、“在里面”,有的中性化为“在那儿”。如:“口渴得势,勿得知猪头罐里阿有茶来罕?”(在内。合欢图70回1页)“老亲娘,别人说点虚头拉浪勾。”(在上。报恩缘 33出53页)“(丑)门浪阿有人朵?(杭)合唷,是老童,可是你家大爷来立?”(“朵”:在那儿;“来立”:在这儿。三笑20回231页)“倪自办菜烧好来浪,送过来阿好?”(在那儿。海上花列传42回358页)不过,此种用法是它们继续虚化成语气助词的前兆。

“来”字结构在使用中又能简化作“来”,因此在近代作品中,也有“来”在动词前表示进行体的句子,如:“姑娘正在来想念,柳阴下走出个小书呆。”(白雪遗音4卷816页)“垃拉下底有人拉寻侬。(*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63页)。还有简化作存续体的用法,如:“鞋尖头浪绣个大仙鹤,穿来短了寸半巴。”(双珠球3回21页)“有几个女人远远里看拉。”(*上海土白新约全书,1923,118页)“必竟嫁不拉个穷鬼子,只怕连唔也觉得面孔上没趣拉。”(报恩缘3出10页)后两例是“来”字结构“垃拉”省去了前面的“垃”,又如:“茶壶里再充点滚水壗。”(*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34页)是“拉壗”省去了前面的“拉”。

“来”和“来”字结构退到句末,会再进一步虚化成为语气助词。

“来”等成为语气助词,在未完全虚化时,表示带有体助词味的语气,可以表示存在的语气,有轻微的“在那儿”的意思,如:“老爷勿要跳脚,非但革庄事体,还有一庄猜勿出革事体厾来。”(才人福26出58页)表示现状的语气,如:“俚一定躲在花荫处或是假山石畔,看得伲蛮清爽勒嗨。”(*西厢记14,597页)“好拉厾,有信拉里,老爷,老爷请看。”(才人福26出57页)“现在啥辰光拉哉 ?”(*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161页)还可表示较近的过去,相当于“来着”,如:“那李公子不是空手上门的,也曾费过大钱来。”(警世通言32卷504页)“今日熬弗住,打发子人去叫俚,弗知为啥了故歇还弗见来来厾。”(文星榜18出8页)用在形容词后,肯定某种性状,略带过头的意味,相当于“还……着”,如:“啐!勿识头,真正活个来。介末阿要拖伊出来?”(珍珠塔6回47页)

完全虚化的“来”可以表示申明表白的语气,如:“我先到耐公馆里,门上说唔笃三位一淘出来个,勿然还寻勿着来。(海天鸿雪记3回204页)“我买来呵三百银子咚,其说话即肯三百。”(雪岩外传7回446页)表示指明事实的语气,略带夸张,相当于“还……呢”,如:“猪养大子没杀肉卖,狗吃壮子没看山门。唔比猪狗弗如厾来。”(“厾”为表示现状。缀白裘4集1卷32页)“倪刚刚起来勒,吃勿落来里。”(负曝闲谈18回92页):表示提醒、警告的语气,如:“还要说来!居去罢。”(缀白裘1集2卷98页)“外国大少,俚连下脚才勿曾付格,要算十二块哚!”(负曝闲谈18回91页)

“来”作语气助词在有的地方变音为“哩”、“列”等,如:“素兰辨识分明,大喜道:“快点上来涅,倪勿困哩。”(海上花列传52回438页。表示现状的语气)“这一枝没,完了法事,我老人家灯笼里要点的列。”(缀白裘11集2卷87页。表示申明表白的语气)“亏你做出这样事,停一会你家主婆醒来,活活打死你哩!”(表示提醒、警告的语气。*绣榻野史下卷91页)

“来”还有作结构助词、连词等用法,但和本文所述的“来”不是同一语素,在此不作讨论。

以下是当代吴语各地的“来”和“来”字结构(集自钱乃荣,1992年,当代吴语研究):

因为记录用字尽量是用当地的同音字,语音在各地有所变异,用字即有些不同。其中“勒、辣、垃”即上节的“来、拉”,“带、埭、大、的”即上节的“搭”、“洞、荡、东”是“搭”的儿化;“娘”即上节的“浪”;“化、哈、喝、亨(‘化’的儿化)”即“海”,“葛、个、古、、盖、鉴、刚(‘介’的儿化)”即“介”,可能同“海”。

本文引例除标*号者为自摘外,均选自吾友苏州大学石汝杰先生的计算机语料库,谨致谢忱。

CK

1 普通话和吴语的一些语法差异:宫田一郎,香港“吴语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988。

2 当代吴语研究;钱乃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 白雪遗音:(清)华广生编,(明清民歌时调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报恩缘:红心词客,古香林藏版,清。

5 才人福:红心词客,古香林藏版,清。

6 党人碑:(清)邱园撰,中华书局,1988。

7 翡翠园:(清)朱素臣撰,中华书局,1988。

8 负曝闲谈:蘧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 官场现形记:李伯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1 海天鸿雪记:二春居士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12 合欢图:曹春江,道光甲辰(1644)新镌,京都大学文学部藏本。

13 警世通言:冯梦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4 九尾龟:漱六山房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又,荆楚书社,1989。

15 浪史奇观:(明)风月轩入玄子著,艳文学丛书,名古屋鬼磨子书房影印。

16 六美图:佚名,同治庚午本,1870,京都大学文学部藏本。

17 描金凤:佚名,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18 三笑:(清)吴信天撰,岳麓书社,1987。

19 山歌:(明)冯梦龙编,(明清民歌时调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0 上海土白新约全书:上海美国圣经会印发,1923。

21 商界现形记:天赘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2 十五贯弹词: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作家出版社,1957。

23 双珠球:佚名,弹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4 苏州土白圣经史记:上海美华书馆重印,1899。

25 文武香球:文酉堂藏版,同治二年刊本,京都大学文学部藏本。

26 文星榜:红心词客,古香林藏版,清。

27 西厢记:杨振雄演出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8 绣榻野史:(明)情颠主人著,艳文学丛书,名古屋鬼磨子书房影印。

29 雪岩外传,大桥式羽,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四卷,中华书局,1961。

30 野叟曝言:(清)夏敬渠,作家出版社,1993。

31 珍珠塔:(清)佚名,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32 缀白裘:(清)玩花主人,中华书局,1995。

33 Collection of phrases in the Shanghai dialcct:John Macgowan,Shanghai,Presbyterian mission 1862.

34 Lecons ou exercices de langue chinoise dialecte de Song-Kiang:Zi-Ka-Wei,a L'orphelinat o-Se-Ve,1883.

标签:;  ;  ;  ;  

吴语中“来”和“来”的词结构_吴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